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WBS】:然后就是细分事情,创建WBS,对照【需求文档)拿【项目范围说明书)开刀,你要什么我就给你分什么,最后分解成(WBS】和(WBS词典】,然后把项目范围说明书、WBS和WBS词典一起装订起来又成了一个新重要基准文档(范围基准】,竟然可以这样写文档,真可谓天下文章一大抄啊项目管理论坛
【核实范围】:下一步是核实做的事情结果是否在工作范围之内,首先要通过【需求跟踪矩阵)去保持和提出需求的人的联系,确定工作范围有没有变,然后对照【需求文档)去核实做的事情【确认的可交付成果)的范围了,核实没有问题的话就可以验收这个事情了(验收的可交付成果】,有问题就产生一个(变更请求】项目经理博客
【控制范围】:控制范围是控制做的事情过程是否在工作范围之内,首先还是要通过【需求跟踪矩阵)去保持和提出需求的人的联系,确定工作范围有没有变。既然是控制过程本身,那就要用到每日收集的工作状况【工作绩效信息),再对照【需求文档)得到工作做出的效果如何(项目绩效测量结果】,有问题就产生一个(变更请求】项目管理者联盟
从技术工具层面上说,training.mypm.net
收集需求要面对那么多人,自然少不了方法,人不多可以访谈,多了点就分焦点小组,意见不同意引导研讨一下,人再多就发挥群体创新和决策能力,人再再多就问卷调查了,遇到有些人不太爱说就观察,说不清楚的干脆做个模型出来看看项目经理博客
定义范围就是定义要做的事情,也就是最终产品就是这样了,所以好方法应该是找个现在市面上类似的产品分析一下,简单高效,分析的时候要多用点备选方案来识别,保险起见,再开个引导式研讨会,请客户一起来分析项目管理者联盟
创建WBS就是分解,一层层分解到活动项目管理论坛
核实范围是查东西好不好,就是拿着最终东西翻来覆去的检查PgMp.mypm.net
控制范围是查过程好不好,进行偏差分析,来工作绩效信息和需求文档一一比较是否有偏差项目管理者联盟
3-时间管理项目管理者联盟
时间管理是656-33-456-4的第二个6,也就是有6个过程。这是制定管理进度的过程,包括活动、顺序、资源、时间、计划、控制。项目管理者联盟
【定义活动】:范围基准上拆分活动和里程碑。就是定义具体要做什么。先找到WBS,在【范围基准)里面,记住是要范围基准哦,光有范围说明书这么粗的东西是不行的,关键是要WBS,然后找到具体做这个工作包的人把它拆分成一个个具体的活动(活动清单】,要越具体越好,每个小活动不要太复杂,否则继续分下去,最后给每个活动加个描述(活动属性】,再定出一个个检查点(里程碑清单】,这下子要做的事情就很具体了项目管理者联盟
【排列活动顺序】:参考范围说明书画活动和里程碑顺序图。活动有优先级的,要分先后轻重的,就对刚才的【活动清单)、【活动属性)和【里程碑清单)进行排列最简单了,由于做这个事情的人不是同一个人,所以连事情本事都不知道是在干什么,看到一堆乱七八糟的活动要做,不知道如何去排顺序,所以再让他看看【范围说明书),看范围基准是多余的,因为他只要知道事情是干什么就好了,看懂后开始排顺序了,怎么排呢,用进度网络图来排,一个活动画一个圈圈,填上活动名称,再用箭头连接两个活动圈圈,一个指向另一个,代表一个完了再进行下一个,可以想象,活动多了,画出来就是一个蜘蛛网一样(进度网络图】。项目管理者联盟
【估算活动资源】:参考资源日历给活动标上资源。确定每个活动要用多少人。排列活动之间关系顺序是需要知道事情大概干什么,但是估计资源就不用,看着一个个具体事情本身【活动清单)【活动属性)就知道要分配谁了,当然查【资源日历)确认一下人家是否有时间嘛,没时间分了也白搭,最后汇总成一张清单,包括每个活动有谁来做,要用什么东西,这就是(活动资源需求】,还要分配的人分个类别(资源分解结构RBS】,这样很直观也好管理项目管理者联盟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参考范围说明书和资源日历标上资源所需时间。确定每个活动花多久来做。还是一样,找出那个活动清单和属性表【活动清单)、【活动属性),例如“登录网页设计”由张三负责设计,张三这人水平怎么样的,得去【资源日历)里面看看,原来是初级工程师,应该会做得慢点,那就定的时间长点,但是从【范围说明书)上注明了这个很重要,要得有点急,时间要往前推,最后在活动清单和属性表后面加了估算出来的时间就是(活动持续时间估算】项目管理者联盟
