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瀑布模型开始大行其道,在稳定高于一切、项目黄金三角形的主导下,人们想出了一个应对需求变更策略——CCB(项目变更控制委员会)模式。其运行模式如下:blog.mypm.net
项目管理者联盟
如上图所示,这是一个典型的需求变更管理流程,居于其中的是CCB,对需求变更负有主要责任,一般是由其负责批准或者拒绝需求变更。很明显,这个流程很繁琐,但是项目管理中却一再强调要实用这种机制,原因何在?项目管理者联盟
答案就是流程繁琐可以减少需求变更,让项目在基准范围内合理运行。项目可控、目标明确、可实现是瀑布模型时代的典型特征,所以CCB模式成为需求变更管理的首选。那么问题来了,既然CCB的模式在过去很成功,为什么在今天要取消它呢?项目经理圈子
因为,时代变了,我们已经进入了VUCA时代。项目管理者联盟
VUCA时代:变更就是主题项目管理者联盟
所谓VUCA,就是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缩写。不同于过去可预测的背景环境,互联网时代打开的这扇大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彩。blog.mypm.net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获得的信息原则上说是等量的,任何人都可能是专家,也可能不再是权威。无须等待,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大优势,所见所得的模式可以创造更多的解决方案来满足我们的需求。个体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这种需要就会传导到群体,2B模式下,用户也希望减少等待,找到更加接近需求的解决方案。时至今日,我们在IT实施项目中,面临的客户需求变更的程度远甚从前。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更有急不可耐的用户,会直接向我们提出解决方案。而限于专业背景、逻辑能力等方面的制约,我们的顾问不断地在需求变更与不变更之间纠结,在满足客户提出的解决方案中疲于奔命。到头来,客户不满意,顾问不开心,受累不讨好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这似乎成了一个难题,该如何破解?项目管理者联盟
答案是:去掉CCB的模式,应用敏捷的思想来管理需求变更!项目管理者联盟
VUCA时代,需求变更会成为常态,我们很难控制变更,相反,冗长繁复的审批流程对体验为王又构成了一种阻碍。要想需求管理更加顺畅,我们完全有理由去掉CCB的需求变更管理模式。那么,需求该如何把控呢?项目管理者联盟
阿朱的建议是需求把控环节前移。传统的IT项目管理采取瀑布模型,在蓝图阶段才会涉及需求调研分析,而且强调是所有的需求一步到位,这种思想在VUCA时代遭遇到很大挑战。一则是用户很难一次性确定自己的需求,需求澄清本身就是一个渐进明细的过程;二则是这种紧耦合的项目阶段方式,一旦绑定某一个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很难做调整,一旦出现需求把握不准确的情况,对项目的交付将是致命性打击。项目管理者联盟
敏捷项目管理的模式正是应对这种趋势而生的。在敏捷项目中,项目被划分成一个个最小单元盒子,在这个盒子中,需要交付的是可控的产品或服务,而每一个单元盒之间保持相对独立,即便需求变更,影响也会降到最小。每一个单元盒对应一个用户故事,一个用户故事就是一个最小需求,其实现难度大大降低,效率也得到相应提升。我们将敏捷项目管理的模式应用到IT 实施方案时,可以将可交付成果按MECE的原则拆分成最小单元盒,按价值重要性做顺序交付,这必然会成为未来IT实施的主流趋势。项目管理者联盟
将需求把控前移到最小单元盒这个阶段,并不意味着澄清需求的工作可以省略,相反,需求界定的任务倒是加重了不少,这就对顾问或者需求分析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需要找需求!service.mypm.net
项目管理者联盟
如上图所示,阿朱将其命名为弹弓模型,当客户提出需要或者解决方案时,我们作为顾问,不要着急去提供产品需求或者产品功能,而是利用工具深入挖掘用户的深层(马斯洛需求层次)动机,进而找到其真正的关注点,再由此给出产品解决方案。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用户的需求从行为捕捉来说,可以分为明确的、隐含的、未知的三个大类,如上图所示。其中,明确的需求是通过客户的语言表达收集而来,而隐含的需求则需要我们观察其行为,探寻其困扰才能分析而来。隐含的需求往往就构成了项目建设的痛点、难点,解决这部分需求,可以直接提升用户体验,构建良好的竞争力。项目管理者联盟
关于如何探索用户需求,我们还有两个秘密武器叫做5W和引导技术,阿朱在其他专题中会着重进行探讨,欢迎围观。项目管理者联盟
不是结尾:项目管理者联盟
VUCA时代,需求管理看似更加困难,但是遵循一定之规,让需求变更在时间的锋刃上跳舞也未尝不可能,只要,你肯和过去的那个习惯说再见……项目管理培训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作者公众号:
项目管理者联盟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