关闭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提交案例分析!
用户名 密码 联盟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收藏本站
返回网站首页 6月 北京上海 PgMP开课,针对2022年9月PgMP认证考试


网站登录:会员 企业 专家 服务商
企业服务:PMP培训  内训课 公开课
工 具 箱:发表文章 提问题 发案例
首页动态 | 文库 | 下载 | 书架 | 访谈 | 专栏 | 专题 | 人才 | 培训 | 软件 | PMC 互动:活动 | 案例 | 问答 | 论坛 | 博客 | 圈子 
应用:基础工程软件制造活动研发  认证:PMPACPPgMPIPMPP2ISPMPIMCP建造师MPM  特色:热点奖项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栏目说明
    项目管理者联盟《案例》栏目,是为项目经理排忧解难的互动平台。当您的项目碰到难题时,您只需要将您所在项目的情况描述清楚并提交到本网站,众多项目管理高手将对您的问题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您的项目背景信息必须清楚;项目的进展现状必须详细说明;项目难题中所涉及的项目成员关系要阐述清楚。
专家点评
缪燕  目管理者联盟 缪燕
【案例正文】
   小李从一个著名的IT企业辞职了,为了创业的梦想,自己开了个公司,想运用十多年软件.....[详细]
·如何与有争议项目的客户沟通
·项目收尾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更
· 如何改善不注重工期的项目文化?
·一个外行项目经理如何管理项目
· 项目目标为何失控?
·从公司战略角度认识项目目标
more>>最新案例
04-10·需要职能部门的配合的时候.
04-10·需求合理但得亏成狗了,进.
10-18·项目领导无法正确判断项目.
10-09·多项目总是面临冲突无法协.
10-09·国有企业项目集群管理推行.
09-28·项目领导无法正确判断项目.
08-16·对开发流程不了解的项目经.
06-15·如何评价产品经理拿数据说.
05-12·需求分析所需达到的详细程.
04-28·技术出身的管理者,求教如.
more>>热点案例
·如何处理项目中的尴尬局面.[4109]
·多项目组合作的项目如何明.[2877]
·项目团队人气底下态度散漫[2252]
·项目人员管理上的一个困惑[2171]
·高温煤气净化项目收尾阶段.[1728]
·PMO应该如何更好的分配资源[1453]
·项目中人员成本所占权重该.[1425]
·IT项目经理应该如何与技术.[1380]
·怎么样建立一个比较实用的.[1267]
·如何确保项目能在有限时间.[893]
·采用什么的组织结构[851]
·如果你是项目经理,怎么去.[819]
·工期拖了怎么办?[778]
·软件项目预期延期如何应对[769]
·某个工程项目的索赔问题[743]
·客户方领导同意方案但是拒.[743]
·如何做好项目的质量成本分.[738]
·《越狱》主角迈克尔算不算.[729]
·新入职项目经理如何介入项.[691]
·不是技术出身的人如何做好.[647]
最新分析
·需要职能部门的配合的时候.[21]
·项目领导无法正确判断项目.[5]
·多项目总是面临冲突无法协.[4]
·需求合理但得亏成狗了,进.[5]
·项目经理该不该参与开发的.[15]
·项目领导无法正确判断项目.[3]
·如何做好项目的质量成本分.[738]
·对开发流程不了解的项目经.[5]
·用人抓大放小,要学会放权[11]
·关于PMO工作内容的思考[11]
·项目经理如何提高自己的情.[18]
·新任产品经理,如何才能更.[6]
·如何评价产品经理拿数据说.[12]
·技术出身的管理者,求教如.[14]
·如何确保项目能在有限时间.[893]
·IT项目经理应该如何与技术.[1380]
版权说明
本网站案例栏目中,案例及案例分析为项目管理者联盟网站版权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务必注明:案例摘自项目管理者联盟[www.mypm.net]。如需用于商业用途,必须得到项目管理者联盟授权,可发邮件至管理员 申请或电话咨询:010-82273401/11
敏捷项目管理ACP认证培训
国际产品经理NPDP认证
典型团队管理案例
[姓    名]  戴孟 [单    位]  真实案例,单位保密 [发布时间]  2009/7/27
[所属行业]  IT软件 [所属主题]  项目团队管理 [项目阶段]  项目收尾

案例正文

  项目迟迟无法收尾,新考勤制度无法执行,平衡计分卡无人买账。总经理和研发总监寻思该如何收拾这盘残局,是兵不由将,还是兵来将挡?

