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将信任划分为计算型信任和关系型信任,构建了包括信任的前因、信任(计算型信任和关系型信任)、项目成功的整体理论模型。对承包商进行调研,根据实证数据,对理论模型加以验证和完善。结果表明:信任的前因包括业主方特征(声誉、能力、言行一致性)和双方关系特征(双方的沟通、相互性、合同);计算型信任对关系型信任具有线性作用;两类信任对项目成功具有重要作用,但关系型信任的作用更大。www.mypm.net
关键词:工程项目;信任;产生机制;项目成功项目管理者联盟
Occurrence and function of trust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from the view of the contractor项目管理者联盟
JIANG Weiping1, ZHANG Qian1, LE Yun2,HE Qinghua项目管理者联盟
(1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0;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enzhen, 200092)项目管理者联盟
Abstract: On the foundation of literature review, trust has been classified into calculative trust and relational trust. A whole theoretical model including antecedents of trust, trust and project success has been set up.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contractor. According to empirical data’s fitting result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theoretical model has been amended, and a best fit theoretical model has been formed. There are conclusions as follow: antecedents of trust co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ustee (reputation, competency and promise-keep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ustor and the trustee (communication, reciprocity and contract); calculative trust has linear function on relational trust; both calculative trust and relational trust have vital function on project success, but relational trust’s function coefficient is bigger.项目管理者联盟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trust; occurrence mechanism; project success项目管理者联盟
0 引言blog.mypm.net
项目成功为项目管理人员所追求。为达到项目成功的目标,需要使用物力和财力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这些是项目管理的硬性要素[1]。在研究和实践中,对项目管理硬要素非常重视。在过去几十年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项目管理硬要素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随着这些硬要素的提高,项目成功的水平和可能性应越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以建筑业生产效率为例,美国劳动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2004年的数据显示,在过去40年间,建筑业生产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18.2%。项目管理者联盟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都重视与项目成功有关的硬要素,而对能同样促进项目成功的软要素(如信任)关注不够[2](Jaafari,2003)。例如,在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出版的对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中就很少提及信任,也没有对其做专门阐述。项目管理者联盟
在项目管理领域,关于信任的研究正在兴起,如索尔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Salford)在英国工程与自然研究理事会(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简称EPSRC)资助下进行的“The Trust in Construction project”专题研究。但关于信任如何产生及其在项目中的影响等基本问题,仍尚待深入的研究。项目管理者联盟
1 概念界定与模型构建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1.1 信任与项目成功项目管理者联盟
1.1.1 信任项目管理培训
信任是一个复杂事物。它是多维度的,多面性的社会现象[3][4][5][6][7]。各学科(主要为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以不同视角对信任进行了不同的研究。项目管理者联盟
信任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对信任性质的界定或维度划分。目前,对信任的划分方法很多。基于信任内容的划分,比较权威和全面的划分方法是由Rousseau等人提出的。他们将信任划分为计算型信任、关系型信任和制度型信任[7]。计算型信任是基于理性选择,并且在当施信方认为受信方施展的行为是对自身有利时产生。关系型信任产生于双方长期的交往中,具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制度型信任主要显示制度作为促进信任产生的必要条件的作用。项目管理者联盟
本文拟采用Rousseau等人提出的信任划分方法来对信任进行界定,但有所取舍。显然,这三种类型的信任在我国工程项目中都存在。但从文献和项目实践来看,制度型信任的成分不多。这与学者彭泗清[8]对人际间信任和企业间信任研究的结果有些类似。所以,制度型信任将在本文中不予考虑。项目管理者联盟
此外,基于主体视角可将信任划分为人际间、组织间和个人与组织间信任三种。由于本文以承包商的视角研究承包商对业主的信任,所以,信任主要界定为组织间信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中的承包商一律所指工程总承包商。在此,以内容维度和主体维度可以将信任进行具体界定,如图1所示。项目管理者联盟
club.mypm.net
图1 本文中信任的维度项目管理者联盟
1.1.2 项目成功项目管理者联盟
与信任类似,项目成功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对于项目成功的概念,学术界一直以来没有统一。不但如此,就是在工程项目实践中,对于项目成功各利益相关者也不可能形成统一的观点[9]。这是因为项目中只存在“被感知的成功”,而没有“绝对的成功”。综观项目成功学术研究以实践,项目成功的概念经历了从狭义到广义,其指标也从有形到无形的过程。狭义的项目成功一般指项目管理“铁三角”,广义的项目管理则考虑了项目各参与方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满意度、项目的社会和环境影响等。项目管理者联盟
本文将项目成功的时间范畴界定为实施阶段。在硬指标方面,项目成功包括项目管理“铁三角”等内容;在软指标方面,项目成功包括工作满意度以及双方合作愉快或顺利等内容。项目管理者联盟
1.2 模型构建项目管理者联盟
参照杨静[10]的研究,将信任的前因分为受信方特征和施受信双方关系特征。根据目前建设工程项目中信任的前因研究,将较为关注(出现频率较高)的前因因素按以上两个特征总结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工程项目领域对信任的前因的研究不多,但主要集中于声誉、能力、言行一致性、沟通、相互性以及合同这六项因素。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