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经济项的组合及其结构,是单个主体经济管理方案及其模式的重要组成。为将其充分的、可视化的表达出来,我们特别设计了相应的方法框架和图形工具——经济权配置账户(ERA账户)。经济权配置账户是经济项设置的方法框架,是经济权配置方法的重要构成之一,有特殊的结构和关系规则。项目管理者联盟
经济权配置账户有六个经济项设置区,分别与六类功能性经济项对应,如下图所示。为保证六类经济项的特征和功能在界定上得到准确实现,我们确定如下规则:①业务收入项设置区、业务支出项设置区和结余项设置区在经济项的设置上具有关联性,一个设置区设有经济项,则另两个设置区必须设有经济项,但无需一一对应;②工资收入项设置区设有经济项时,工资支出项设置区必须设有经济项,反之不成立——因工资支出可来自业务收入项和分享项;③一个账户的业务项和工资项,只能分别来源或去向另一个账户的业务项和工资项;④一个账户的结余项只能支出到另一个账户的分享项;⑤一个账户的分享项可来源另一个账户的结余项或分享项,可去向另一个账户的分享项。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按照ERA账户的基本规则,六类功能性经济项在六个设置区的分布类型,形成各具管理模式特征的经济权配置账户类型(ERA账户类型)。ERA账户基本类型有11种,如下图所示,深色区表示设有经济项,浅色区表示没有经济项。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咨询实践,这11种账户类型对现实中经济管理的各种实践模式有比较全面的涵盖。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各账户类型都有独特的方案含义,而且多账户类型组合在一起能反映更多的方案和模式类型。比如:“A-DEF”是公司对业务单位的一种经济管理模式,属于实践中所谓的“利润中心”模式之一。该模式下,业务单位没有工资收入,需从业务收入中负担工资支出。如果员工的收入全部是工资性收入(即员工账户类型是“B-E”),则该业务单位将面临较大的经济风险和效率风险,——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正是如此。如果将员工的部分收入改为从业务单位的结余项中支出(即员工账户类型改为“BC-E”),变为奖金,则该业务单位就将经济风险的压力向员工进行了传递,进而形成业务单位和员工更加紧密和一致的利益目标,对员工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激发,——这正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做法。如果将员工的收入全部改为分享项(即员工账户类型改为“C-Ø”),全部变为奖金,则该业务单位的经济管理就发生了模式性变化,账户类型质变成另外一种类型——“A-DF”。service.mypm.net
此外,在账户类型基础上,经济项数量的变化进一步影响经济权配置方案及其管理模式。比如:对于类型为A-DF的账户,虽然可以表明该配置体是作为经营主体和利润中心被加以管理,但经济项数量的多少使这种管理模式实际上存在丰富而巨大的差异。仅从业务支出项数量看,就存在三种模式级差别:①数量很多。则对该主体的管控程度高,不仅在战略上进行控制,而且也对运营过程加以管理——可称为“运营控制型”模式;②数量很少、甚至只有一项。则对该主体的管控程度很低,只需完成利润指标,其它均不在组织管理范围——可称为“独立经营型”模式,中国企业中的承包制模式就属于这种情况;③数量介于二者之间的,是一种中等程度的管控模式,可称为“战略控制型”模式——仅在业务方向和工作重点上加以控制。项目管理者联盟
至此可知,经济项作为经济权配置要素,是从五个方面影响经济权配置方案及其管理模式特征的:第一,经济管理工作包安排——决定“设立哪些经济项和共有多少经济项”;第二,经济利益项与经济管理项是否与经济价值项发生主体分开设置;第三,经济管理项与经济利益项是否分开设置在不同主体;第四,经济权配置账户类型(功能性经济项的组合);第五,各账户经济项数量。这五个方面是从经济项要素角度思考经济权配置方案的设计维度,可见,仅基于经济项设置的经济权配置就会有极大的设计空间。项目管理者联盟
三、经济权配置过程项目管理者联盟
经济权配置的主体性要素有5个:配置体、经济项、关系流、管理权和运行序,简称“体、项、流、权、序”。另外,还包括1个辅助要素——匹配机制。“5+1”要素各有其特定的内涵、规则和管理功能,并共同构成经济权配置的三大功能体系:收益权配置体系、管理权配置体系和匹配机制。项目管理者联盟
配置体、经济项、关系流、管理权、匹配机制和运行序,既是经济权配置的要素,也是经济权配置过程中六个依次进行的具体步骤。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3.1 配置体项目管理者联盟
指纳入到某次经济权配置范围的行为主体。按照经济权配置中各主体之间的管理地位,配置体分为经济权配置管理主体和经济权配置管理对象。项目管理者联盟
确定配置体是经济权配置工作实质性开始的第一步。
配置管理主体是由经济权配置目的和相应组织范围决定的。在既定组织范围内,配置管理主体有配置权,有权变革经济管理方案和设定经济管理目标。项目管理培训
工作对象和配置管理主体确定后,配置管理对象就可确定。在配置管理主体的所有直接管理对象(部门和人员)中,只有参与该工作的主体才属本次配置管理对象。其中,人员类配置管理对象按“人员类型”区分。talent.mypm.net
3.2 经济项bbs.mypm.net
为每个配置体设立一个经济权配置账户,并按规则要求在账户中为该配置体设置经济项。talent.mypm.net
从经济项的5个配置维度(参见“ERA账户原理”),设计和比选经济权配置方案。项目管理培训
配置管理对象账户中的经济利益项,都是要接受配置管理主体管理的经济项——实践中表现为配置管理主体的独立核算经济项。对于这些经济项,配置管理主体在年度或项目周期等时间跨度内有预算控制,在总额上加以限制——这是配置管理主体行使“目标设定权”(配置权之一)的体现。由配置管理对象自我管理的经济利益项,不写入账户。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3.3.关系流项目管理者联盟
指经济利益关系流(利益流)和经济管理关系流(管理流),是反映主体“之间”经济权配置“关系”的要素,用箭线表示。利益流是对支出和收入关系的建立和表达;管理流是对管理和被管理关系的建立和表达。项目管理者联盟
经济项设置完成后,先建立利益关系流。根据经济利益项之间的收支关系,用箭线把一个账户的支出项与另一个账户对应的收入项连接起来。项目管理者联盟
变化收入项的支出主体数量和类型,或变化支出项的收入主体数量和类型,是从关系流角度设计经济权配置方案的基本方法。因经济项对应支出主体或收入主体的数量及类型(区分为外部主体、配置管理主体、部门类配置管理对象和人员类配置管理对象)差异,每个经济项上的关系流可有很多种类型。例如支出主体数量仅区别为一个和多个两种情况时,收入项的关系流类型就有86种——可见,关系流要素也为经济权配置提供了巨大的设计空间。项目管理者联盟
关系流类型对经济管理方案影响重大。比如,业务单位的收入项如果来源于外部市场主体,则表明该主体有经营权,被作为经营主体加以管理;如果来源于配置管理主体,则表明在该经济项上采取的是行政管理方式(集中计划管理方式);如果来源于配置体中其它业务单位,则表明在该经济项上采用的是模拟市场管理方式(双边管理方式)。再如,对于这样的利益流类型——“收入项上有多个收入来源,且对应的支出主体有两类:外部主体和部门类配置管理对象”,在管理上可能会产生对内服务不足问题:因为“内部市场”上的合作关系常常具有强制性(不维护也不会破裂),在面临选择时,收入项所属主体更会把资源优先投入到对外部主体的服务上。如果来自外部主体的收入在量上具有优势,那么该激励问题产生的可能性就更大。项目管理者联盟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