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程性成本控制项目经理博客
传统的以财务成本核算为中心的成本控制模式产生于“永久自行车产品”时代,主要应用于重复性大批量产品生命期的后段。这种控制模式属于端部负反馈过程控制,存在产品成本的”张冠李戴”和”亡羊补牢”问题。向产品实现过程前段延伸的成本控制行动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向中间过程渗透和细节层次拓展的成本控制属于局部负反馈成本控制,可以称之为过程性成本控制。
2.传统成本控制的典型问题项目管理者联盟
2-1张冠李戴问题项目管理论坛
如果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时,就产生了间接成本的分配问题。按照当前的成本控制方法,直接成本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成本按照会计科目归集后再分配计入成本对象。由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共同负担的制造费和期间费用,采取设定的分配方法和标准(如生产工人工资,生产工人工时,机器工时,耗用原材料的成本、料工成本、产品产量等),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见表(1)。项目管理者联盟
而实质问题是不同产品在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之外的费用科目中,物占有消耗和人作业劳动是不同的,甚至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传统会计法的典型问题是“张冠李戴“问题,在多产品的情况下,企业甚至很难知道哪些产品贡献利润,哪些产品侵蚀利润。这个问题对于单件小批量多品种的装备制造业尤其突出。尽管美国学者开暜兰提出了作业成本会计法-ABC法,在算准的方向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大部分企业没有作业管理-ABM的基础,ABC的应用成效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无论在财务计算上如何努力,都无法解决传统成本控制的”亡羊补牢“问题。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经理博客
2-2亡羊补牢问题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由于产品的成本数据是在财务人员定期或分批收集统计后分析报告出来的,经营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物的占有消耗和人的作业劳动已经是“过去式”了。财务人员进行的是“死后验尸”,如果同时存在“张冠李戴”问题,还免不了制造“冤假错案”。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能够采取的成本控制行动是针对后续产品批次的物的占有消耗和人的作业劳动,属于“亡羊补牢”之举,见图(1)。项目管理者联盟
这种成本控制模式针对连续性大批量生产的制造业还勉强可行,因为除了财务统计分析阶段“跑掉的羊”,后续还有数百万到千万的“羊”。而对于单件小批量多品种的装备制造业,则于事无补。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3.过程性成本控制的三个模式service.mypm.net
产品的需求来自市场客户,市场客户的需求变化带来产品的变异。产品的变异程度不同,带来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交付服务的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的经营生产组织模式,不同的物消耗和人劳动。这样一来过程性产品成本控制也具有不同的模式,见图(2)。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3-1连续性生产的过程性成本控制项目管理者联盟
这种过程性产品成本控制属于狭义的全生命期产品控制LCC。在研发设计、工程开发、项目建设(如果存在)阶段就开始实施成本工程。在连续生产过程的中,如果需要改善产品成本,则修正前段的产品设计、工程开发和项目建设方案。这种模式适合连续性标准化批量生产的企业。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论坛
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3-2离散性生产的过程性成本控制项目管理者联盟
离散性生产的企业主要是按照订单组织生产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变异大的订单需要不同程度地更新产品设计、工程开发、物质采购和外部协作业务内容。成本控制的特点是针对每个订单实施狭义的全生命期成本控制,其中产品的目标成本设计是控制的重点。bbs.mypm.net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