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做一个总结,从我们目前的模式,对企业来讲,实现企业目标,总的来讲有三个,第一,提高实时管理的能力,第二,提高动态应变的能力,第三,提高开放延伸的能力。点击科技是做协同软件的,从2001年开始做,2002年开始说,2003年开始推广,2004年我们得到了进行了融资,2005年我们已经在这个领域做的时间是很长了。pmp.mypm.net
协同在这几年有很深的体会,第一年我们做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做的是协同,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叫协同;2002年我们第一次开发布会,也是第一次对外说我们做的东西是协同,说完以后,一方面大家听不懂,更多的是有很多人不服气,哪怕认可你的理念也不肯跟着你的词,有人叫集成,大家都知道是哪家公司;另外有一家也是很有名的大公司,叫关联,其实里面很多的概念和我们的概念是接近的,都可以连起来,跟“协同”这个词十分近似,2003年、2004年我们的东西出来之后,做了很多的工作,对外也做了很多宣传,尤其到了2004年年初点击科技融资成功,很多国内外机构都纷纷开始关注协同了。比如去年年初,中国软件协会关于中国软件业年度报告里面第一次把协同软件业当做独立的分类,随后赛迪顾问也发出了有关协同政务的研究报告,年底计世资讯也推出关于协同软件的市场分析的报告。training.mypm.net
2004年,美国富达投资点击科技1300万美元。6月份IBM召开发布会,宣称IBM要推出Workplace,然后基于这个Workplace技术思路,IBM正式形成了协同软件的发展思路。截止年底,国内外厂商纷纷加入协同软件厂商的行列,国外有IBM和微软,国内也有不少厂家包括浪潮、神码都不再提集成、关联,都开始一心一意做起协同了。项目管理者联盟
去年年底,北京科协召开关于协同软件的研讨会,会上,国外公司有IBM、因特尔,国内就是点击、神码、用友等等,当时会场上,大家都开始谈协同了。service.mypm.net
2005年开始,大家很明显感觉到协同开始热起来了,今年年初的一个高潮是Microsoft收购了Groove,Microsoft也正式进入协同领域。两、三个月前,浪潮搞了一个发布会,正式进入协同。这个就有人说协同从2005年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是整个媒体、客户、产业都开始认同这些,大家都开始关心,都开始嚷嚷协同了,这是一个好事,而且不仅是国内的,也包括国外都开始喊协同,那就证明说,协同的确是一个潮流。这几年参加相关活动经常跟CEO、CIO聊天,我的亲身感受是以前每次都要跟大家解释到底什么是协同,最近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我非常明显的看到,好多CIO自动过来说,你可不可以讲一下你们的协同是怎么回事,因为我们老板说了让我关心关心协同,看我们什么时候实施协同呢,你赶紧给我们做一个方案吧,这种委托很多,这一委托,市场就成熟了,整个产业也开始热了。这是今年最大的感受。”training.mypm.net
第二个感受,协同热起来之后,反而会引起一些混乱,现在发现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现在都说协同,到底什么是真协同?什么是假协同?协同强调的新技术,怎么感觉不到?似乎现在谁都能做协同软件。有数据说,现在国内有五百家协同软件厂家,怎么一下子冒出了五百家出来,这个情况是自然的,但是我觉得我们非常有必要去把协同说清楚,然后不怕争论,也不怕意见不统一,到关键的时候,大家要把自己理解的协同,自己认同的协同说出来,把这个情况一说。第一个有了认同。第二个,你说了之后,你才能有机会接受市场的检验,接受用户的检验,我觉得说出来是自己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市场、客户负责,尤其是协同在产业中投资,从产业来看,它是一场对过去的革命,而现在的革命到底革在哪儿,到底是什么样的区别,这个东西必须说清楚,否则的话为市场带来极大的难题。中国人比较习惯这个,一个喜欢“炒概念”,第二个领先的人“炒概念”,后来的人就是“俗话”的概念,大家可能都听说了,当时一个很有名的广告,“你拍六,我拍六,……出了486”,他们的486其实就是486块钱的一个学习机,而不是486的电脑。这个现象其实是很普遍的,所以包括现在本来是做OA的,一看协同时髦,马上挂上叫协同OA,想办法出来48 6能不能说英语,为了这个是很重要的。www.mypm.net
分为四个部分来谈协同:pmp.mypm.net
第一个部分,协同软件的起源,为什么会出现协同软件?协同软件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这个了解清楚了,对我们后面真正去理解协同软件,建立协同软件有帮助。真正讲协同软件的起源开始, 现在先看一个实例,它能告诉大家:协同软件跟以前的管理软件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这起到了一个作用。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协同软件兴起是跟整个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的重点,包括市场信息的状况密切相关的,其实过去早期的时候,一个企业可能对管理、各方面并不过多的重视,因为有一个企业提出,文化做好,产品做好,产品为王,或者产品发出效益,能够做出来就可以了,但是随着产品同质化越来越高,就是酒都差不多香,这时候大家就发现需要从管理上得到效率。项目管理者联盟
