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以福特造车的老梗为例吧。福特在没造车前曾经问消费者们想要什么,消费者们告诉他说是更快的马。要是一般人恐怕就信以为真了,然而机智的福特早就看穿了一切,他知道消费者们本质上追求的是更快的速度而非更快的马。于是乎,他基于更快的速度这个本质需求造出了车。项目管理者联盟
马呢,是一种产品,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对快的需求。而快的极致是什么?瞬移。瞬移在我们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是不可实现的。但我们能做的就是让用户更快一点,至少比马更快——那就是给用户一辆汽车。也就是说,产品所能提供的,永远是不完美的解决方案。表面需求,就是用户自己想出的1.0版解决方案。本质需求,就是不可达到的终极目标。产品需求,则是产品经理基于现行条件给出的优于用户所提解决方案的2.0版解决方案。项目管理者联盟
关于这三个概念,其实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例子来自于嘀嘀的产品技术副总裁张博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的一段话:PgMp.mypm.net
以销售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是直接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要什么我就给什么,但是用户说的不一定是他真正想要的。以产品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则是用户要什么,得分析用户背后的需求是什么,从需求的本质倒推产品方案。以前司机在操作其他软件的时候,会突然跳出嘀嘀打车的抢单界面,容易误点抢单。有司机就提出能否增加确认键,多点一次确认键才是真正的抢单。这是用户说的,但产品是不是就该这样做呢?当时产品按照司机的建议做了,反对的声音更大,二次确认键操作麻烦,带来安全隐患。“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司机真正的需求是想解决误抢单的问题,而不是要一个确认键,确认键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项目管理者联盟
产品需求更多是属于需求实现环节的概念。在这里提出来主要是因为它跟表面需求、本质需求存在强关联性,和这两者一起能对需求做出更为完整的呈现,方便理解。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1.表面需求、本质需求、产品需求项目管理者联盟
1)表面需求(用户想要的)项目管理者联盟
用户经常从自身角度出发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因为对产品定位、设计的依据等情况不了解,他们的建议很多时候并不是该功能的最好实现方式,也就不足以直接作为产品规划的直接依据。如果根据表面需求来设计产品的话,很可能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项目管理者联盟
2)本质需求(用户需要的)项目管理者联盟
用户想解决的根本问题。获得用户的本质需求更可能找出更合理的方案来解决用户的问题。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3)产品需求(我们能给的)项目管理者联盟
依据用户想解决的根本问题,得出的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可以理解为一个产品,一个功能或服务,一个活动,一个机制。产品经理首先需从用户那里收集反馈信息,分析用户需求,再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产品功能规划,这些待实现的产品功能对于产品来说就是产品需求。收集用户反馈,分析用户需求,最终都是为了生产产品需求。项目管理者联盟
三、需求排序项目管理者联盟
需求排序,简单来说就是依据需求的重要性给需求排列优先级。需求排序有三个基本考虑因素,分别是战略定位、产品定位、用户需求。具体而言,有七个主要的考察维度:项目管理培训
1.相关性talent.mypm.net
考察需求与企业的战略定位、产品定位之间的相关性。一般情况下越靠近基础服务的需求越重要,因为越基础的服务越靠近产品所满足的本质需求。bbs.mypm.net
2.逻辑性项目管理者联盟
考察需求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些需求之间是存在逻辑顺序关系的,必须先完成A之后才能去做B。比如如果没有完善的基础服务,功能性的需求往往也无法实现。项目经理圈子
3.价值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考察需求能创造的企业价值、用户价值的性质(哪方面)与数量(多少)。项目管理者联盟
4.强度项目管理者联盟
考察需求的强弱。强需求通常具备三个特征:必要性(不可缺少)、高频次(需求次数多)、持续性(长时间保持足够的需求频次)。在考察需求强弱时,可以参考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talent.mypm.net
5.广度项目管理者联盟
考察需求的覆盖面。也就是具备目标用户占比,或者说提出这种需求的目标用户数量。项目管理者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