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服务提供流程之间的关系项目管理者联盟
服务提供流程主要包括服务级别管理、IT服务财务管理、能力管理、IT服务持续性管理和可用性管理5个服务管理流程。由于这些管理流程必须解决“客户需要什么”、“为满足客户需求需要哪些资源”、“这些资源的成本是多少”、“如何在服务成本和服务效益(达到的服务级别)之间选择恰当的平衡点”等问题,因而服务提供所包括的这5个核心流程均属于战术层次的服务管理流程。项目管理者联盟
服务等级管理:服务等级管理是有关定义、协商、签订和测评提供给客户的服务的质量水准的流程。服务等级协议中说明了有关所提供的服务和这些服务的质量水准,并规定了服务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服务等级管理是IT服务成功运作的重要保障。talent.mypm.net
就像服务台是服务支持各流程的“联系点”一样,服务等级协议是服务提供各流程的连接处,它定量说明了IT服务过程中的财务、持续性和可用性等方面的数据指标,并规定当这些定量指标没有被满足时的处理方法。同时,服务等级协议还详细说明了处理事件的升级方法。项目管理者联盟
IT服务财务管理:IT服务财务管理是负责预算和核算IT服务提供方提供IT服务所需的成本,并向客户收取相应服务费用的管理流程。项目管理者联盟
IT服务财务管理流程包括IT投资预算、IT服务成本核算和服务计费三个子流程,其目标是通过量化服务成本减少成本超支的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合理引导客户的行为,从而最终保证所提供的IT服务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IT服务财务管理流程产生的预算和核算信息可以为服务级别管理、能力管理、IT服务持续性管理和变更管理等管理流程提供决策依据。项目管理者联盟
IT服务持续性管理:IT服务持续性管理是指确保发生灾难后有足够的技术、财务和管理资源来确保IT服务持续性的管理流程。IT服务持续性管理关注的焦点是在发生服务故障后仍然能够提供预定级别的IT服务,从而支持组织的业务持续运作的能力。因此,IT服务持续性管理必须立足于组织的业务持续性管理。项目管理者联盟
可用性管理:可用性管理是通过分析用户和业务方的可用性需求并据以优化和设计IT基础架构的可用性,从而确保以合理的成本满足不断增长的可用性需求的管理流程。
可用性管理是一个前瞻性的管理流程,它通过对业务和用户可用性需求的定位,使得IT服务的设计建立在真实需求的基础上,从而避免IT服务运作中采用了过度的可用性级别,节约了IT服务的运作成本。项目管理者联盟
能力管理:能力管理是指在成本和业务需求的双重约束下,通过配置合理的服务能力使组织的IT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服务管理流程。项目管理者联盟
能力管理流程包括业务能力管理、服务能力管理和资源能力管理三个子流程,其中业务能力管理子流程主要关注当前及未来的业务需求,服务能力管理子流程主要关注当前IT服务的品质是否能够支持正常的业务运作,而资源能力管理子流程主要关注所有服务提供赖以进行的技术基础,确保IT基础设施中所有组件能发挥最大的效能。service.mypm.net
5.结束语项目管理论坛
本文从国内到国外信息化发展趋势来看,充分说明了信息化工程的未来市场将着眼于运维管理服务,因此,信息化监理工作在运维阶段的作用充分体现出实质性监理的工作水准,赛迪监理将监理工作从过去的全天候监理转型为全过程实质性监理,利用超前的工作理念,先进的管理工具,结合多年的项目经验立足于信息化后时代中。项目管理者联盟 blog.mypm.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