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四点差异项目管理者联盟
数字化转型改变了企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场真正的变革,与传统信息化有四点差异。项目管理者联盟
首先,功能优先VS体验优先。项目管理者联盟
信息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如果上一个ERP系统,是为了让企业的业务活动可记录、可管理,能够出准确的财报,能够有序的运营,其中强调更多的是功能的完备性。数字化转型强调的是体验驱动,是由外而内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直接体现,关注的是如何能给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带来更好的体验。项目管理者联盟
其次,IT固化流程VS技术驱动创新。项目管理者联盟
信息化建设中,流程是业务最佳实践的总结,IT是为了固化业务流程。流程跟着业务跑,IT跟着流程跑,因此永远赶不上业务的变化。数字化转型除了固化最佳实践,更重要的是技术驱动和数据驱动。华为先有海量数据,再反过来思考这些数据对客户和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发挥什么价值。技术一方面承接业务的诉求,另一方面又在反向驱动业务创新。talent.mypm.net
再次,烟囱式数据割裂VS云化数据底座。项目管理者联盟
华为30年的历史上,有三千多个应用系统模块,每个IT系统模块都会割裂形成一个数据的烟囱。想围绕着用户做一个画像,围绕产品做一个分析,则发现拿不到数据。数据全在系统里分散着,而这些系统背后可能是各个业务部门和权力。数字化时代,华为希望应用是服务化的,平台是云化的,更重要的是,企业应有统一的数据底座来承载所有的数据,并将数据变成企业的战略资产。项目管理者联盟
第四,层层汇报VS察打一体。项目管理者联盟
华为从基层的项目组到公司集团大概要经过七层的汇报关系,才能到达最高决策机构。再加上每个部门使用的系统又不同,层层汇报所需要的数据,经常要靠众人在各个系统里去查询和汇总。数字化可以让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主官在同一时间看到同样的数据,这样原来的层层汇报、加工传递就不需要了,组织可以扁平化,让指挥到作战之间只有一跳,实现对问题的实时感知和察打一体。项目管理者联盟
四、华为数字化转型的五个转变项目管理者联盟
数字化转型中数字化是手段,转型是目的。那么,转型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五个转变。blog.mypm.net
1、转意识项目管理者联盟
多数企业谈数字化转型讲得最多的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就图中右侧的ABC。但这些都只是技术手段,一个企业真正做数字化转型,首先要转的还是大家的意识,即左侧的CBA。项目经理博客

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首先是以客户为中心,由外而内思考到底能为客户创造什么价值,能为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体验?项目管理者联盟
其次是业务主导,业务主管必须理解转型是自己的事。比如企业现在要做一个IT系统,是因为IT部门的人想做,还是因为业务战略必须要做?项目管理培训
第三是架构牵引。几十亿规模的企业,底下都有各个部门,而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工程,你很难完全分部门去开展。比如在华为,我们做了一个项目叫产品数字化。为什么要做产品数字化?产品的长宽高,产品3D模型,产品配置等,研发、采购、供应、交付各领域甚至客户都需要用到,能提升效率和客户体验。构建这样的产品数字孪生,要花很多钱。这个钱谁投?如果研发投,投了以后自己收益有限,大量的收益实际上在后端。这样的工作必须业务主导,架构牵引,才能成功。项目管理者联盟
2、转模式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转模式是数字化转型变现的最重要的手段。我们在商业模式的变化上还在探索中,但我们在运营模式和作业模式上已经有了一些改变。项目管理者联盟
例如,华为提出未来的运营模式是大平台支持下的精兵作战。就是过去在全球每个国家的项目组都是一个独立的全功能团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经理和团队的能力。未来在客户界面的竞争也是管理的竞争,应该是两个组织的较量。一组是精兵,贴近客户满足需求,保证客户满意度;另一组则在平台,平台通过集中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专业能力,为一线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帮助一线打赢项目。过去,因为沟通问题、数据不准、业务理解不一致,这样的模式设计是很难实现的,但今天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落地,华为已经在销售、服务等多个领域初步实现了这样的转变,让项目成功率更高、成本更低。项目管理者联盟
3、转组织项目管理者联盟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要有既懂数字化又懂业务的人才,也要有一个组织来承接。数字化组织有两种方式。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很多企业其实做的是总部集中驱动模式,成立一个科技公司,或者设立负责数字化转型的CIO/CDO,由这个部门去负责所有的事情。这个方式很容易导致两张皮,负责业务和负责数字化的人,互相之间难以形成共识和交流,同时人才的来源也会有问题。项目管理者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