  在蓝意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康宁办公室里摆着一盘已经下到中局的棋。赵康宁正和研发总监郭文超在棋盘边上就公司项目开发、新考勤制度、平衡计分卡系统等问题进行探讨,两人貌似平静,暗藏机锋。几个回合下来,双方逼近对方的九宫,不料却引出了郭文超的去留问题。

  兵不由将

  郭文超其实不想和赵康宁争论,只是一想到现在自己的处境,就感到自己的太阳穴突突地跳,像要裂开一样。自己部门负责的项目迟迟无法收尾,公司又要实行新的考勤制度,而总经理赵康宁力推的平衡计分卡无人买账。面对这些难题,搞技术出身的郭文超有点力不从心。

  对于赵康宁新近在公司推行的平衡计分卡系统,郭文超不是太感兴趣,他认为那都是在赶管理时髦。郭文超当初提出对研发部门实行特殊考勤制度的建议没有得到赵康宁的认同,平衡计分卡本来是要考虑各部门之间的平衡,但在郭文超看来,这对于自己部门是不平衡的。因为研发部门是用脑子工作,一切都要度量的做法很难让人接受。

  不过研发部的考勤记录又让郭文超头疼。手下的人都有迟到早退的情况,这令部门成为公司管理的“软肋”。人力资源总监吴佩茹就特意把研发部这个月的考勤记录递到郭文超面前,宣布将执行新的考勤制度,对迟到早退者施以警告和罚款,还关照郭文超要严肃部门劳动纪律。

  尽管郭文超对新制度本来就有意见,他认为自己部门的人是用脑子工作,不能靠打卡来计算工作时间。不过他没法理直气壮,因为他也觉得自己部门的人似乎有点过于散漫了。经常是到了上午10时,部门里还有人手里端着杯豆浆,嘴里吃着包子大摇大摆晃进公司。

  另外,郭文超还要帮公司催账。想起这事,郭文超就像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他们部门为华夏管理学院做的校园一卡通系统运行3个月了,对方以系统还不稳定为由迟迟不愿付最后一笔款。项目是总经理赵康宁揽来的,客户方是他的母校,所以郭文超他们不但得有求必应,还得降低收费标准。

  想起昨天部门开会的情景,郭文超感到头皮发麻。开会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在唇枪舌剑中,让郭文超发现了自己部门在项目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手下的人觉得现在的项目都比较低端,无法提升自己的研发水平,表现出对前途的迷茫和焦虑,担心自己掌握的技术会过时,自己也会被淘汰。尽管每次部门开会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但郭文超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安慰手下的人,因为他跟他们一样没有安全感。

  说实话郭文超对公司也有一些不满。虽然这几年公司经常搞一些培训,什么冲突管理、团队拓展、礼仪、演讲技巧,但在郭文超眼里全是些没用的玩意儿,他想不通成天对着电脑搞开发的工程师学演讲技巧干什么。他自己不起劲,也不鼓励自己部门的人报名,在他看来那些培训不仅浪费钱,还浪费时间。

  最急于解决的劳动纪律问题则成了手下人爆发的“导火线”。郭文超就像是捅了马蜂窝,遭到在场所有人的猛攻。迟到次数最多的技术尖子林晓风因为要被处罚,甩手而去,而且临走还撂下话,说要辞职走人。

  兵来将挡

  赵康宁比郭文超年长一轮,在他眼里,郭文超一直是个技术能力强、肯吃苦、爱钻研、不计得失的人。他认为蓝意公司要想活下去,必须要有郭文超这样的技术灵魂人物。这些年来,他一直煞费苦心地想把郭文超培养成一个技术型的管理者,为此给他安排了很多培训机会。

