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医药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药品生产逐渐实现与国际接轨,知识产权与专利保护使大量的药品仿制已无可能。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保持和提高我国制药产业水平的根本在于增强我国创新药的研发能力,提高新药研发的综合实力与整体水平。项目管理培训
据统计1981年全世界对R&D投入为52亿美元,至1996年已达到450亿美元。但每年上市的一类新药NCE却逐年减少,60年代初期,每年上市的NCE约100个,1996年仅40个。研发投入的飞快增长,却带来了新药上市速度的不断减慢,这说明全球范围内新药研发的难度正在不断加大,研发效率在逐渐降低。全球化的这一趋势,对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的我国制药企业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实施全方位战略提高我国制药企业的R&D水平,尤其是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R&D项目管理,对于提高我国制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bs.mypm.net
1 R&D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管理者联盟
Coombs等通过比较详尽的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提出了各行业适用的R&D项目管理的3个不同的模式。根据R&D项目的目标和环境不同,可以将R&D项目管理分解成以下3个不同的模式: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模式是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为目的的新品种或新工艺的推出;II模式是以保护市场地位为目的的核心品种或核心技术的提高模式是创造和开发新产品技术平台。这些模式不仅是制药企业对其本身的R&D项目进行管理的有用工具,也是企业与其合作者比较和分析它们的R&D项目管理实践的有用工具。blog.mypm.net
2 R&D项目管理3种模式的比较分析项目管理者联盟
我们对R&D项目管理的3种模式从其主要特征上进行比较分析。项目管理培训
2.1 I模式直接以新品种的推出为导向。service.mypm.net
其主要特征是:旨在推出一种满足某一特定的市场,达成经营目标的新品种;它可能导致实质性的创新或者是现存品种的重大的改善或提高,它也可能导致一个创造新技术的制造过程或生产工艺;核心研发团队参与整个过程的活动,在品种开发过程的高峰期,经常补充核心团队的成员,在项目管理过程以外,核心团队几乎不承担责任。项目经理博客
这种模式是最基本的R&D项目管理模式,是其他模式的基础,许多中小型企业,特别是R&D能力和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在较短的时期内常常采用这一种模式。我国的制药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其R&D项目管理模式应该从此做起。以企业的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努力创新本企业的主流品种,以达到占领某一特定市场(细分市场),维持企业生存,不断增强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项目经理博客
2.2 Ⅱ模式以品种或工艺的开发和改进为导向项目管理者联盟
它的主要特征是:它可以在现存的品种簇中增加新的品种,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通常该项目与具有某些特征的特定品种或生产过程的某些特定阶段相关联;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品种市场,同时存在亲密的顾客关系;单个项目的技术输出经常依次传递给另外的项目;项目团队承担品种推出或生产制造一体化的责任。这种模式是比较基本的R&D项目管理模式,Ⅱ模式的基础,许多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具备一定的R&D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在中短期内常常采用这种模式。项目管理者联盟
例如,昆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运用这一模式,在成功地开发篙甲醚注射剂以后,接着进行篙甲醚产品的系列化工作,陆续开发了篙甲醚胶囊、篙甲醚片、复方蒿甲醚片等系列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公司的核心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培育和提高,1985—1988年、1988—1990年和1991—1999年的核心技术分别是:合成技术、催化剂和复方制剂技术,因此取得了2.3 III模式以较长期的知识生产为导向项目经理博客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考虑了正在开发的品种和市场,在对市场、社会和环境变化以及所要求的品种或技术做出长期预测的基础上,为了产生潜在的经营机会,需要更多的概念性的思想;因为市场反应很难评价,所以这种项目具有较大的风险;需要一个多技能团队。这种模式是比较典型的R&D项目管理模式,它是以I模式和Ⅱ模式为基础。许多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具备较强的R&D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常常采用这种模式,并且可以取得良好的创新绩效。我国一部分大型制药企业的研发模式正在向这一模式转换。只有建立了基于此模式的内部研发组织,我国制药企业才真正建立起整个产业的研发机制。项目管理者联盟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3种模式是3种理想的模式。在实际的新药R&D项目管理中,这3种模式不是毫不相关的,而是紧密关联的。对一个制药企业来说,在R&D项目管理中,在不同的阶段,可能是以上述3种模式中的一种为主导模式,同时也可能包含其他模式的一些阶段或全部阶段。也就是说,这3种模式是交互的、动态演变的。项目管理者联盟
3 建立以获取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高的新药R&D项目管理新模式项目管理者联盟
我国制药企业应根据现有的研发规模和实力,选择并建立R&D项目管理模式,对新药开发进行系统性管理。规模较大的制药企业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不同的研发队伍或不同的品种系列为基础,实行不同的R&D项目管理模式,在企业中交互运用3种模式。并在此基行系统性管理。规模较大的制药企业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不同的研发队伍或不同的品种系列为基础,实行不同的R&D项目管理模式,在企业中交互运用3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升3种模式,最终建立是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为目的的新模式,达到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高。相交互的R&D项目管理模式有利于制药企业在某一个阶段针对技术、市场和竞争对手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灵活地选择最满意的R&D项目管理的主导模式,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加强对项目的有效管理与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创新绩效。项目管理者联盟
采用交叉后的多阶段交互模式是以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高为导向,它没有明确的阶段性。同时,由于不同企业的战略情况不同,交互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不同。可以说每个企业都有其特定的模式。
它主要是基于公司的总体战略、研发战略、技术创新战略、以及管理创新战略,关注技术、市场、竞争对手以及其他环境的变化,通过组合创新,将技术、生产制造、营销融为一体,并利用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培育和提高核心能力,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种模式是十分典型的R&D项目管理模式,它以I模式、Ⅱ模式和III模式为基础,开发速度加快,灵活大,但管理难度增大,它更需要多部门的密切配合。项目管理者联盟
国际巨头制药企业采取的大多是此模式。我国许多大中型制药企业,特别是具备很强的R&D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在长时期内应采用这种模式,以取得了良好的创新绩效。项目管理者联盟
4 结语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为使我国的制药企业尽快成为创新药物研究的主体,快速提高我国药物创新的R&D水平,我国制药企业应该有效运用R&D项目管理模式,尽快建立起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研发管理模式,改善和提升新药的研发管理。制药企业还应通过管理体系的改进,试图寻找出一条新药R&D项目管理办法的新途径,努力使新药研究少走弯路,缩短新药研制的时间周期,多出新药,快出新药,为我国新药研究开辟出一条新路。项目经理博客 项目管理者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