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公路工程项目呈现出承发包模式多样化和投资方式多元化的局面。但是由于公路工程项目本身投资大、线路长、建设周期长、涉及地域广、行业领域多,加之体制机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在公路大型EPC项目管理和实施过程中,来自各方的制约因素以及项目管理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本文结合了EPC模式在国内外建设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及项目管理实践,对EPC模式风险进行了分析,着重对设计、招标、合同、实施过程等阶段潜在的风险,就公路工程项目风险控制对策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促进EPC模式的发展提出了较好建议,以供参考。项目管理者联盟
1、EPC模式风险分析项目管理者联盟
结合甘肃省境内EPC模式下公路项目的管理实践,笔者对EPC模式下的风险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项目经理博客
(1) 信任风险项目管理者联盟
表面上看,建设单位几乎将大部分的风险都转移给了总承包单位。但实际上,建设单位将大部分风险转移给承包商的同时,也将失去对项目相应的控制权,同时会带来两个潜在的风险:
要么承包商已经将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考虑到报价中去了;
要么承包商将面临财务危机,无法完成项目。由于承包商单一,如果承包商不合作或能力不足,建设单位面临的合同违约风险会增大;
如果建设单位与承包商存在信任危机,建设方直接介入设计等管理,则可能由于管理交叉而造成无序管理的混乱局面,给双方背上沉重的管理负担,这将从根本上失去EPC模式的优势。项目管理者联盟
如果不能在项目的实施中对潜在风险进行认真的识别和有效的管理,这种模式会大大增加双方后期的管理风险。对于承包商而言,他不仅要承担建造过程中的风险,而且要承担设计过程中的风险。就甘肃的情况来看,承包商往往只在设计或施工中具有单方面的优势,像普遍存在管理能力、经验或是技术储备不足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协调设计和施工,其风险反而会大于作为施工承包商的风险。
(2) 合规性障碍风险项目经理圈子
《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规定:
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批准的,不得使用,不予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开工报告或者施工许可。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批准要等施工图设计全部完成,并经有相应公路设计资质的单位审查后,再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办法》第二十条也规定:总承包工程应当按照批准的施工图设计组织施工。如果按部就班按顺序完成,EPC模式节省工期的优势将大打折扣,如何结合实际合规操作,尚需深入研究。项目管理者联盟
(3) 管理体制风险项目管理者联盟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设计对工程造价和使用功能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业内对此都有共识,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存在严格的政策壁垒,工程监理、咨询、
设计、施工企业资质条块分割,极少有具备工程监理、咨询、设计、施工等各项资质能力的总承包企业,以致我国对设计的动态管理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以动态设计为主要特点的
EPC模式的设计管理,如果监理、咨询、施工单位不能真正提前介入设计,则很难充分发挥其优势。项目管理者联盟
(4) 合同履约风险PgMp.mypm.net
完善、工期较短、技术简单、风险较小、且能准确计算工程量的工程,而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的公路项目,一般是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组织招标。由于EPC模式要求初步设计以概算确定招标控制价本来就不尽合理,再加上公路工程属带状物,露天施工,
受气候、地质、征迁协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风险较大、工期较长、技术复杂,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招标控制价的合理确定。项目管理者联盟
(5) 质量控制风险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一是由于时间过于仓促或初步设计单位能力不够,导致初步设计质量较低、深度不够,给建设单位招标和下阶段的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风险。项目管理者联盟
二是由于我国具备设计与施工双重资质的企业较少,大多采取的是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组成联合体投标。设计费用相对较少,设计单位承担的风险也少,总承包双方的利益和风险不平衡,导致施工单位将自身的意愿强加给设计单位,影响设计质量。项目管理者联盟
三是如果总承包单位能力不足,运用不好则极易演化成“四边工程” ( 边勘测、 边设计、边审批、边施工)
,不利于质量控制,且易导致大量的设计变更,甚至会产生“短命工程”。项目管理者联盟
(6) 设计优化风险项目管理者联盟
采用EPC模式管理的工程,其优化设计主要是相对于批准的初步设计,由于地质变化、设计错误等大部分设计风险均由总承包单位承担,但总承包单位也有权享有合理优化设计带来经济利益,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总承包方必然会对工程项目进行大量的设计优化与变更。从短期来看,施工图优化设计后,
所有指标都可以满足项目的技术指标,短期内还可节约成本和资源。但从长期来看,进行优化设计后的项目是否符合工程耐久性和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等长远发展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还难于准确界定,因此,由于管理角度不同,利益出发点不同,以致各方在设计优化底线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分歧。项目管理者联盟
2、风险控制对策项目管理者联盟
(1)
完善现行的公路建设市场法律法规。应根据各地或建设方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公路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办法,细化增加有关EPC总承包条款,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克服法律法规障碍。blog.mypm.net
(2) 保证初步设计文件的深度和设计质量,加强对初步设计概算第三方审查机构的管理,确保招标控制价的准确性。项目管理者联盟
(3) 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争取总包方在初步设计阶段介入。项目管理者联盟
由于目前对于建设主体的管控较为严格细致,故一般采用各方均易于接受的“施工图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由于该模式是初步设计批复后
总承包方才介入,因而后期设计变更的灵活性就相对较小,因前期初步设计深度不够,可能会导致初步设计与实际情况相差巨大,进而增加工程造价,给总承包商带来巨大风险,也为施工阶段的实施带来了
困难。因此,建设单位应重视前期工作的深度,即建设单位在与初步设计单位签定勘察设计合同时,就应增加问责条款,对由于初步设计深度不足引发的设计变更,要追究初步设计单位的经济责任。建议采用“初步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逐步取代现行的“施工图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灵活性相对较大,总承包方在初步设计阶段提前介入项目,
对项目的情况更了解,有利于项目管理实施。项目管理者联盟
(4)
加强施工图设计管理。项目建设单位应对设计与施工单位风险分担和利益分成进行约束,加大设计单位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成,平衡双方风险,保证设计质量,并将监理范围延伸至施工图设计。www.mypm.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