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真假易分辨,判断在人情”的含义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过程监管的一大挑战是判断利益相关方提供数据和信息的真伪性。但是,对管理者而言的真假与对自然科学家而言的真假颇为不同,前者常常基于人的判断和接受度,而后者更倾向于与人的判断无关。前者更像艺术,后者才是科学。《吕氏春秋》有一则寓言故事:“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管理决策基于决策者的判断,而判断会因决策者的阅历、知识、情绪等不同而变化。项目管理者联盟
《鬼谷子》中提出“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而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也需要先问清楚刘备一个问题——“敢问将军之志”。这些说的都是信息的价值并非基于冷冰冰的客观数据,而是基于利益相关方的人情、心理和需求。《菜根谭》提到的“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也是说的这个道理。training.mypm.net
4“清浊看鱼种,掌管分大小” 的含义项目管理者联盟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中有一句中国人熟知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是说处理矛盾不要太理想化。中国人很讲究面子,有很多项目监控策略只需要点到为止。管子说的“必得之事,不足赖也;必诺之言,不足信也”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中国人聪明所在,也是中国人的生存之道。监管者对被监管者需要有足够的约束力,被监管者一般也认可监管者的权力,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育结果。项目管理者联盟
但是,过犹不及。监控者与被监控者只是角色的不同,并不意味着其智商的高下。当“君不君”时就会产生“臣不臣”,也即会产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对齐宣王所言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中国人讲究投桃报李,讲究“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在项目监管过程中, 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利益相关方的特点,确定监控的松紧程度,对那些非原则性的问题要保持一定的弹性,给予管理人员足够的灵活机变的权限,要学会“睁只眼闭只眼”,还要会“抓大放小”,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人员和普通项目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解决因项目特殊性而产生的一些难以通过规范化制度解决的问题。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待续)项目管理者联盟
荐读▼项目管理者联盟
来点有用的书service.mypm.net
service.mypm.net
项目管理论坛
点击阅读原文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关键》(第2版)club.mypm.net
丁荣贵著项目管理者联盟
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blog.mypm.net 项目管理者联盟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