  但是,赵康宁发现这些培训对郭文超起的作用好像并不大,而且听人力资源部的人讲,他也不太感兴趣,嫌耽误时间。赵康宁还从侧面了解到,郭文超在技术上的确是能收服研发部那帮工程师的,但在其他方面却很难镇得住,比如平衡计分卡系统在他们部门就推不动。

  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赵康宁此次找郭文超,正是想了解他们部门平衡计分卡实施的情况。赵康宁兴致勃勃地向郭文超讲解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的意义,认为公司今年想提高利润率,要把精力转向高端卡的设计开发,那就意味着要考核研发人员设计高端产品的能力。

  赵康宁不想却被对方反将一军,郭文超想到华夏校园一卡通的事,指出公司目前承接低端项目的做法恰恰与开发高端产品的战略目标相背离,赵康宁只好避实就虚,先躲开杀着。

  郭文超趁势再攻,又牵出考勤制度的话题,告诉赵康宁自己部门的人被打卡的做法弄得士气低落,而这恰巧是赵康宁急于改变的问题。赵康宁予以正面回击:“蓝意不再是过去那个小公司了,一切都要规范化,这样客户才能信任我们。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就拿下棋来说,双方虽是在攻城略地,但卒不得退缩,帅不得冲杀,士不出九宫,炮打隔山子,谁都得遵守这规矩。”

  搞技术出身的郭文超原来想凭自己的技术服人带人就行了,可如今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他简直无所适从。心力交瘁的他以退为进,流露出想辞去总监、专心搞技术的意愿。

  这一着倒真是难住了赵康宁。他想应允郭文超,但又吃不准。他怕郭文超只是虚晃一枪,说几句气话,心里并不真想辞职,而他如果当真,对方可能会离开公司。而且,换下郭文超,谁又来顶这个角色呢?郭文超可是研发部技术最好、资历最老的,他如果都降不住那群秀才,换了别人行吗?

  左右为难的赵康宁寻思该如何应对,最后决定还是应该再走两手看看,暂时不表明态度。他针对郭文超对承接低端产品的不满,提出公司即将开发3G网络用的SIM卡,希望借此先稳住郭文超。但又表示会本着对公司负责、对员工负责的态度,慎重考虑郭文超辞去总监的意愿。

  郭文超的心也悬着,他对管理者的位子其实还是有几分留恋的,尽管辞去总监专心去搞技术的想法时常浮上心头。他今天本想随便说说,使个以退为进的招数,没料到赵康宁认真地听了去。郭文超他有一种覆水难收的感觉,想要杀出,已不容易。

  案例分析1:

  塑型“外圆内方”

  赵康宁需要适度加入“方”的规则,

  把蓝意从“外圆内圆”的柔性形态带入“外圆内方”的塑型过程。

  - 撰文:洪宜幸

  组织的管理形态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圆;一种是方。所谓的“圆”是指偏向软性管理,而“方”则指较为刚性的制度与规范。无论“圆”还是“方”,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关键要看是否与环境相匹配。蓝意公司在管理上呈现的是一种“外圆内圆”的形态,这给处于变革之中的赵康宁与郭文超带来了一些挑战。 转贴于: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第一,从整个企业来看,蓝意公司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平衡计分卡制度推行不力。面临制度变革,一向习惯于软性管理的知识工作者(尤其是研发部门),一时间无法接受加诸而来的规范,依旧以传统的观念看待变革的用意。其实,在一个脑力、智力与创造力高度密集的组织里,由管理者引导的企业文化,是维系整体团队士气以及保障组织纪律的命脉。公司在推行新制度时,多半都会遇到内部阻力,此时若有深厚并且环环相扣的企业文化作为基础,则会使员工与新制度之间的摩擦力减到最小。蓝意公司应尽快建立一套包括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精神、制度,以及员工风格与管理风格在内的企业文化体系,利用企业文化的感染力去深化政策与制度的精神意涵,借以提高内部支持度。

