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曾为领导开过车的司机告诉记者,他曾为一地方领导开过3年车,感觉自己的社会地位高了许多。一是帮领导接送家人;二是“发挥”桥梁作用,一些人送礼由他帮领导收下;三是为领导打点关系,有时还要帮着领导送礼。“许多时候,秘书办不了的事,司机就能搞定。”一家企业派出的区域经理,在某省省会驻了2年,提供了十几条工程信息,信息都准确无误,可就是一项工程也没有中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省厅领导的司机,通过与司机的接触和走动,渐渐开始“转运”,不到3年,在这个省中标了6个项目工程。在他和企业眼里,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亲戚,比中介还要可靠。项目管理者联盟
听暗示的队伍,就没麻烦项目管理者联盟
近年来,一种所谓没有政治和法律风险的新的干预投标方式开始露出水面:招标投标正常有序进行,中标企业安排队伍上场后,建设单位的领导再安排包工队从中分包工程。听暗示,给“面子”的中标企业自然没什么麻烦,对着较劲儿的企业则处处遭遇“红灯”,有的甚至被纳入“黑名单”。一但进了“黑名单”,要想再在一方市场或某一领域继续参与竞争,一定时间内可谓难矣。项目管理者联盟
在北方某高速公路项目,一家企业中标后,总经理和项目经理都不知区域经理与建设单位和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工程中标后,从中分割三分之一的工程量给指定的队伍干”的约定。企业派出的施工队伍上场不久,这个被指定的队伍就找到项目部,要求联系地方安家,准备开始施工。从公司决策层到项目领导班子都感到莫名其妙,坚决不同意这个队伍提出的要求。双方僵持不下一段时间后,这个队伍干脆在自己看好的分项工程附近找了一个地方先把“家”安下来。尽管如此,公司和项目部还是不让步。然而,时隔不久,建设单位就找上门来,先是以各种理由找项目部在工程质量、工期、安全、队伍建设的麻烦,继而又通过通报批评、罚款等手段进行旁敲侧击,发现项目部仍然让准备分包工程的队伍继续在那“晒太阳”,于是建设单位干脆明示:这支队伍就是来分包工程的,你们抓紧时间安排他们施工好了!万般无奈之下,施工企业只好拿出一部分他们早已盯上了的分项工程交给他们施工,僵持了几个月的尴尬局面才得以缓和。项目管理者联盟
与这家建筑企业和这个项目部大相径庭的是,在南方某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有多家企业中标项目工程后,积极与建设单位配合,深刻体会建设单位的意思,只要工程中标,建设单位怎么指定分包,他们都坚决“拥护”,积极配合。更有“明智”的经理把施工安全风险小、分包单价高的工程交给他们干。表面上看,企业承揽施工的工程量减少了,利润空间也小了。实际上,建设单位对项目部心领神会的做法十分满意,竞赛表彰评比总是前三名,变更索赔成功的概率也比较高,到手的收益反到轻而易得。不仅如此,滚动发展的态势十分喜人,在不到4年的时间,已经从刚开始进入该省的一个项目,发展到四五个项目。企业、项目部和建设单位领导之间的配合默契,使得各方皆大欢喜。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