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PMP本土化,需要从环境、行政法规、标准和职业发展四个方面着手,使PMP管理理念有中国特色,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但无论是从整体考虑,还是从现实观察,PMP本土化工作在进度推进上和发展路径上都不会一蹴而就,PMP本土化之路将任重而道远。项目管理者联盟
(作者本人注:本文获国家外专局和《项目管理技术》杂志社举办的“PMP引入中国十周年”征文优秀奖)项目管理者联盟
参考文献pmp.mypm.net
[1] 黄金焕,刘刚强,鞠其凤.水电工程EPC总承包特点及分析,四川水力发电,2007(4):5-8项目管理者联盟
[2] 王利庆,张渲敏,周华燕.总承包管理EPC模式下与外资施工企业专业合作的几点启示.建筑施工.2007(1):77-78项目管理者联盟
[3] 李雪淋,王卓甫,刘晓平,钟姗姗. 工程项目管理总承包(PMC)模式的经济学思考.工业技术经济.2007(5):132-134PgMp.mypm.net
[4] 王文兰.浅谈项目管理模式(PMC).铁道勘测与设计.2005(2):96-97项目管理者联盟
[5] 赵金立.中外合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 乙烯工业. 2004,16(3):13-18项目管理者联盟 talent.mypm.net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