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一棵大树倒下了,而当时周围并没人,那么大树倒下时有没有声音呢?”这是被称为“管理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在《管理沟通》一文中引用的一个古老命题,而这个命题也是禅宗、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都曾经提出的一个共同问题。今天对于这个问题,管理学家们给出的正确答案是一致的——没有声音!blog.mypm.net
这个看似有些悖论的结论(至少不少物理学家们会从唯物主义哲学观和声音的物理学概念出发,理直气壮地宣称声音是一种客观现象,并不会因为周围是否有人而改变),对于主观认知和管理沟通来讲,却是有着极为重要的逻辑内涵和实际意义。项目管理者联盟
一、 心外无物:人对环境和事物认知的关键在于心理感知项目管理者联盟
如果没有人听到,那么就没有声音——这个非常简单的逻辑揭示出一个基本的认知属性,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某一事物存在与否,取决于我们对其主观感知如何,而非其客观属性。换言之,一个东西客观上存在与否是一回事,而人们是否认为其存在则是另一回事。项目经理圈子
有这么一个看似有些弱智的问题:有两个航班,其中一架飞机存在故障,而另一架则是完全正常,那么你作为乘客会选择哪一架呢?稍有理智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但这只是考场上做选择题目的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并非如此简单——现实中人们会选择“自己认为没有故障”的飞机,而未必一定选择实际上没有故障的飞机。在这里,飞机的故障就如同“大树倒下的声音”,对于那些“没有听到的人”来讲,是不存在的。
可见,无论我们如何力求客观,但最终对环境和事物,甚至于我们自身的评价,都是一种主观反映而已。这有点类似于中国心学集大成者、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王守仁)所谓的“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项目管理者联盟
由此而来的一个重要后果是,人的主观认知不会对认知对象的客观属性有任何改变,但却对人自身的态度和行为有重要影响。例如,无论认为地球是平面还是球体,对于地球本身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却影响着我们的知识和观点。而一个投资者无论认为股市是涨是跌,并不会影响股市走势,但却会左右其投资决策和行动。同样,无论一个管理者认为机遇难得还是风险巨大,机遇和风险都依然存在,但管理者的态度和措施却会迥然不同。项目经理博客
二、 沟通启示:有效沟通必备的两个基本条件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人们对于环境和事物认知的这种主观性,反应在管理沟通方面,即沟通的本质是一种感知。因此,要做到有效沟通,必须满足如下两个基本条件:项目管理者联盟
1、 基本条件之一:沟通的对象愿意沟通项目管理者联盟
日常生活中,常见家长对孩子苦口婆心加以教导,但如果孩子不想听而只是慑于压力频频点头,那么并无任何效果。类似情况在企业中也不鲜见,尽管老总们在台上口若悬河,员工也一副认真做笔记的样子,但是只要员工对于所讲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心生反感,那么再重要的领导讲话也仅仅是废话而已——员工往往会照着上司的样子做,却不会按照上司心里所想的去做。项目管理者联盟
究其原因,趋利避害的本能和个人期望的不同,导致员工对于信息的感知具有选择性。尤其是企业的很多宣传性沟通,使员工产生排斥感,缺乏沟通意愿,尽管他们在各种场合看似认真倾听或做笔记,但仅仅是因为“领导喜欢看到这样”,实际上则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或者干脆连耳朵也不进。club.mypm.net
这说明,从沟通的感知本质来讲,沟通成功与否,最终的决定权在沟通的对象手中,而不是在主动沟通的一方,即进行沟通的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不是发出者。换言之,只要员工内心里拒绝接收某些信息,那么任何形式的管理沟通活动,都如同无人的大森林中倒下的那棵大树,是没有声音的。项目管理者联盟
2、 基本条件之二:管理的对象能够感知项目管理者联盟
在日常生活中,超声波是切实存在的,蝙蝠就是利用它来进行定位,但如此清晰的“声音”,对于人来说却是悄然无声的。原因很简单,这超出了人的耳朵能够感知的频率范围——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听见,那么对于人来讲这个声音就不存在。项目管理者联盟
平常我们遇到沟通不畅的情形时,常用一个词叫“对牛弹琴”,言下之意是沟通对象不够灵通,应该受到责备。但是,从管理的感知本质来看,对牛弹琴的责任不在牛,而在于弹琴的人。理由很简单,既然知道对方是牛,为什么还要弹出牛不能理解的曲子呢?为什么不用牛可以领会的方式传递信息呢?在这一方面,农民或者牧民都很有智慧,他们对于马、牛或者羊,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口令和驱赶方式。而有经验的工头也深谙此道,他们会用木工听得懂的语言和行话与木工交谈,而跟瓦工交谈时,则尽量使用瓦工可以理解的术语。项目管理者联盟
类似的问题,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非常普遍。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工程知识背景的财务人员来讲,一个建筑工程师的专业水准极高的讲座,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那些概念术语对其没有任何可感知的信息。同样,一个新闻专业刚毕业的实习记者,对于物业企业的一些司空见惯的问题行话,免不了一头雾水,原因也很简单,这超出了其知识理解的范围。项目管理者联盟
由此可见,即使沟通对象有很强烈的主观沟通意愿,但是如果沟通的内容或者方式超出了其理解范围,那么也不会形成真正有效的沟通。换言之,我们身边的一棵大树倒了,会有声音,而很遥远的一棵大树倒了,则是没有声音的。项目管理者联盟
三、 物业服务企业有效管理沟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项目管理者联盟
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讲,因其人员密集、客户众多、沟通频繁,要提高管理效率、确保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必须确保管理沟通的有效性。项目管理者联盟
1、 必须首先激发沟通对象的沟通意愿项目经理圈子
沟通既然是一种心理感知,而感知只能由员工自己控制,那么主动沟通一方必须采取不同于传统制造业流水线的管理态度。在流水线上屡试不爽的各种强制措施,对于服务中的沟通往往没有任何效果——你可以强迫员工参加会议,要求他们限时交上不少于多少字的心得体会,但是你无法强迫员工一定记住什么。因此,对于物业服务的管理者来讲,要确保沟通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要使沟通对象在主观上产生沟通的主动性。项目管理者联盟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以“赤化”而闻名,其所到之处,社会各阶层对其政治主张反响热烈。究其原因,尽管处于绝对劣势的共产党部队并不占有宣传渠道和方式上的优势,但是毛泽东善于分析并抓住各阶层不同的期望和诉求,有的放矢进行沟通宣传——最具代表性的当属1926年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指明了向当时的社会各阶级进行宣传沟通的重点和方向。项目管理者联盟
回到今天的物业服务行业,很多企业有着看似极为完善而复杂的沟通制度和措施,如各种会议、OA系统、宣传栏、内刊、网站、各种内外培训、业务学习、读书会以及绩效面谈制度等,但是从员工的反馈来看,似乎这些措施都收效甚微,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尤其让管理者头疼的是,越是高层希望员工了解和记住的信息(如工作纪律、处罚措施等),员工好像越是不甚明白。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管理者只关注“想要告诉对方什么”,而没有认真考虑“对方希望听到什么”。项目管理者联盟
同样,而许多关于沟通技巧的培训和讲座,更多是侧重于信息发出者一方,诸如怎样微笑、如何措辞、如何控制身体姿势、如何做出倾听的样子等,或者仅仅把沟通局限于语言交流这样狭窄的范围,而没有认识到“沟通成功与否,取决于信息接收一方”这一基本原则。项目管理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