  第二,从个人层面来看,知识工作者的特质之一就是工作上的自主程度较高,就这点而言,外圆内圆的管理形态似乎可以达到高度授权的目的。然而,被高度授权的员工必须具备高度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在个人创造力得到尊重的同时兼顾到整体效率。因此,可以适度加入“方”的规范,赵康宁不妨赋予团队自主决策权与考核权,刚柔并济,双管齐下。公司可以依照项目的性质和需求的不同,进行弹性组合,形成“矩阵式管理”的决策体系,并结合平衡计分卡系统,切实对绩效进行考核。比如,对郭文超这种只想钻研技术而不重视管理的骨干人才,就得把对他的培训与企业文化以及绩效制度结合起来,一面给予辅导,一面给予评估压力,促使他自我提高。

  第三,外圆内圆的管理形态还给蓝意公司团队间的分工与沟通带来了问题。处在外圆内圆形态中的蓝意公司,销售人员与客户需求开发之间的衔接制度不甚完善,也没有建立追踪服务的制度。对此,蓝意公司可以利用信息网络平台,促进知识分享,加速部门沟通,方便资源整合。借助信息网络,公司内部有关人员和业务单位可以同时获得相关的信息和反馈,中层主管传统上那种承上转下或下情上达的功能也大大减少了,这无形中也促进了组织的扁平化。

  领导知识工作者团队,不能一味放任或无为而治,必须重视制度层面的规划和执行,这就好比在“圆”的体制里要有“方”的依据。因此,赵康宁现在要做的是放下棋子,把蓝意从“外圆内圆”的柔性形态带入“外圆内方”的塑型过程。 转贴于: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案例分析2:

  提供发展舞台

  蓝意公司需要稳定人心,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管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填平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鸿沟。

  - 撰文:康武平

  蓝意公司面临的烦恼不少——新管理工具推行不力、管理制度实施受阻、对主要管理者使用不当、员工对职业发展感到困惑等等,但细究下来,根子上的问题还是“人”的工作没做好。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蓝意公司研发部的员工普遍存在着迷茫和焦虑情绪:认为在公司工作没前途,缺乏成就感,学不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就连研发部总监郭文超本人也有一种职业不安全感。试想,在这种情绪下,员工如何能安心工作、开拓创新?

  总经理赵康宁的当务之急是要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管理,特别是对郭文超这样的技术灵魂人物的职业发展进行管理。

  建立一个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职业发展与资格认证体系,即一个有效整合人员管理框架的、多梯晋升的体系,是帮助蓝意公司解决目前问题的有效方式。因为从职业发展与资格认证体系的建立过程和所涉及的内容来看,它有着明确的导向性,能体现不同阶段公司对员工的不同要求及所提供的发展机会。 转贴于: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在整合资格标准时,需要根据公司目前的研发战略,对绩效、能力、经验、贡献等维度进行统一标准的设计和提炼,这样就可使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与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在确定研发人员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时,必须对研发团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重新进行梳理和确认,这将有利于研发团队的知识管理,从而为公司研发队伍的管理提供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支持。

  另一方面,从职业发展与资格认证体系的结果来看,当蓝意公司的技术人员既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又能感受到自己取得发展后与之配套的薪资、福利等不同的待遇时,他们就能体会到公司对他们的重视和认可,工作积极性也会被真正调动起来。

  而对于研发总监郭文超,该体系也将为他提供新的发展舞台。作为蓝意公司的技术灵魂人物,郭文超的能力和特长充分表现在技术方面,而不是管理方面。赵康宁需要重新考虑对郭文超的使用,应该使之成为企业的技术核心,而不是把他继续留在令他如坐针毡的“管理宝座”上。

  因此,赵康宁应在职业发展与资格认证体系中努力填平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之间的鸿沟,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人员激励机制,或隐性或显性地使技术岗位及其他非管理岗位也与管理岗位一样“有面子”,一样吸引人。对郭文超这样资深的技术专家,不但要给予他们与管理岗位对应的薪资、福利等经济待遇,同时要赋予他们与管理岗位对应的“政治待遇”,比如:到了一定级别后可以配备助理和独立的办公室,让他们从技术专家的角度参与高层决策等等。

