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桩距过小,打桩顺序不当而产生强烈的挤土效应。项目经理博客
2.2.6 基坑土方开挖不当。
2.3 出现断桩的常见原因项目管理者联盟
除了桩倾斜过大可能产生桩断裂外,其他原因还有三种:项目经理圈子
2.3.1 桩堆放、起吊、运输的支点或吊点位置不当。
2.3.2 沉桩过程中,桩身弯曲过大而断裂。如桩制作质量造成的弯曲,或桩细长又遇到较硬土层时,锤击产生的弯曲等。项目管理者联盟
2.3.3 锤击次数过多。如有的设计要求的桩锤击过重,设计贯入度过小,以致于施工时,锤击过度而导致桩断裂。项目经理博客
2.4桩接头断离的常见原因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当设计桩较长时,因施工工艺的需要,桩需要分段预制,分段沉人,各段之间常用钢制焊接连接件做桩接头。这种桩接头的断离现象较为常见。其原因除了2.2中(1)至(5),还有上下节桩中心线不重合桩接头施工质量差,如焊缝尺寸不足等原因。项目管理者联盟
2.5桩位偏差过大的常见原因项目管理者联盟
测量放线差错沉桩工艺不良,如桩身倾斜造成竣工桩位出现较大的偏差等。项目管理者联盟
3 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club.mypm.net
打(压)桩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切忌自行处理,必须报监理、业主,然后会同设计、勘察等相关部门分析、研究,做出正确处理方案,由设计部门出具修改设计通知。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期短,并对未施工部分应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还应考虑事故处理对已完工程质量和后续工程方式的影响,比如在事故处理中采取补桩时,会不会损坏混凝土强度还较低的邻近桩等。事故应及时处理,防止留下隐患,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桩基事故处理方法较多,但要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施工方便的方案。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最佳的处理方案。一般处理方法有补沉法、补桩法、送补结合法、纠偏法、扩大承台法、复合地基法等。下面分别作简要介绍:项目管理者联盟
3.1 补沉法项目管理者联盟
预制桩入土深度不足时,或打入桩因土体隆起将桩上抬时,均可采用此法。项目管理者联盟
3.2 补桩法补桩法项目管理者联盟
就是在会同设计、监理以及业主的意见,根据设计单位出具的补桩方案进行补打,但此种方法投资大、工期长,很难被各方共同认可。项目管理者联盟
3.3 补送结合法项目管理者联盟
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人时,差的接桩可能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此时可采用送补结合法。首先是对有疑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之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力。其次,适当补些全长完整的桩,一方面补足整个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补打的整桩可承受地震荷载。项目管理者联盟
3.4 纠偏法项目管理者联盟
桩身倾斜,但未断裂,且桩长较短,或因基坑开挖造成桩身倾斜,而未断裂,可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顶纠偏复位法处理。项目经理圈子
3.5 扩大承台法项目管理者联盟
3.5.1 桩位偏差大。原设计的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可用扩大承台法处理。项目管理者联盟
3.5.2 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当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扩大承台并考虑桩与天然地基共同分担上部结构荷载。项目管理者联盟
3.5.3 桩基质量不均匀,防止独立承台出现不均匀沉降,或为提高抗震能力,可采用把独立的桩基承台连成整块,提高基础整体性,或设抗震地梁。项目管理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