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training.mypm.net
项目管理论坛
4、蜀国君臣斩马谡后的分析项目管理者联盟
“斩马谡”后蜀国君臣的表现如下:pmp.mypm.net
诸葛亮:由于诸葛亮是执法者,并且从小说的本意要突出其“高、大、全”的形象,所以笔墨很多,通过“三哭”,其中还有追忆先帝,个人认为的凝聚人心和自责担当上还是比较到位的,特别是“春秋责帅”,自贬三级还是无可挑剔的。还有“此病不在兵之多寡,在主将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较变通之道于将来;如其不然,虽兵多何用?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一段表白,确实是贤相矣!bbs.mypm.net
刘禅:刘禅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小说原文如下:后主览毕曰:“胜负兵家常事,丞相何出此言?”侍中费祎奏曰:“臣闻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法若不行,何以服人?丞相败绩,自行贬降,正其宜也。”后主从之,乃诏贬孔明为右将军,行丞相事,照旧总督军马,就命费祎赍诏到汉中。看这一段,刘禅的表现非常冷静,很会维护诸葛相父的威望,后在费祎的建议下进行处理,一点也看不出所说“庸主”的表现,配合诸葛亮的表章和后续派人到前线的处理,完全是明主贤相的画面。项目管理者联盟
蒋琬、费祎:两人做为参军、侍中,劝解、建议及现场处理,都恪尽职守,处理得当,无可挑剔啊。training.mypm.net
众人:小说中仅一句话带过,“大小将士,无不流涕”。club.mypm.net
从斩马谡后的结果看,蜀国君臣整体还是比较到位,个人理解,严明军纪有待评估,但在凝聚人心,上下团结,各司其职上表现的还是比较优秀的。blog.mypm.net
5、“斩马谡”对蜀国的影响blog.mypm.net
由于诸葛亮用人不当,马谡失街亭,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虽然诸葛亮斩了马谡,自贬三级,但这一结果,绝对影响了诸葛亮后期的用人制度,实际对后期蜀国的整体国策起到了冲击、改变的作用,原因如下:项目管理者联盟
(1)马谡死后,诸葛亮用兵打仗远不如以前,原因就在于身边缺少了善于谋划的智囊型人才。项目管理者联盟
(2)由于马谡使用的失误,是本来就谨慎的诸葛亮,在用人上,更加谨小慎微、求全责备,致使临终前有“吾遍察诸将,皆无人可授”的悲叹。blog.mypm.net
(3)马谡的失误,导致诸葛亮在用人是无法放开手脚,事事躬亲,最后劳累而死。小说第103回有段:主簿杨顒谏曰:“某见丞相常自校簿书,窃以为不必。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必使仆执耕,婢典爨,私业无旷,所求皆足,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婢仆哉?失为家主之道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昔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自有主者。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司马懿之言,真至言也。”孔明泣曰:“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众皆垂泪。看这段描写,做为蜀国的统帅,使手下各司其职,这是领导的艺术,也是管理的基本原则,而诸葛亮的一句“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从思想、从境界、从道德的角度,确实达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度,但从治国、管理、用人的角度看,绝对是有问题的,且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先帝的追忆、托孤的压力。而这一思想也是导致蜀国后期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未完,请看下节续集www.mypm.net 项目管理者联盟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