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项目管理评论项目管理者联盟
微信号: pmreviewclub.mypm.net
项目管理评论网址:http://www.pmreview.com.cn/项目管理培训
项目管理者联盟
丁教授说club.mypm.net
项目治理的核心矛盾又可简单表示为“动态的人力资源”与“完成任务的效率与可靠性”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即项目利益相关方因个体属性决定的“属性行为”和由项目治理机制决定的“结构行为”之间的矛盾。training.mypm.net
项目管理者联盟
丁荣贵,系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项目管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欧美同学会会员,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专家委员。兼任中国项目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项目管理协会副会长、《项目管理评论》杂志编委会副主任、《项目管理技术》杂志编委、山东省干部教育培训名师。项目管理者联盟
基于具体的情势和利益权衡做出判断的辨证逻辑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并不适合,因为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都是建立在对普遍性解释的基础上的。尽管毛泽东认为“普遍性寓于特殊性质中”,但毕竟中国式辩证逻辑更侧重于特殊性。正因为中国式辩证逻辑强调特殊性,所以毛泽东的游击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的特点恰恰在于其特殊性,这给中国式辩证逻辑提供了一个先天的用武之地。项目的独特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在重复性经验教训基础上的严格的企业制度尽管可以保证企业整体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但对具体项目却会造成官僚、僵化的影响。利用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项目,容易形成“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项目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不同、个性各异,因而,满足其需求的方式难以“一以贯之”,经常需要个性化定制,甚至经常出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满足方式。这些都与中国式辩证思维的特点相吻合。项目管理者联盟
管理和治理的过程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管理工作很难有理想的双赢结果,更多的是“干净了一样东西就会弄脏另外一样东西”,管理者永远面临解决一个矛盾的同时又制造了另一个矛盾的尴尬局面,而中国式的“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慈不将兵,义不掌财”等思想则会帮助管理者理解矛盾才是推动项目成功的动力;而“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这样的太极拳理也能够帮助管理者理解中国人的潜规则,帮助大家认识到它们在管理实践运用中的基本策略。bbs.mypm.net
例如,文化是潜规则的代名词,潜规则的力量与显规则的力量是一对最常出现的对立统一关系。潜规则和显规则之间的矛盾是产生管理问题的原因,潜规则和显规则一柔一刚,它们之间的统一则是管理追求的目标。这两种力量彼此交错,给管理者带来很大难题,不要期待我们能够消灭其中一种。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及时感知这两种规则力量之间的强弱转化关系,并及时利用这种转化关系来构造另一个有利于产生成果的力量。项目管理者联盟
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带来了创新,也给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矛盾。无论是项目管理还是项目治理都需要解决好变化的问题和稳定的策略之间的矛盾,即“变”与“不变”、“动”与“静”之间的一系列矛盾。项目管理的价值在于它是对变化的管控,以提高在变化的环境下完成任务的效率和可靠性。项目治理则是使项目管理得以可行的规制环境,是在变化的社会和商业环境中捕捉机会、发现没有相处过的合作者、缔结新的游戏规则等。 service.mypm.net
项目治理面临这些矛盾的困难度和影响度比项目管理更大,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项目管理者联盟
1 项目的产生常常不是预先设定的,尽管有“战略项目管理”一说,其侧重点应该在于“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而不是“有较长预期性的项目”。项目的机会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常常毫无征兆地突然出现,又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因此,项目管理不仅在于其独特性,更在于其时效性。项目经理博客
2 由于企业不可能对突然而现的项目机会提前预测(这也是大数据只讲现状,不强调推演的原因),企业也不可能提前储备完成项目需要的各类资源。企业要想获胜,必须具备迅速整合资源的能力,而这些资源很可能是该企业第一次合作。PgMp.mypm.net
3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保密性很低,一旦有一个项目机会,就会陷入激烈竞争。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比别人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质量更好、可靠性更高。
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即捕捉稍纵即逝的项目机会,常常不能依赖以前的知识,更多的是依赖动态的人际交往和由此带来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中又会存在很多垃圾,如何在这些垃圾信息中去芜存菁,需要依赖不同领域的专家,因为这些人的知识结构也有局限,因此,这个专家范围的边界又是柔性的,一般人很难有精力、时间和财力去维护这种可靠性很低的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pmp.mypm.net
为了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企业需要知道哪些资源能够胜任,何处才能获取这些资源,如何才能将这些不同知识领域和文化背景的资源迅速可靠地整合起来,如何才能使这些资源被使用后及时退出以降低成本。也就是说,企业需要知道如何才能做到“来得了、干得好、走得掉”。www.mypm.net
解决这三个问题,不是项目经理为代表的项目管理能够做到的,它们都属于项目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范畴,而这三个问题的核心又可归结为“资源的动态性”与“整合资源的效率与可靠性”两者之间的矛盾方面。考虑到“财”、“物”、“知识”等都可以看做是“人”这个宿主的属性,因而,项目治理的核心矛盾又可简单表示为“动态的人力资源”与“完成任务的效率与可靠性”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即项目利益相关方因个体属性决定的“属性行为”和由项目治理机制决定的“结构行为”之间的矛盾。bbs.mypm.net
这个核心矛盾处理不好,就会产生若干常见的对立统一现象:“企业不干项目是等死,干项目是找死”、“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就让他去干项目经理,因为他有业绩;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去干项目经理,因为十有八九项目会失败”。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不同阶段这个核心矛盾呈现的特点不同,换句话说,尽管项目治理的核心矛盾可以归结为一个,这个核心矛盾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又会体现为不同的矛盾形态,这些矛盾形态又有其主要矛盾侧面。更何况不同的项目其技术特征、利益相关方构成以及治理特点也不一样。service.mypm.net
治理和管理的价值在于能够在问题发生之前预见问题发生的趋势、节奏并适时采取措施。问题意味着矛盾。如何在解决项目治理中这些形形色色的矛盾中运用中国式辩证思维找到一些通用的解决思路,是对中国式项目治理智慧的考验,也将成为项目治理研究的重要课题。PgMp.mypm.net
按照中国式辩证逻辑,有效的项目治理机制就是能够及时预见项目治理中的若干矛盾并在恰当的时机采取矛盾双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化解这些矛盾,它包括对以下问题的思考:如何发现主要矛盾、如何明确主要矛盾的解决时机、如何形成解决主要矛盾的力量、如何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判断矛盾解决的效果。项目治理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治理矛盾,因而需要根据阶段来识别这些矛盾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training.mypm.net
丁荣贵,系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项目管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欧美同学会会员,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专家委员。兼任中国项目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项目管理协会副会长、《项目管理评论》杂志编委会副主任、《项目管理技术》杂志编委、山东省干部教育培训名师。项目管理者联盟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