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项目管理方法,给我们带来的主要是思路上的启发,而不是方法本身。适用的就是最好的,我们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参考那些广为认可的方法,定义最适合我们自己的做法。项目经理圈子
时间:2015年9月15日blog.mypm.net
地点:北京西二旗盈创动力产业园项目管理者联盟
访谈嘉宾:李守中,PMP,北京六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特约主持人:许江林,中国首批PMP证书获得者,资深项目管理顾问和培训师,PMO专业研究者。著有《高效运作项目管理办公室》、《PMP®备考指南》等。blog.mypm.net
许:你系统地学习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而且平时也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前段时间,你分享的“批判性思维在工作中的应用”非常有意思。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在工作中都使用了哪些项目管理方法?项目管理者联盟
李: 我现在的公司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从组织结构上主要分为市场部、运营部、策划部和研发部。我在研发部工作,是典型的项目型工作,可以说项目管理方法已经潜移默化到每个工作环节了。项目经理圈子
项目管理者联盟
www.mypm.net
但是,我们不会刻意去定义,说我们正在使用的是什么方法,因为这样做会产生一些限制,我们可能会纠缠这个方法我们用得到底对不对,是不是原汁原味,是不是符合其中的步骤。这样做,方法就变成了教条,而我们需要的是实用和灵活。我们会根据工作需要,参考那些广为认可的方法,定义最适合我们自己的做法。我们的业务、市场、人员成熟度也在不停地变化,所以,我们还需要及时调整方法。
许: 学习一个方法体系,给我们带来的主要是思路上的启发,而不是方法本身。当方法被定义出来的时候,已经在开始变得过时了。好的方法不是教条的,而是要有适应性,还要有灵活性。www.mypm.net
李:我们也考虑了团队自身的情况。我们的团队都是90后的成员,年轻、活泼、好动、有创新性。那些传统的、陈旧的方法和术语即使听上去高大上,也并不能获得他们的青睐,他们喜欢明快的、直接的、高效的、时尚的沟通方式。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互相商量,这件事情我们这么做会更好一些,那我们就这么做。至于叫什么方法,属于哪个体系,并不是我们关心的范畴。项目管理者联盟
许:刚才你介绍了团队的特点——年轻、有活力,能不能介绍这些年轻人每天都在参与什么项目?你们的项目有什么特点?项目管理者联盟
李: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的特点是快速、敏捷,及时获知市场信息,及时做出反应。所以,我们没有那些长达一两年的项目。迄今我们的项目最长1个月,一般就是几个星期,甚至更短的两三天就必须上线。对于项目来说,我们最关注的是时效性。必须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上线某个产品或功能,否则你就可能贻误了一个重大的商业机会。时间就是金钱,在我们这里这么说一点儿都不为过。项目经理博客
许:那么质量呢? 一味强调时间,是不是会牺牲质量?talent.mypm.net
李:质量很重要,我们不会牺牲质量,也不会把质量放在第二位。我想时效性,既包括按时交付,也包括高质量交付。我们的产品上线后,如果质量有问题,用户体验差,达不到预定的市场份额,那么即使按时上线了,也达不到效果,无法获得收益。所以,时间和质量,都在第一位,既要保证时间,还要保证质量,这就是我们的项目、我们的团队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必须满足的目标。项目管理者联盟
许:项目要满足多个竞争性目标,包括范围、时间、质量和成本,也就是需要满足“多、快、好、省”。在面临压力的时候,项目经理必须做好多目标的平衡,也就是要充分知道应该保什么、舍什么。项目管理者联盟
李:在多个竞争性目标中,如果非要舍弃什么,那么在我们公司就是“范围”。当面临压力的时候,我们会在“多”这个指标上做出妥协。做出妥协,并不是指我们要放弃一部分范围,删掉一部分功能,而是我们采用分步上线的增量方法,也就是在既定的目标期限内,我们会保证主要功能、核心功能的高质量交付,而一些辅助功能则放在后续的升级中。项目管理者联盟
许:项目生命周期模型很重要,代表了项目的整体管理路线。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项目,你们采用的是变更驱动的生命周期模型吗?
李:我们没有给自己的生命周期命名,也没有刻意套用哪个模型。图1可以概要说明我们的项目管理思路。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在立项时,我们会开一个会,包括发起人、运营、PMO、开发等相关角色都会参加。这个会的目的是定义初步需求。之后,我们的团队会很快做出一个原型来。针对这个原型,上述人员再开第二次正式会议,这次会议的目标是,对需求进行补充、细化和确认。这个会议结束,就表示需求已经冻结,不允许再讨论和修改。项目经理博客
团队依据这个需求,迅速开始开发与测试工作。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共同遵守一个原则:需求如果要改变,那么只能减,不能增。面对一个固定的上线日期,如果再增加需求,则一定会产生额外的工作量,即使最后能勉强完成开发工作,但是一定会存在测试不充分等各种隐患。所以,为了保证质量,我们一致同意:只能减少,不能增加。项目管理者联盟
采用这种思路,我们既可以保证按时交付,又可以保证高质量。项目管理者联盟
许:为了时间和质量,大家共同遵守一个“只减不增”的原则。这个方法固然好,但还是有些武断,如果确实需要增加一些功能,那怎么办?training.mypm.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