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住建部发布《关于促进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建市[2016]261号)。决定简化《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中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资质标准指标,减少建筑师等注册人员数量,取消技术装备、标准体系等指标的考核。只要有1名一级注册建筑师,就可以成立一家合伙企业形式的建筑设计事务所。项目管理者联盟
该文件一经公布,行业一片哗然。各种言论层出不穷,有叫好的,也有担忧的。但是,有一点是都认同的,就是标准降低,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建筑设计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项目管理者联盟
这一举措,表面看来跟建筑施工企业关联不大,其实不然。近半年来,住建部政策文件不断出台,力度一个比一个大。在这些“大动作”的背后,其实是住建部调整建筑业组织结构的整体规划。项目管理者联盟
1、简化建筑企业资质标准www.mypm.net
10月份,住建部公布《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除最低等级资质外,取消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项目管理者联盟
这一举措,可以理解为“降低”资质标准。一段时间内,是否会出现大量提出资质申请或资质升级的建筑企业,还有待观察。项目管理者联盟
2、简化设计事务所资质标准项目管理者联盟
自2017年3月1日起,减少建筑师等注册人员数量,放宽注册人员年龄限制,取消技术装备、标准体系等指标的考核。项目管理论坛
根据新的标准规定,最少只要有1名符合条件的一级注册建筑师,就可以成立一家合伙企业形式的建筑设计事务所。项目管理者联盟
可以想象,这样的标准也会造成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大量新申请的设计事务所。项目管理者联盟
3、加剧行业竞争,新生企业难生存项目管理者联盟
如果“大量”诞生新的建筑企业和设计事务所,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生存下去。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首先,行业内的竞争更加残酷。新申请的企业资质等级低,无法同大中型企业较量。以建筑工程类别为例,虽然承接工程的范围扩大,但是资质升级的考核指标也提高了不少。想要达到业绩考核的要求,并不容易!项目管理者联盟
其次,数量上的“泛滥”,必然导致质量上的“良莠不齐”。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有实力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也就是说,在未来1~2年内,可能会有大部分新申请的企业退出建筑市场。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最后,经过一轮筛选后,留下来的企业虽然有能力,但是实力还不足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如何稳步向前呢?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朝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方向。另一个,是“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这个鲜有企业尝试!talent.mypm.net
4、设计和施工分开,弊大于利项目管理者联盟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方式,基本上设计和施工总承包是分开的。对于建设单位来讲是好事,可以分开招标,减少支出。对于建筑企业来讲,设计和施工分开未必值得高兴。service.mypm.net
第一,业主的“蛋糕”就那么大,设计单位多拿,施工企业就少拿。项目管理者联盟
第二,既然是分开的,不存在谁指挥谁的问题。合作过程中,步调可能不一致,要不图纸跟不上工程进度,要不图纸不切合实际情况,难施工。talent.mypm.net
第三,即便是想联合,但是互相瞧不上。说白了,你是白领坐办公室的,我是工地上风吹日晒的,尿不到一个壶里。设计单位“架子大”,施工单位脾气大,各自都有一定规模,谁兼并谁都不愿意。项目管理者联盟
简化资质标准后,新申请资质的建筑企业和设计事务所大量出现,行业竞争大大加剧。是时候转变思路了!www.mypm.net
5、设计和施工“合体”,有利无弊项目管理者联盟
如果各自分开,在本行业内遵循固有的发展模式前行,结果就是都成为“虾米”,被小鱼和大鱼吃掉。如果联合起来,成立“设计-施工总承包”企业,可以说打开了一扇门。项目管理者联盟
首先,“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成本低,竞争力大。联合起来的双方都是小企业,人员、设备都有限,各项成本都不会高,报价自然就低。业主自然是高兴的,招投标时的成功机率就大大增加。项目管理者联盟
其次,“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磨合时间短,施工效率高。设计施工一体化,双方的步调更容易协调。图纸与施工配合是同步的,出了问题可以及时处理,整体施工效率自然大大提高。项目管理者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