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工程风险管理,就是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分析、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或对策,以最大可能地达到减小或规避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为目的。潜在的风险存在于工程的全过程、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所以,进行风险管理应采用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方法。有效、科学的风险管理,是提高企业效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实现的关键。项目管理者联盟
风险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风险预测、风险衡量与评价和风险的处理三个阶段。项目管理者联盟
风险预测,即使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但是由于它的发生率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人们可以通过经验、数理统计等概率计算的方法进行预测,这种预测结果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一定的发生条件下还是相对稳定的。例如,工期的延误和设计变更等事件,是人们在工程施工的阶段常常会遇到的,这就是风险概率的稳定性。当然,虽然风险有预测性,但因其自身特性的缘故,这种预测并不特别容易,需要专业的观察、计算,科学的分析和丰富的工程经历、经验。及时、准确地对风险进行预测,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不失为一种很经济、很实用的风险处理方法。项目管理者联盟
风险衡量和评价一般都是对工程中确定的风险量进行测定,再进一步确定风险的大小。一般根据风险预估发生的概率、程度以及发生后可能对工程的进度、质量、经济指标等产生的影响程度来确定风险量的大小。风险衡量与评价一般采用概率论、统计分析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技术,对地质灾害、不安全生产因素、气候因素等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人身安全和生产效益的风险量,要进行充分地、准确的衡量与评价,并对这一类工程项目的风险得出评估结果。项目管理者联盟
风险处理是风险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最主要的方法是控制风险,即避免、减少或消灭风险的出现,也就是说使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小、导致的损失程度降至最低。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风险控制,常用的主要措施有:项目管理者联盟
1)
熟悉和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为了约束当事人的建设行为,国家颁布了诸多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而这些法律、法规,又是保护当事人利益的法定根据。因此,工程项目当事人依照法律法规办事,既可避免因自身违规而遭到法律的处罚,又可在自身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从而有效地依法控制工程风险。项目管理者联盟
2)
要掌握市场动态。从宏观上讲,掌握市场动态对投资者而言,主要是在掌握正确、足够的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对产品市场建设环境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与预测,从而为项目的规模、进度、标准与定位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微观上讲,投资者或承包商及时掌握材料、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价格动态,是确定发包项目标底、进行投资控制或确定投标价格、进行成本管理的必要依据,尤其是对于可调价格合同而言。项目管理者联盟
3) 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工作。对发包人而言,必须编制科学、合理、严密的招标文件和合同条件(
合同条件可选用标准文本)
,这是因为上述文件是对承包商提出约束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文件必须前后一致,对工程任务的承包要从技术、商务、法律等角度作出严格的定性和定量的要求;
强化投标资格预审,以选取资信好的承包商参与投标;
对投标书要进行综合评定,不可只片面追求低报价而忽略工程质量、工期。对承包人而言,则必须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招标文件,吃透业主的意图和要求,确定投标策略,以减少合同签订后的风险。www.mypm.net
4)
因为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许多风险都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的,所以,签订完整严密的合同,对于利益双方都有好处,避免了发包和承包方都不愿意自己承担过多风险的问题。所以,在进行谈判合同的时候,要减少和避免风险,对于合同要尽量完整、细致,以防止不必要的风险,而对于不可避免的风险,则要双方合理分组,权衡权利关系,平衡责任。项目管理者联盟
5)
对于合同履行的管理,则要根据双方已经签订的合同进行管理,合同签订中避免用语含糊、避免相互矛盾的条款、避免约定不具体和责任不明确;
合同履行时,要加强合同的各环节管理和监控工作,及时分析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对风险的发生进行因素的分析、合理的评价和充分的准备,部分条款要写入合同中。项目管理者联盟
6) 做好风险分担的工作。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均有一定范围的风险,只有从工程项目整体效益出发,将风险在项目的参与者(
业主、承包商、监理方、供应商等)
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使每个当事人均承担一定的风险责任时,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工程项目效益[6]。工程项目风险通常是通过招投标文件、任务书、合同乃至法律、法规的规定来进行定义和分配的。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经理圈子
项目管理者联盟bbs.mypm.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