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使用BIM技术对超高层智能建筑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确保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各个过程中信息的延续性和完整性,有效的提升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水平。项目管理者联盟
3 BIM技术深化设计案例项目管理者联盟
3.1利用BIM技术协同工作工作流程及内容项目管理者联盟
本项目的机电工程被拆分发包,划分为暖通空调专业、给排水专业、电气专业、智能化专业、消防专业、高压电等六大专业。首先,利用局域网创建中心文件,并将建筑、结构、钢结构的BIM模型链接到中心文件。再将单专业模型上传至中心文件,通过工作集的方式协同工作。各专业在同一平台下进行管线的综合排布与模拟施工,以保证参与BIM工作的各专业人员使用实时统一的项目环境。通过这种协同工作方式,提高沟通效率和设计质量,将施工问题前移至深化设计阶段并化解。项目管理者联盟
1).二维图纸深化,并建立智能化单专业项目管理者联盟
模型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初步设计图纸及业主要求进行二维CAD图纸的深化设计,建立智能化系统单专业模型,模型精度符合LOD300(精确几何形态要求)模型。在建模过程中,通过三维校审及时发现图纸问题,与机电顾问沟通解决。相对于二维图纸审图,三维模型更容易直观的发现问题。项目管理者联盟
2).机电管线综合排布项目管理者联盟
在机电管线综合排布过程中通过剖面调整、碰撞检测和三维漫游等方式,检查并发现设计中的错、漏、碰、缺项及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调整模型,进行工程变更,达到各专业零碰撞的效果。同时,综合考虑施工空间、检修空间、支吊架的安装形式及尺寸、净空要求等因素,使综合管线排布整齐、美观。最终生成LOD400(制造安装要求)模型。bbs.mypm.net
BIM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前预见设计错误、设计遗漏及管线施工中可能遇到的碰撞和工序交叉风险。通过对模型进行调整,预先解决了此类问题。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图3-1LOD400模型(B3层局部) 图3-2剖面图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3).利用BIM模型生成施工图纸项目管理者联盟
根据生成的LOD400模型,配合总包输出指导施工的机电综合CSD图,并输出二维预留预埋施工图和智能化专业施工图。对二维施工图详细标注桥架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翻弯节点位置等,确保图纸可指导现场实际施工。同时,在核心筒出入口、走廊、车库上方等管线密集的复杂节点处出具剖面图,结合平面图综合展示各类管线的空间位置,确保施工可顺利进行。利用BIM模型精确施工,达到对建筑、结构的“零剔槽”。training.mypm.net
4).利用BIM模型指导现场实际施工项目管理者联盟
现场施工之前,通过4D施工模拟,优化施工工序,确定各专业的工作面划分。对于施工的重难点部位,使用BIM模型进行施工进度模拟、施工工艺模拟、施工组织模拟。项目管理者联盟
现场施工时,通过移动终端辅助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将现场施工情况与BIM模型对比,实现过程监督和质量验收,达到无纸化施工和绿色施工的效果。对于复杂节点部位进行三维技术交底,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复杂节点部位,有效提高施工安装效率。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图3-3现场施工照片 图3-4BIM模型截图项目管理者联盟
5).LOD500竣工模型项目管理者联盟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修正和更新,使实际施工情况与模型完全一致。逐步完善模型中管线、设备的材质、生产厂家等信息,并将模型与运营维护信息相结合,精度达到美国建筑协会(AIA)文件G202TM-2013的LOD500标准。项目管理者联盟
BIM技术具有空间定位和记录数据的能力,将其应用于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可以快速准确的定位建筑设备组件。对材料进行可接入性分析,选择可持续性材料,进行预防性维护,制定行之有效的维护计划。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图3-5BIM协同工作流程
3.2机房和弱电间排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