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内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情况项目管理者联盟
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相关部门联合调查统计: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投入占企业产值的平均比率是0.05%,最高的占到0.5%。其中信息化投入资金居全行业前五位的企业是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建设集团、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其信息化投入占当年的产值的比例分别达到0.91%、0.89%、0.77%、0.42%、0.07%。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经理博客
2009年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4次年会上公布的工程建设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数据:通过对全国3530家施工企业的调研发现,全国施工企业已经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约为45.83%,成功实施企业信息化的企业约为4.62%;未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特级企业34家,占21.94%,一级企业631家,占56.49%,二级企业86家,占69.35%,三级企业16家,占84.21。数据表明,企业资质越低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越差。项目管理者联盟
根据国内著名的IT分析机构赛迪网的统计分析和预测,项目管理软件市场将以20%以上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项目管理软件和系统主要用于大型建设项目的管理,在2005年的中国项目管理软件市场中,大中型企业采购规模占据市场86%。项目管理者联盟
(4)工程总承包企业项目管理系统应用的现状项目管理者联盟
由于在项目管理系统应用中参与的角色不同,对于系统应用成功与否的标准认定可能差异巨大,因此我们讨论系统应用是否成功是站在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角度上进行。参考复旦大学翟丽和徐建的相关研究,我们项目管理系统应用成功的标准定义为两个方面:项目管理论坛
①、管理系统的技术方面:项目管理系统应用项目成功与否至少满足进度、成本、质量三个方面的合同要求。对于项目管理系统而言,质量标准是主观的标准,需要细分为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具体指标。项目管理者联盟
②、管理系统业务应用的效益方面:具体指的是项目管理管理系统为总承包单位领导和员工接受的程度,规划用户(例如企业内部员工、外部分包单位、供应商、监理等单位)参与使用的具体情况,用户使用系统是否真的带来了管理效率的提升和组织成本的降低。项目管理者联盟
一个项目管理系统的实施应用不仅要满足进度、质量、成本的铁三角标准,还应该为用户接受、使用并且有效,在客户满意的情况下,系统应用才算成功。项目管理者联盟
总体而言,我国工程建设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比较悲观,根据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4次年会上公布:全国3530家施工企业,已经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约为45.83%,成功实施企业信息化的企业约为4.62%。企业资质越低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越差。很多企业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最后无果而终,真正能够达到项目初期规划目标的寥寥无几。pmp.mypm.net
二、 关注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意义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各工程总承包企业单位对此投入也是越来越大,而项目管理系统应用成功率却非常低。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这个情况不仅造成了企业大量资金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企业信息化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项目管理者联盟
同时,对于项目管理系统的实施服务商而言,市场中出现很多负面评论和质疑的声音,对企业的信誉和发展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项目管理者联盟
因此,关注项目管理系统应用成功因素,提高系统实施应用的成功率,是一个非常现实而有意义的课题。club.mypm.net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项目管理者联盟
3.1对项目管理系统应用研究的理论背景talent.mypm.net
(1)项目管理的发展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技术。初期以 CPM 方法和PERT方法为代表,系统的项目管理和控制方法的提出,直接导致了项目管理科学的提出和发展。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在各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出现(如设计/建造模式、BOT 模式、PFI 模式、Partnering 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等)和相关管理技术和工具的推动下,项目管理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项目经理博客
21 世纪,无论在国内占领市场份额,还是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我国工程承包商的市场竞争力如何提高,尤其是提高大型、复杂性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都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重要问题和迫切任务。项目管理者联盟
(2)协同管理理论与项目管理系统的关系项目管理者联盟
1965年著名的战略管理专家安索夫(Igor Ansoff)在《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安索夫指出[23],协同是指使公司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经常被表述为“1十1 >2”。简单而言,协同就是指大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具有取得利益的潜在机会,在协同的机制下,通过相互联合有机作用,使潜在的机会显性化,最终使各子系统原有的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项目管理者联盟
1984年,美国的Irene Greif 和Paul Cachman提出了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的概念,这个概念迅速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经过后续学者的研究,对CSCW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定义:CSCW是在分散地域中的一个群体,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协调与协作来完成一项具体任务的系统方法。通过建立协同工作环境,改变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提升了交流的效率和效果,消除或减少人们在时空上的沟通障碍,提高群体工作质量和效率[24] 。CSCW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工作领域,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的人类工作方式。清华大学教授史美林[25]指出:凡是具有协同工作特征,涉及共享信息和群体协同工作的应用领域都有CSCW的用武之地。项目管理者联盟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