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系统科学哲学既有哲学对各个专业学科的理论超越性,兼有科学对各个专业学科的实践应用性。作为21世纪一种新的世界观,一种汇集各个专业学科通用规律的“元理论-metatheory”,需要适用于各个专业学科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项目管理者联盟
系统的静态平衡机制和动态变化机制是系统科学哲学描述万物之理的一条重要规律,从中国古代道家的黔篓子,儒家的邵雍,到现代系统科学哲学学者波格丹若夫,贝塔兰菲,乌杰,拉兹罗等,都对万物的两个机制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总结。‘项目管理者联盟
本文的主题是试图将两个机制向组织管理学延伸,对两个机制在组织模式中的具体体现和管理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说明性汇总。针对当前热议的适应性组织模式,提出了根据具体组织特征和环境特征两种机制混合的组织模式。pmp.mypm.net
1.万物中的两个机制项目管理者联盟
1.1 静态平衡机制与动态变化机制项目管理者联盟
静态平衡机制针对的是客观事物的存在性,运动的周期性,过程的重复性,事物的确定性。。静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绝对的静止不动,如同我们拍摄的一张物体照片,我们看到的岩石,金属,木材,塑料等物体,但这种静是因为观察有限的一种肤浅假象。另外一层含义是规则运动的静,如同我们看到的星球运动,植物的吸收释放,人体的新陈代谢,生活的千篇一律,工业企业的重复性生产,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国家机器的有序运行等,这种静属于规则运动的静,特点是按照秩序或规则进行重复性和周期性的运动。我们前面说的岩石,金属,木材,塑料等静物同样存在原子和分子的运动和运动的动态平衡,与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动态平衡区别仅仅是我们的肉眼看不到。PgMp.mypm.net
动态变化机制针对的是客观事物的变化性,运动的不规则性,过程的暂态性,事物的不确定性等。例如岩石的侵蚀,金属的锈蚀,植物生长,人体的发育和衰老,企业的兴衰变化,社会组织的变革,国家的未来发展等。这个机制最典型的例子是你看到的月亮以38万公里为半径在绕地球转,而你不易察觉的是月亮还在以每百年数厘米的半径变化在偏离地球。项目管理者联盟
1.2 两个机制的哲学理论与万物之像项目管理者联盟
在中西文化中,历来都有学者提出过这两个机制的共同作用是万物的普遍规律,区别仅仅是使用了不同的语言词汇。公元前700年中国春秋时代有位道家人物叫黔娄子留下了两句话来描述万物的这两个机制:常的无定是变,变的有定是常。公元1100年的邵雍在<观物内篇>中也提出万物具有静动两个机制。1913年俄国学者波格丹诺夫将这两个机制称为格式机制和进化机制,80年代提出全子理论的英国学者阿瑟.凯斯特勒在<机器中的幽灵〉中使用了更加通俗的语言,重复性过程-redo
process和一次性undo
process。中国系统学者乌杰称为存在范畴和发展范畴,而现代美国学者拉兹洛则使用联合函数中的C1函数和C2函数来表示这两种机制。talent.mypm.net
为了说明这两种机制在系统中的运作,本文借用了一个历史上存在的万物之像图,见图1。两个机制的实质内容是在任何一物(系统)的内部除了按照现有范式的各个要素在平衡的机制下“规则运动”之外,还有部分要素不按现有范式在进行非规则运动,这部分要素可以是一群也可以是几个群体,这类要素群的运动范式是违背现有范式的,发展变化的轨迹是不确定的。我们将这个图称为万物之像(与其它系统的外部相互作用圈没画出来),并使用这个万物之像来“承载”我们后续讨论的两个机制和实践应用。talent.mypm.net
training.mypm.net
图1:系统与两个机制
关于这个很多人“似曾相识”的图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图,值得庆幸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李申先生和中国自然研究院的郭彧先生整理了能够收集到的所有历史图形和多如牛毛的各种解释,汇总在《周易图说总汇>,两位先生的结论是这些图说的解释“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了,只有部分思想观点是有价值的”,但是这个结论不能包括道家作为内部秘传外人不得而知的图说解释。talent.mypm.net
本文在这个图中借用的思想观点是“有形结构和无形范式”观点。这种“有无”或“空色”理念不仅是历史上佛道学者们的自然哲学研究结果,现代大脑神经生理学的“三位一体脑与五种心理信息”为这种观点提供了认知科学佐证(详细论证超出了本文范围),现代系统学的部分学者则提供了哲学理论基础,例如系统哲学家欧文.拉兹罗的物理-心理系统,整体论哲学家肯.威尔伯的主观-客观整体。项目管理者联盟
借用这个图形的原因是因为在人法自然的实践中,人们总是首先在头脑中形成人造物的无形范式,然后根据无形范式来积聚有形物质和人类劳动,形成所有的人造物。而自然造物例如植物种子发芽,动物胚胎孕育或生物形态进化,都是同步地和自发地在结构中体现范式和依范式形成结构,这样的表现方法既描述了人法自然的规律,又表明了人造与天然的区别。项目经理圈子
2. 静态维持机制与组织方法应用项目管理者联盟
2.1
哈肯的序参数:从有史以来的社会法典到现代组织的规章制度都是静态维持机制的实践应用,例如从历史上的公元前2000年的国家法典《乌尔纳姆法典》和宗教教义《旧约》,到公元后2000年的现代社会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等。《协同论》的作者哈肯将这种静态维持机制的“无形范式”称为系统序-order和序参数-order
parameters.任何人类群体组织大到国际联盟,跨国集团和连锁组织,中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小到钓鱼协会和健身俱乐部,维持存在的第一步是建立“序参数”。道理很简单,无序的运动增加系统要素的碰撞消耗系统的熵,形如无交通灯的十字路口。19世纪以来,科学管理的泰勒和法约尔将这种序参数的具体化称为业务的标准化和组织的职能化。blog.mypm.net
2.2 休哈特的SPC: 1924年,针对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波动状态和差异分布,
美国BELL实验室工程师休哈特(SHEWART)提出了统计过程控制方法SPC,这种方法被广泛引用于科学研究,社会治理和企事业单位运营中,并作为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的国家标准,以度量事物围绕序参数中心的波动状态和分布差异。club.mypm.net
项目管理论坛
图2:休哈特的统计分析方法training.mypm.net
2.3 维纳的负反馈控制:1948
年诺伯特·维纳提出了控制论,万物维持存在和保持平衡的方法是负反馈控制方法,即度量事物的结果并与序参数进行比较,针对差异进行调节行动,以维持系统的稳定平衡。项目管理者联盟

图3:维纳的负反馈控制方法项目管理者联盟
2.4 ISO9000族管理体系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不仅制订人造物与原材料的标准,同时也制订社会组织的管理标准-ISO9000族标准,尽管这个标准族被称为质量标准,但是广义的质量涉及社会组织的一切活动,这个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服务行业,甚至政府部门,实质内容是社会组织静态维持机制的系统序和序参数。项目管理者联盟
PgMp.mypm.net
图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管理系统标准项目管理者联盟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