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小室直树在其撰写的《给讨厌数学的人》一书中,将中国人之所以在科学技术领域存在不足解释为中国缺乏科技的基础逻辑,即形式逻辑。项目管理者联盟
小室认为,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使数学成为精确的“神的教诲”,而精确的数学则是现代科技的基础。他认为,中国的逻辑是基于揣摩、臆测而巩固情谊的逻辑,其目的在于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而“绝对不是用逻辑把对方逼得走投无路”。小室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他并没有说清中国式逻辑的根本特征。项目管理者联盟
形式逻辑的基础在于三大定律:同一律,即A就是A,A不是B;矛盾律,即“A是B”与“A不是B”不能同时成立;排中律,即“A是B”这个陈述要么是对,要么是错,不会有第三种可能,对错不能同时存在,对错以外的第三种可能性也不存在。PgMp.mypm.net
形式逻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换句话说,一个陈述的对错与人的主观情感没有关系。而中国的逻辑则不然,中国是一个充满人情的社会,人们判断对错并非完全依赖于客观事实,而是根据情、理、法三者结合的独特思维,换句话说,是基于对情势和利益综合权衡的判断性思维。这种思维更接近于辩证思维(也有人用“辩证法”代替,尽管两者有若干区别,但不影响其本质特征,因而也可不做区分)。项目管理者联盟
辩证思维也有三种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即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矛盾,这两种矛盾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它们共同促进事物的发展;量变质变规律,即量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运动形式发生了改变,进而会引发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即事物会在不断否定自己中成长。项目管理者联盟
如果说形式逻辑是基于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是科学技术的基础,那么辩证逻辑则是基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是社会管理发展的基础。项目管理者联盟
辩证思维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就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项目管理者联盟
但是,中国式思维与一般的辩证思维又不尽相同。为了解释社会现象,必然需要考虑人的因素。西方的辩证思维是将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的,他们的社会治理体现了整体的规则和公平,而不太考虑个体的特殊性;而中国式辩证思维是将人作为整体和个体来动态平衡对待的。因此,尽管西方人和中国人都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中国更强调人情,强调个人的特殊性,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公平性的主观感知而不是客观评价。项目管理者联盟
中国式的辩证思维是根据情势而定的逻辑思维,是一种根据特定情境和态势下对A、B两种对立矛盾立场之间的利益权衡而做出取舍判断的逻辑。中国式辩证逻辑是充满弹性的,其体现形式是充满变化的,因而从表面上看,中国人缺乏逻辑,或者逻辑混乱。项目管理者联盟
正因为在辩证思维中加入了人的判断这一变量,使中国式辩证思维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这种基于情势的个性化判断会因判定者的心境而异。这些变数造成的逻辑过程不但外国人难以理解,中国人自己也容易出现逻辑和行为准则混乱,给人造成“言行不一”、“口是心非”、“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马列主义都是针对别人的”等印象。项目管理者联盟
中国人最推崇的《论语》中所载的是孔子在特定场合和语境下与其弟子的问答,但后人却不顾当时的语境,盲目将孔子的这些判断作为永恒的人生指南,常常会出现用孔子的一种观点来攻击孔子的另一种观点的情况。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唐朝人赵蕤著有《长短经》一书,其中专门有一章谈“是非”,即史书中名人关于一些事物的相反观点。文革时期,各种“毛泽东思想战斗队”也常常用毛主席语录来攻击毛主席语录。中国人既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又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既要求“战略上藐视敌人”,又要求“战术上重视敌人”;既提倡“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又提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既认为“小谨者不大立”,又认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原因都在于中国式的辩证逻辑并非基于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而更多的是基于对具体情势和利益的个性化判断。
(待续)项目管理者联盟
丁荣贵: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山东大学项目管理研究所所长。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经理圈子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