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日益细化,要素的国际间流动愈加频繁,国际工程承包业作为涵盖货物贸易、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经贸活动,市场总量逐年扩大。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外承揽工程项目,使得国际工程承包业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项目管理者联盟
但是由于工程项目组内部人员构成复杂:既有母国外派人员,又有东道国本土员工,各国在宗教、习俗、政策法律、语言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项目组内部出现跨文化冲突以致沟通不畅、管理效率下降,经营成本增加,甚至受到东道国的抵制,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项目管理者联盟
因此,国际工程项目的跨文化管理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项目管理者联盟
案例背景简介:项目经理博客
老挝某大型水电站项目,是老挝国家政府使用中国政府出口信贷与某中资承包商在2000年签订的总承包建设合同,由中资承包商带资承建,其中老方配套资金占投资总额的10%。项目管理者联盟
该水电站装机1200千瓦,总投资987万美元,于2001年3月开工建设,2003年3月全部完工。该水电站项目主要工程有:拦水大坝,石砌滚水坝以及混凝土涵洞、抽水系统、两台发电机组、2台各600KV的变压设备等。项目管理者联盟
跨文化冲突表现、成因:项目管理者联盟
中资承包商在老挝的项目开展经历了艰难的探索过程,尤其是初期,因为对当地市场不够熟悉,东道国的文化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与国内差异很大,跨文化冲突频繁出现,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项目管理论坛
一是国际工程项目内部层面。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初期,中方外派人员与老挝当地沟通较少,工作与生活相对闭塞。思想上,由于远离祖国和亲人,由刚到一个新的国家时的新鲜、好奇逐渐产生失落、烦恼、焦虑的情绪,并会对自身价值观念、未来发展前景等产生质疑;工作中,由于对当地思维习惯、工作方式缺乏了解,常常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生活上,每天不仅要面对风俗人情、生活方式不同的压力,还要面对语言沟通的障碍。为提高本土化经营运作能力,加强与东道国的联合,项目组内部聘用很多当地人员,这些人员由于各自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在项目组内部造成文化冲突。项目管理者联盟
此外,项目本身的一次性和项目组织的临时性,以及项目建设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项目组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以承包任务为目标的短期性组织,其内部在组织结构与沟通渠道上,存在矛盾和冲突。国际工程项目中领导层的权利是一种临时性的授权,是按照项目任务和专业分工,以内部承包合同或聘任合同的形式所授予的权力。项目组成员之间彼此了解不多,信任程度低,人际关系松散。授权的短期性和临时性使得领导层的权威和对项目成员约束力较弱,而项目组在初期一般采取高度集中的领导方式,一定程度上压制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造成员工的不满和抵触情绪。项目管理者联盟
二是国际工程项目外部层面。pmp.mypm.net
项目组来到老挝后,受到老挝外在文化环境的影响,如当地分包商、材料供应商、当地的宗教信仰、法律法规、政治团体以及政府机构等。当时的老挝官员办事效率较低。特别是在涉及项目手续审批时表现得尤为突出,使中资承包商深感头痛,有时不得不请使馆及经商处出面催促才能解决。此外,老方部分项目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进度。从中老边境到万象的830余公里道路沿线,设有10多处种类繁多的收费站,给过往的中资承包商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老挝政府当时对道路运输车辆超重标准的不合理定位,也给中资承包工程企业车辆出行带来不便。项目管理者联盟
该国虽不发达,但该国法律对企业员工工作、生活条件要求很高。工程初期各方面条件比较艰苦,职工四人一间,住在简易板房里。当地劳工部门来检查,要求每个房间住宿不得超过三人,否则不许施工。另外,当地法律非常注重保护职工权益,规定外国企业必须招聘30%以上的本地员工,企业不得随便辞退工人,辞退工人要多付2-3个月工资。所以,聘用当地工人是件棘手的事,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法律纠纷。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组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跨文化冲突,可能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也可能与个体认知有关。项目管理者联盟
下面的跨文化冲突成因中,前两个与环境有关,第三个与个体有关。项目管理者联盟
1.沟通方式和语言导致的跨文化冲突club.mypm.net
中方人员在老挝生活会遭遇多种障碍,如语言与非语言沟通等。由于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及其表达方式上的不同,造成沟通上的误会,因而易产生文化冲突。沟通方式,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都可以将不同文化的人群分开。语言是人类相互沟通的主要手段,并体现一个社会的文化,表达出某种文化的思维模式。因此,掌握语言是了解它所体现的文化的关键。项目管理者联盟
另外,由于项目组内部人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和表达有着不同的方式。人们在通过翻译对同一事物进行交流时,往往只是语言符号的一一对应,而对包含在事物深层的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其长期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则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这往往成为文化冲突的导火线。talent.mypm.net
2.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导致的跨文化冲突项目管理者联盟
宗教信仰是文化中真正能够持久的基因,是处于文化深层的东西,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喜好和禁忌,影响人们认知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不同国家的人在观念上的差异,常常使项目组管理人员感到困惑,从而可能在管理中产生文化冲突。在老挝,当地人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与传入我国的大乘佛教相比,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表现为特有的消费传统、偏好和禁忌。如果不了解这些风俗,就可能造成管理上的失败。项目经理博客
3.定型观念导致的跨文化冲突项目管理者联盟
人们在对母国文化和东道国异文化进行评价时,常使用一些先入为主的“定型观念”。定型观念来自个体有限的经验,并借由间接获取的信息而形成。由于对老挝文化不了解,中方员工常无意识地使用自己熟悉的文化标准去衡量和评判老挝文化中人们的行为,认为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较有优越而产生种族优越感,忽视东道国文化的存在及其在工程项目进程中的影响,较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经常遭到项目组内老挝当地员工的抵制,引发各种冲突,成为项目顺利进行的绊脚石。项目管理者联盟
跨文化冲突的处理模式:项目管理者联盟
跨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其文化因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www.mypm.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