【制定进度计划】:汇总之前所有文档定出进度计划。打开microsoft project软件了,开始画进度甘特图了。把之前搞出来的东西都录入进去,包括【活动清单)、【活动属性),【进度网络图)、【活动资源需求)、【资源日历)、【活动持续时间估算)、再检查检查【范围说明书)是否有什么没有考虑到的,注意里程碑和RBS没有包括在内,因为甘特图里面没有包括RBS层次结构,里程碑可以直接从活动清单属性里面就可以推出来,都录进去了就得到了(进度计划】,从进度计划里面规范出一个考核文档就是(进度基准】项目管理者联盟
【控制进度】:控制工作在进度内。这个和控制范围一样,拿每天收集的工作情况【工作绩效信息)和【进度计划)、“进度基准”一比较就知道了,怎么看不到“进度基准”,原来藏在【项目管理计划)里面,最后得到工作效果(工作绩效测量结果】,发现问题就提出修改(变更请求】项目管理者联盟
4-成本管理项目管理者联盟
成本管理是656-33-456-4的第一个3,也就是有3个过程,也是“多快好省”的省的问题,讲的是管理钱的问题,其中包括估算成本、制定预算、控制成本。项目管理者联盟
【估算成本】:参考进度、人力、风险,在范围工作包上大概算算花费。既然是大概算算,那就不用从活动这么细来算,从【范围基准)里面的WBS工作包开始估算就可以了,时间急不急【进度计划)、人手够不够【人力资源计划),风险带来损失【风险登记册)都会影响到成本估计,未来包括质量和采购出了风险就会导致损失,以后都要考虑风险的,但是时间和范围不用考虑风险,为什么呢,时间和范围受客户合同影响是死的,最后得到(活动成本估算】,这并不意味着基于活动的估算哦,是基于工作包的估算。还要有个备注(估算依据】,否则老板不知道钱为什么要这样花。项目管理者联盟
【制定预算】:参考范围、日历,在进度计划上汇总成本曲线。首先把【活动成本估算)拿来,(估算依据】仍然要备给老板看,再参考采购【合同)上进货花的钱,成本汇总加起来得到一个总数,光有总数还不够,还要分配到各个阶段上去,如何做呢?【进度计划)里面不就定义了里程碑吗,直接填到里面就一目了然了,设计到钱的问题不能马虎,反复查查范围有没变【范围基准)和人有没时间【资源日历),做到天时地利人和,这样就得到一个曲线(成本绩效基准】和一个阶梯线(项目资金需求】,即做这个项目一共要多少钱,每个阶段用多少钱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控制成本】:比对工作和绩效考核花费。同理控制进度和控制范围,拿每天收集的工作情况【工作绩效信息)和预算中的【项目资金需求)和“成本绩效基准”一比较就可以得出花钱工作做的如何了,怎么看不到“成本绩效基准”,原来藏在“项目管理计划”里面。最后得到工作效果(工作绩效测量结果】,还有在工作进展到这个时间点上预测一下未来阶段成本(成本预测】,为什么要预测,怎么控制时间范围和质量都不用,这个嘛,涉及到钱的问题都要谨慎对待,要时刻注意有没有多花和少花,另外发现问题要提出修改(变更请求】。项目管理者联盟
5-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656-33-456-4的第二个3,也就是有3个过程,是“多快好省”的好的问题,具体是管理产品质量,防止退货返修造成的损失,所以质量和钱一样很重要。包括三个过程,即规划质量、质量保证、质量控制。项目管理者联盟
【规划质量】:参考范围、时间、成本“三大基准”、风险、客户要求,来规划质量。范围多少能影响到质量,就好像做一个普通人穿的衣服,和宇航员穿的衣服本质就是不同的,质量差别就很大,那为什么时间和成本也要考虑呢?时间太急质量也要调低,投资太少质量也要相应要求低点,总之这是相辅相成的因素,所以首先要用到【范围基准),时间和成本的规划都用到范围基准,充分说明了范围是基础了,事情有没有定下来,严重影响到要多长时间和花多少钱;再找客户问清楚他们对质量的要求,例如客户说这个产品只是要某某功能,那就质量规划也围绕这个来,即用到【干系人登记册);质量好不好影响好售后,这是钱的问题,很重要,要考虑风险分析【风险登记册),再看看时间【进度基准)和成本【成本绩效基准),定出一个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和怎么测量质量好坏的指标(质量测量指标】,网上下载一份本行业的(质量核对表】来核对质量,再提出一个(过程改进计划】,过程改进是基于一些专家提出的观点而诞生的,大致意思就是检查是临时抱佛脚,是事后行为,只有在一开始和做事情的过程中就规范好,最后出来的产品才不会差,这就好像中国足球应该要从小孩子抓起,而不是强行把国家队塞去联赛去打打就能提高的项目管理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