  如果能做到这些,郭文超这类知识型员工的任用问题便能较好地解决,他们也能在最恰当的位置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项目管理者联盟PMP培训
相关分析9个分析)

庚子
省份:辽宁省
单位:该信息保密
行业:IT软件
 
时间:2009-12-06
题目:团队管理应基于个人发展

分析:案例既然是说典型团队管理的,而团队管理是基于个人发展的,我们就从个人发展方面来讨论文中所说的四个方面:项目研发、考勤制度、平衡记分卡、去留问题。

最关键的是那个去留问题,其实就在于双方对研发总监的个人发展的目标没有达成一致。总经理对这个目标是有设定的,但是总监本人并没有认可。关于这一点其实还是双方没有对这一目标进行有效沟通,其实我有点怀疑这个总经理是否真的对研发总监的个人发展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技术管理者”所能概括的。如果这个目标传达到位得到认可的话,就不会让总监大人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了。如果实在达不成一致,那只能走马换将了。

项目研发本身不用说,确实是总经理的问题。

考勤制度可能争议会比较大,一直都是困扰大家的问题。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我在想那个技术尖子所以很生气,最可能的一个原因不是他本人很散漫,而是他废寝忘食进行技术攻坚的时候无法在考勤制度上体现出来,而因为这个造成的迟到早退却在考勤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制度上不允许特殊对待的话,必须推行的话,可能需要一些补充措施,以避免适得其反。

平衡记分卡本来是一个可以很好用来制定个人发展目标的工作。可是推行不力,我怀疑这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出了问题,就是用它制定的目标并不切合研发本身的实际状况。这个可能是总经理造成的,也可能是总监大人造成的。不管是谁,如果这个工具使用得当的话,应该不会给大家造成太大的困扰。


陈宗恒
省份:福建
单位:该信息保密
行业:政府与NPO
 
时间:2009-11-30
题目:团队管理案例

分析: 稳定人心,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管理,提供发展舞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填平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鸿沟。

朝阳
省份:天津市
单位:该信息保密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时间:2009-10-25
题目:技术人员的使用问题

分析:现在有很多人有错误的思路,就是管理人员就要比技术人员待遇好很多。而事实上,这样确实很多优秀的技术人才无法专心搞技术。最近发现有些公司有几个50多岁的人,他们的待遇很高很高,技术能力超强,人品特好,有时你给他发信请教一个问题,好长时间以后你会突然收到他一封,非常细致的回复。而且也有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人的存在,而选择留在这里。他们就像是公司埋着的瑰宝!竞争公司一般都无法挖到这种人。

高勇
省份:山东省
单位:该信息保密
行业:教育科研培训
 
时间:2009-09-28
题目:管理者要与他所塑造的企业文化匹配

分析:这是一个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的问题。我们常常说现代的管理要人性化,要以人为本,但在现实中,许多管理者却是靠狼对待羊的办法进行管理的。狼在主观上是要吃掉羊的,但客观上却使羊这个物种中的优秀基因遗传下来。领导者有着什么样的个性,便会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但如果他的企业文化、他的团队恰巧又不与之相匹配,他就惨了。

孙大圣
省份:福建省
单位:该信息保密
行业:IT软件
 
时间:2009-09-14
题目:高层的认同与意愿坚决程度和奖惩是否明确

分析:一种新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是战略意义的。但是,主要的还是公司最高管理层的意愿。如果意愿不强烈或者意愿不充分,那么是很难从人力资源部门推出去的,实施不了的。
最高管理层的水平决定了团队管理方法的水平。
另外,有管理,没有相应的财务,是没有用的。

