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动态变化机制与组织方法应用项目管理者联盟
上述静态维持机制针对的是一个“太阳底下无新事-劝道书”的系统,故上述各种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是系统的发展变化问题。哈佛商学院曾经对数千名社会组织的管理者进行调查,主题是社会组织管理的最大挑战是什么,集中的答案是“组织业务的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这个问题在政治变革,经济波动和技术创新频繁发生的当代社会显得尤其突出。系统学的自创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描述的是自然事物的动态变化机制,这些理论为社会组织在变革发展问题上提供了“人法自然”的模版。项目管理者联盟
3.1 混沌学与不确定程度:劳伦斯的混沌学针对的是未来不确定的事物,未来事物的不确定项目管理者联盟
性具有不同的程度。这里使用的例子是一个事物(要素-弹子)在一个整体(系统-漏碗)中的物理运动过程和结局,这是为了容易地进行形象比喻,吸引子是混沌学概念,是不确定事物运动的结局。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图5:混沌学与不确定程度talent.mypm.net
三种不确定程度在社会组织中的实践范例,见图6.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图6:三种不确定性的社会组织实践项目管理者联盟
3.2
运筹学与计划方法:运筹学针对未来不确定事物包含了各种规划设计,方案比较,实施计划和性能评价方法,例如针对低不确定性事物的关键路径计划方法CPM,针对高不确定性业务的计划评审技术PERT,现代软件和航天行业应用的关键链计划技术CCM等,见图7。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图7:不确定性与计划方法bbs.mypm.net
3.3
系统工程学与业务组织方法:系统工程学是系统发展变化机制的业务组织方法。系统工程是应用于系统的动态发展机制,后段开始进入静态维持机制,见图8。这个观点在社会实践中是有含糊认识的,而系统哲学的两个机制观点是明确的。“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钱学森。“系统工程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系统目标,而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制等进行分析和设计的技术”-日本工业标准JIS。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经理博客
图8:系统工程与动态变化机制pmp.mypm.net
3.4
项目管理协会与管理组织方法:在社会组织方法问题上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分道扬镳”的是三个项目管理协会。80年代以来,美国项目管理协会,英国和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对社会组织的“一次性,临时性,独特性”的不确定性业务组织方法进行了30年的研究,分别发布有各自的知识体系,方法论和管理能力标准,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见图9。项目管理者联盟
当前社会组织面临的问题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9000族标准与三个协会的组织模式和组织方法不统一,社会组织面临的问题是我该如何才好?这个问题可能只有从系统哲学的层次上,从万物的静态维持机制和动态发展机制的角度能够给出回答。training.mypm.net
项目管理者联盟
图9: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3.5
社会变革与U理论:当前关于社会发展变革的方法来自系统动力学,即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的系统动力学研究小组和夏默教授的U理论和冰山模型,见图10。这个模型恰恰是系统哲学的一种全面观点,它不仅仅提出了系统行为现象下的结构与机制问题,即在社会系统行为现象下掩盖的系统结构和系统机制是什么?同时揭示的是系统变革中深层的需求动机是什么?因为一切社会组织的目的是“满足足够数量足够程度的社会人群需求”。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图10:社会变革的U理论与冰山模型项目管理者联盟
4.两种机制与社会适应性组织项目管理者联盟
适应性组织自2000年以来,即是社会组织管理的热点题目,又呈现出众说纷纭的局面,从哈佛商学院的专业学者如史提芬.哈克尔的《适应性组织》,到大型咨询公司“适应性构架”,
到跨国集团公司提出的“适应性战略”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看法。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组织模式和国际三大项目管理协会的组织模式矛盾之间,社会组织也面临着如何选择的问题。从系统哲学的角度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简洁的,那就是“静态维持机制和动态变化机制混合的组织模式”,因为这是数十亿年万物进化适应环境的模式。项目管理者联盟
适应性问题的难点在于两种机制在组织形式上呈现“犬牙交错”的组织形态,“灵活变化”的结构形式和“血乳交融”的关系交织,这种模式被称为“职能组织环境中的项目管理”模式。需要社会组织的组织者能够根据组织的人员状态,业务特征和组织环境,决定两个机制的比重程度。因为两个机制都需要各自的人员心理适应,资源的适当调配,结构的恰当设计和机制的并列运行。而系统科学哲学的整体系统观,两种机制的规律知识,两套方法的熟练掌握则是组织者们把握组织系统框架和灵活运用策略的前提。项目管理者联盟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