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MP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发起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一个行业标准,这个标准目前已经得到全球公认,并用于各个项目管理与建设的领域。但在目前我国除在IT行业被成功应用外,在其他行业没有得到重视和应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没有融合达到本土化是主要原因。要实现PMP本土化将任重道远,需要从环境、行政法规、标准和职业发展四个方面着手,使PMP管理理念有中国特色,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关键词:PMP;本土化;发展;项目管理培训
PMP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发起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到2008年底,全球有30万余人持有PMP证书,在我国有3万余人成为PMP。
PMI早在七十年代末就率先提出了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简称为PMBOK),这个知识体系是PMP行业的理论,也是PMP考试的基础,还是项目管理行业公认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目前已经得到全球公认,并用于项目管理与工程建设的领域。但在目前我国除在IT行业被成功应用外,在其他行业没有得到重视和应用。项目管理者联盟
1 PMP本土化的提出项目经理圈子
PMP从上世纪末引入我国,目前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但PMP资格用于IT行业的较多,用于其他行业特别是传统行业则很少。项目管理者联盟
另一方面,PMBOK项目管理理论对我国的项目管理行业的影响很大。国内使用的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用书中,《项目管理》理论一书中,许多章节都有PMBOK理论和方法的影子;而各个专业实务书籍中,也使用了PMBOK大量的技术、工具、方法和管理理论,有关进度的篇章把PMI的独特工具WBS引入,并且吸收其绩效分析方法用于项目进度监控。绩效分析方法也是历次一级建造师考试(笔试)的一道必不可少的试题。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然而,无论是取得国家一级建造师资格的还是取得PMP资格的,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我们从这个资格认证的书籍中所学得的知识与我们工作中的实际有很多偏差;一方面我们工作中项目管理的实际运作的方式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同时也有很多令人头疼的弊端,另一方面我们在使用PMBOK理论来实际操作日常项目管理工作时又感到不那么切合我们所面对的实际。因而, PMP本土化被提上了日程。talent.mypm.net
应该说,从PMP引入中国的那一天起,PMP本土化的工作就在进行中。但就目前看来,这一进程还跟不上国内飞快发展的项目管理的需要,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工程建设的需要,也跟不上国家对项目管理这一职业的需要,PMP的本土化也需要因应时代的需要和使命的要求,加快其进程。项目管理论坛
2 PMP本土化所面临的困难bbs.mypm.net
PMP本土化面临的困难很多。从整个行业状况来看,既有项目管理所依托的市场的原因,又有我们国家政策的原因,也有行业特点的因素。项目管理者联盟
2.1 项目管理所依托的市场影响PMP本土化项目管理者联盟
在我国,包括传统行业在内,无论是国家投资还是企业自己投资,作为业主方,因为利益的趋动或只顾看得见的利益,都一般按照自己的方式直接介入项目,特别是项目的前期工作(预可研、可研、立项、方案审批等),都是业主直接参与。业主总是把项目的实施(包括设计、采购、施工、试运)分解成各个标段来进行直接分包,对有关的质量、进度、范围等予以界定,使直接参与项目实施的各个单位只是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从实施方来看,PMP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可能有充分的管理技能施展,如果项目实施中遇到非承包商的问题,总是由业主大包大揽,只要不出质量和安全问题,一个素质不高的包工队也能完成相应的工作并按图纸和签证获得自己的预算报酬;只要不是承包方的原因,相应的成本超支基本上由业主全部负责,就算是用EPC模式外加苛刻的条款,也必然因业主方插手较多、对技术或质量方面要求太细、比较容易忽视项目的管理而遭到实施方的经常索赔签证而使成本超支。从业主方来说,由于大多采用经验管理,实质上使用PMP来管理项目的企业很少或没有,他们大多喜欢使用技术方面的人才直接进行项目管理,用预算和财务部门来控制项目费用;但业主的预算和财务部门常常不了解现场情况,现场进行项目管理的人员因现场实际需要而不得不做大量的签证;绝大部分业主对项目成功与否的评判是质量合格条件下工期是否达到要求;其结果往往是:质量控制住了,安全没有问题,成本超支,原来计划的项目工程的功能可能不如预期。项目管理论坛
以上这种市场架构在项目管理所依托的市场上普遍存在。PMP 对“成本-进度-范围”的三角关系的有效管理事实上变成了对进度的有效控制,业主所创造的市场改变了PMP生存的土壤。项目管理者联盟
2.2 国家政策对PMP缺乏必要的扶持项目管理者联盟
目前,国家政策并没有形成对PMP的承认。一个人拥有PMP资格证书,并不能与其自身的职称、任职资格或从业资格挂钩。也就是说,PMP在国内项目管理行业中特别是传统行业中,职业生涯空间很小。除非国外管理模式下,项目管理方要求项目经理必须持有PMP证书,或一个企业去国外管理模式的项目去投标对方要求项目经理必须持有PMP证书,否则使用价值不大。从整个项目管理行业情况来看,国家政策没有给予相应的规定或鼓励,使PMP推行起来较困难,相应的职业生涯缺乏配套规划,使PMP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blog.mypm.net
同时,国家纯粹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力量还没有形成,项目管理整个行业环境还处在重技术面轻管理的局面,项目管理还没有职业化。而在实际工作中,“向管理要效益”还实质上体现在口号上,PMP管理方面的特长还缺乏相应的发展空间。项目管理者联盟
2.3 行业特点影响PMP生存项目经理博客
目前,PMP之所以在国外管理模式下得到认同和应用,主要是他们的管理方或投资方采用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按PMI管理理论来设计和应用的,而在IT行业,因为我们从管理到技术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其管理自然使用的是较先进的管理模式,加之需要的人员结构复杂、面对较激烈的竞争使传统的管理模式生存空间小而逼迫其采用比较先进的模式来管理。项目管理者联盟
其他行业内,因带有浓厚的保护特色和一定的技术壁垒,因而其项目管理尽管成本大、耗费大、管理不配套,但业主方把重心放在项目看得见的控制上(如自己采购材料,压价分包等)、承包方把重心放在生存上(如恶性竞争、开拓市场、经手再分包或转包等),都不把重心放在项目的有效管理上。项目管理者联盟
同时,由于国内业主们都在多年形成了“三边”工程的惯性做法,许多项目本来就是领导拍板后直接开始实施,一边组织预可研、可研、立项等论证审批,一边进行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一边就进行项目实施并同时进行整改,PMBOK的理论、项目启动-计划-控制-实施-收尾的链条被打断,临时性和权变工作增加,项目经理们也不是按一套科学理论来组织项目实施,而是以业主(客户)要求或需要为中心来组织项目实施。PMP在这样的项目环境中不能完全发挥其管理优势。项目管理者联盟
同时,在国内传统行业中,PMP持证者并不一定在项目经理岗位上。PMP们在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有的尽管从事有关的项目管理工作,但因所要对应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都不尽相同,并没有把PMBOK理论和PMP所应有特色优势发挥出来,形成持证和实作两层皮的现象,PMP的职业资格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也使PMP本土化缺少必要的生存空间。项目管理论坛
3 PMP本土化发展的思路blog.mypm.net
要实现PMP本土化,既需要有理论层面与国情的结合,又需要有实践层面与国内市场的结合;既要从法律法规上取得配套支持,又要在发展中与时俱进,发挥PMP管理的有效性;既要推行项目管理整体标准化,又要符合国情让它扎根;既要从职业生涯上(最好是与职称挂钩)分层次梯级递进,又要与具体实际挂钩以满足国内广泛的项目管理市场需求。
3.1 与国情环境结合才能使PMP扎根PgMp.mypm.net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