保密
省份:山东省
单位:该信息保密
行业:汽车与零部件
 
时间:2009-09-04
题目:突破成长瓶颈,更多的需要魄力

分析:在我看来,这应该算是一个成长瓶颈的问题。
企业长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欲上不能的情景,要么经历痛苦、震荡、提升,要么痛苦、回头、徘徊。
企业推行平衡记分卡对管理是一件好事,但技术人员先天上就在很大程度上排斥管理,他们觉得技术不行的人凭什么对技术尖子在管理上指手画脚?所以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找到一个技术上服众、有管理意识的人来推行这套体系,当他想钉子似的贯彻这一切的时候,下面的人除了震惊、震动外,更多的就是从观望变成服从。当然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企业能否接受这样一个震荡期、有没有其他企业会乘虚而入、技术人员流失后对企业的影响等因素都需要充分评估。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想把研发总监培养成管理高手,但他不开窍或者是不愿意,从长远上讲企业可能需要考虑调整架构,让他专管研发,并寻找懂技术、会管理的后备人才。

鱼游蓝天
省份:北京
单位:该信息保密
行业:金融业
 
时间:2009-08-13
题目:沟通-团队建设的保障

分析:要组建一个行动统一,有战斗力的团队,不仅要有一个合适的组织结构,明确的权责划分,更重要的还是团队组织中各个位置的人员之间能够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能够互通有无,紧密合作。
案例中,该公司组织结构和权责划分基本是清楚的,但总经理、项目经理、项目成员等均存在严重的沟通不畅问题。
如总经理希望项目经理成为技术型的管理者,安排了配套的培训,但项目经理认为凭技术服人带人就行,只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技术专家,自然就觉得培训多余了。目标上的不一致,自然造成行为上的背离。如果事先就郭的职业发展目标进行沟通,相信能避免培训的浪费,减少两人因为培训造成的不快,并助力项目管理工作。并且,赵在人力反映郭不积极参加培训后也没有及时找郭沟通不积极的原因,看得出赵并不是一个很注重沟通效果的老板。
由于沟通不畅,当郭只把自己定位到技术专家的位置后,对项目管理相关工作有意无意的不重视,造成项目迟迟无法收尾,项目成员自由散漫,项目内部士气低落就不足为奇了。但这些现象,赵竟然都任其发展,未采取任何措施,可见赵很不注意了解手下的情况。
所以,当前最主要的是赵要对沟通重视起来,确保手下明白自己的意图,同时要评估手下执行自己意图的意愿和能力,并为自己意图的执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并要注意适当跟踪执行进度,并做好核查工作。

杜征均
省份:山东省
单位:该信息保密
行业:能源煤电油
 
时间:2009-08-06
题目:总经理的问题

分析:照理,总经理是这个企业的核心人物,他所领导的这个团队应该围着他和他所制定的战略目标转,团队里的成员都应该围着这个转,这样团队的目标才能一致,凝聚向心力才强。
但这并不是说就听不得相反的声音,而是这个反对的声音也要拿出确实的证据和相应的解决方案来,而不是要团队成员自己在团队里去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与总唱反调,无论是团队主要成员还是一般成员都如此,而主要成员更应该摆正位置,与团队目标保持一致。但本案例中却不是这样。从案例中的事实判断,责任在总经理。
首先他在班子内部也没有把工作和目标统一认识,至少没有到公司的战略中,案例中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他对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得到成员的认同,说明规划做得不好,培训和沟通存在问题。而在这样的团队中,郭明显符合彼德原理,理应准备好他的接班人。总经理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对郭产生了过分的信赖,这对组织不利,当然也就会形成关键时刻郭反过来拿他一把。
再次他对自己决定的事缺乏强有力的推动,以致于连核心成员的意见都不统一,这为他日后工作的推动埋下了隐患。
最后:这个总经理应该考虑自己的问题了,就是自己究竟有能力领导好这个团队吗?

晓娟
省份:云南省
单位:该信息保密
行业:房地产
 
时间:2009-07-29
题目:组建合理智力结构

分析:在一个项目管理团队中,合理的治理结构是重要的,同时项目经理要注重成员之间的协调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项目管理者联盟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55250号-1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40号

如转载本站文章,必须于文章开头处注明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并注明原作者
PMI,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OPM3, PMBOK, PMP,PgMP,PfMP,PMI-ACP,PMI-PBA
and the PMI Registered Education Provider logo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