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工过程中,责任预算会因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而变化,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责任预算的动态调整办法,这样才不会与实际脱节,才会真正体现责任预算的意义。预算动态调整办法要对调整的条件、范围、程度做出详细而明确的说明。对符合调整的责任预算,必须进行调整,以确保责任预算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项目管理者联盟
5.责任会计核算办法项目管理者联盟
责任会计的主要职能体现在正确地规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比如各项目部和企业之间的以及各责任中心和项目部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依据相关的奖惩制度和办法来实现经济核算。核算部门依照“责权发生制”的原则,对考核期内发生的成本科学合理、及时谨慎地归集,对“待摊费用”合理分摊。成本核算部门应准确计算下达材料消耗定额,建立责任中心成本台账,进行责任中心内部计价,确定责任中心收入,进行成本归集,和财务部分核对以避免成本计算的失误,编制成本报表,定期进行成本分析,查找节超原因,评价业绩,兑现经济利益。pmp.mypm.net
三、项目管理者的观念,决定着项目责任成本管控的成败项目管理者联盟
责任成本,首先是管理者的责任。只有管理者有了责任,才能将责任传递到各个责任成本层。项目管理者联盟
1.管理者的责任需要制度的约束PgMp.mypm.net
在目前的建筑市场环境下,施工方必须跟着业主的指挥棒转。对于业主来说,安全、质量、进度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所在。为了迎合业主,施工方有时候不得不把成本暂时放到一边,或者为了业主关心的问题,增加成本投入。如果在制度设计时,对第一管理者的成本责任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准确的界定,很容易导致第一管理者责任意识的缺失,或者人为干预责任体系的运转,最终将责任成本管理流于形式。所以,管理者的责任需要制度的约束,才能更准确、更具体、更高效地体现。项目管理者联盟
2.管理者只有对本企业的责任成本体系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增加管理者的管理信心项目管理者联盟
管理者的信心来自于对企业责任成本的深入了解。比如,责任成本的意义是什么?实施责任成本管理到底能为企业带来哪些好处?本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设计得是否合理?配套的制度和管理办法是否完善?这些都必须要管理者在实践中得以完善与提升。管理者在实施责任成本管理体系之初,可以通过在个别项目上做试点,逐步地修改、完善,总结出适合本企业的制度体系和管理办法,让企业在运行责任成本管理体系中得到实惠,并通过管理者,将责任成本管理的理念贯彻上下,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开展责任成本管理,才能坚定管理者执行的决心,才能让企业的员工更有信心。 反之,管理者对企业责任成本体系未作深入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地搞责任成本管理,只能流于形式。talent.mypm.net talent.mypm.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