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PP运作模式选择与物有所值(VFM)项目经理圈子
物有所值(VFM)是确认和评估方案时使用的一种方法,用于比较一个项目采用PPP和传统采购模式的优劣。物有所值考虑的是项目全生命周期内不同方案的成本和风险,按照财政部PPP操作指南(财金[2014]113号)的规定,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工作。定性评价重点关注项目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与采用政府传统采购模式相比能否增加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等;定量评价主要通过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财政支出(LCC)净现值(用LCCPPP表示)与传统采购方式下的财政支出净现值(公共部门比较值,PSC)(用LCCPSC)进行比较,计算项目的物有所值量值,即VFM=LCCPSC-LCCPPP,判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否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blog.mypm.net
VFM评估结果一般作为是否采用PPP和确定风险分担的依据,本文根据国际经验和案例总结出以下结论,三种基本模式的VFM指标值最低的是BOT模式,其次是BOOT模式、最高的是BOO模式。因此可以判断,政府拥有所有权的PPP项目,VFM指标值相对较低,政府放弃所有权的PPP项目,VFM指标值相对较高。这说明,所有权是有价值的,当政府拥有所有权时,就必须给予项目公司更高的回报或放弃一部分利益,因此VFM指标值较小。而当政府放弃项目所有权时,就可以要求更高的回报或降低对项目公司的财政补偿,因此VFM指标值相对较高。项目管理者联盟
四、小结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本文站在对项目所有权归属的独特研究视角,对PPP项目拟采用的运作模式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PPP运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项目领域、收益方式、特许经营期和VFM指标等因素,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下PPP运作模式的选择。总结出以下论断,当PPP项目具有独立性较小、竞争性较弱和投资规模较大的特征时,政府应限制项目公司收益的自主性,并尽量缩小特许经营期,VFM指标也通常较小,此种情况下政府应持有项目所有权,选择BOT基本模式。当PPP项目体现出独立性较大、竞争性较强、投资规模较小的特征时,政府应考虑将所有权逐渐转移给项目公司,收益的民间自主性也会增大,特许经营期变长,VFM指标也不断提高,此种情况下适宜选择BOOT或BOO基本模式。(来源现代PPP智库,原标题《PPP运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朱多策,PPP资讯整理)blog.mypm.net 项目管理者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