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施工分包的清单工程量与EPC总包合同工程量等同项目管理者联盟
由于电力项目一般初步设计完成后即进行施工招标,此时只完成了少量的施工图,因而无法准确计算工程量清单,故分包招标时往往也采用EPC总承包合同相应条目的工程量。项目管理者联盟
2.2传统挣值法在EPC总包项目中的悖论项目管理论坛
如前所述,EPC总承包合同执行过程中,业主根据工程形象进度结算并支付进度款,一般不因实际工程量的变化而调整合同总价;EPC总承包商与施工分包商的合同执行过程中,EPC总承包商需要按实际完成工程量给予分包商结算并支付进度款。如果实际工程量与EPC合同工程量偏差较大,在使用传统挣值法进行进度分析时就可能出现不准确的结论。项目管理者联盟
例如,某电力工程土方开挖,在EPC总包合同中计列的工程量为10000m3,分包招标时工程量清单中计列的工程量也为10000m3。分包合同显示,该土方开挖工程单价为10元/m3,施工过程中未对单价进行调整。根据工程进度要求,截止到2012年2月底计划完成该项目的20%。至月底时,实际测量的施工单位完成开挖工程量为3000m3。经业主与监理核定,实际完成形象进度为18%。项目管理者联盟
总包方使用挣值法对该项目进行分析:项目管理培训
PV=10000×20%×10=20000元;项目管理者联盟
EV=3000×10=30000元;项目管理者联盟
AC=3000×10=30000元;pmp.mypm.net
CV=EV-AC=0,表示成本未出现偏差;pmp.mypm.net
SV=EV-PV=10000元>0,表示进度提前。项目经理博客
显然,从总包角度分析,计划进度为完成20%,实际进度为完成18%,进度滞后,总成本超支,这与上述用传统挣值法分析结论矛盾。这就说明在EPC总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传统挣值法容易出现悖论。项目管理者联盟
3 产生悖论的根源及解决方案研究PgMp.mypm.net
3.1理论根源项目管理者联盟
分析传统挣值法相关指标,可以发现该方法隐含了一个前提条件:承包商按照实体工程量计算进度和成本,而不需考虑项目全局形象进度。而在EPC项目中,总承包商需对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进度全面负责,这与传统挣值法隐含的上述前提条件不符,故在EPC总承包项目中直接套用传统挣值法基本计算方法时,容易导致错误结论。同时,EPC总承包商需承担工程量变化的风险,为准确揭示项目风险,需要将成本偏差分解为由工程量变化引起的偏差(量差)和由于价格变化引起的偏差(价差),传统挣值法在这方面也略显不足。项目管理者联盟
3.2解决方案研究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为避免出现上述悖论,需将实际完成工程量与形象工程量联系起来。本文提出如下解决方案:进度分析采用“EPC形象工程量”,成本分析结合采用实际工程量和“EPC形象工程量”,并通过引入“产出计划值”(Output plannedvalue,简称OPV),将成本偏差分解为因价格变化引起的成本偏差CV(P)和因工程量变化引起的成本偏差CV(Q),以便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偏差控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项目管理者联盟
PV=计划形象工程量×计划单价=EPC合同工程量×计划完成形象进度×计划单价;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EV=实际完成形象工程量×计划单价=EPC合同工程量×实际完成形象进度×计划单价;
OPV=实际完成工程量×计划单价;AC=实际完成工程量×实际单价。项目经理博客
在引入OPV后,重新构造各项偏差指标如下:项目管理者联盟
进度偏差SV=EV-PV,SV<0表示进度延误,SV>0表示进度提前;PgMp.mypm.net
工程量变化引起的成本偏差CV(Q)=EV-OPV,CV(Q)<0,表示产生正量差导致成本超支,CV(Q)CV>0,表示产生负量差导致成本节余;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价格变化引起的成本偏差CV(P)=OPV-AC,CV(P)<0,表示价格上涨引起成本超支,CV(P)>0,表示价格下降成本节余;项目经理圈子
进度偏差率SVP =SV/EV ×100% =(EV -PV)/EV ×100%,反映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离程度;项目管理者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