管理上如何得到效率呢?过去一直兴起的ERP热,ERP是资源创造效益,我们用资源管理能力,如果比我们强,我就能取胜。资源包括对帐目的了解,对物流的调配,对库存的控制等等,这些指标和帐目只要清楚,这个企业管理就能发挥比较高的水平。这也是现在像ERP、CRM等等,都比较强调的,这也是现在国内业务信息化的主流,但是在一个企业里面,物流现金的管理自然重要,对所有的管理流程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大家都是承认的。但关键有一点,管钱、管帐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大家都上了ERP,或者上了财务软件以后,其实这些问题都应解决。如果大家的帐都上资源管理的能力,都差不多的时候,那我们竞争靠什么?项目经理圈子
最近网络时代出现之后,这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快鱼吃慢鱼”核心是什么?它的核心以快制动,就是说以快吃慢,这个企业其实要由资源为核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原来我们认为资源创新,现在我们更加重视行动创新,我的行动比别人快,我就能取胜。帐目你清楚,我清楚,都差不多,关键是执行能力比较强,这些在很多管理的时候比较重视,其实是“以人为本”,那我就说了人为帐本,现在是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这是协同软件出现最大的一个背景。它区别于ERP以外很重要的标准,过去企业管理软件是比较侧重于物流资金的管理,现在更多是人的管理。项目经理圈子
协同软件管理的核心跟过去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有区别的,更重要是如何提高企业的执行能力,如何提高管理?做管理的人都清楚,物流和资金流毕竟是死的,所以搞管理的人都知道最难管的是人,企业最怕的就是变化最怕的就是人的管理,所以协同软件核心是人的管理,这是协同软件最基本的。项目管理者联盟
协同软件的开发,人的管理,事务的管理,可能会有人想到这不就是OA嘛,的确如此,协同软件前身就是群件,群件的代表是Lotus/notes,为什么说群件是协同软件的前身呢?而本身不是协同软件呢?群件跟协同的确是一脉相承,一脉相承这个“脉”居然是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就是Lotus/notes的发明人RayOzzie。其实Lotus/notes并不是Lotus做的,是RayOzzie做完后整个包给了Lotus,于是Lotus得到了经营权。Lotus/notes出来以后,大家可能了解历史的时候都知道,90年代初,后来出现创造很多应用,的确解决很多的问题。项目管理者联盟
我开始接触Lotus/notes的时候,感触很深有两点:项目管理培训
第一点,原来的管理软件要么是开机,要么是网络,而网络化都是基于网络数据库的,Lotus/notes是第一次基于网络非关键性的数据库的管理软件,管理的内容是基于文档,这跟以前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项目管理者联盟
这个出来之后,是在90年代初,发现网络可以做这个的时候,出了共享的服务器、共享的打印机、共享硬盘,或者网络数据库,都连接起来。如果大家熟悉历史,大家知道Lotus/notes推出没多久,Lotus就买了过来,大概是1996年左右,IBM就把Lotus/notes买了,之后Microsoft在这前后就推出了一个Exchange,那个阶段火药味是特别的浓。当时感觉到Lotus/notes的出来已经变成IBM和Microsoft两个死对头,是一个新的较场,在这之前他们原来已经打过一次,是世纪之战,然后跟着Lotus做了一个notes,Microsoft做了Exchange,然后IBM把Lotus/notes买掉,于是发生了巨头之争。项目管理者联盟
当时整个业界都认为除了操作系统之战之后,马上在应用平台上的世纪大战,这个世纪之战没有真正爆发,原因就是96-97年,互联网起来之后,整个市场就由群件转向库存,这个是非常兴趣的事情。不管是Microsoft还是IBM都把主要的精力都投放到互联网上,整个群件的发展就停顿了,这个停顿不仅仅是说弱化了群件的开发,更重要的是IBM收购Lotus/notes之后,notes的发明人RayOzzie很快就离开了IBM。离开的原因有两种说法:项目管理论坛
一种说法是RayOzzie完全不能接受IBM企业文化。一种说法是RayOzzie从1985年开始做notes,在Lotus/notes的框架上花了十年的时间,十年的时间之后RayOzzie认为这条路走不下去了,群件走不下去了,所以趁着这个机会,趁着IBM收购Lotus/notes的机会,就离开了IBM,在1996年和1997年自己创办了新的公司,叫GrooveNetworks,他采取技术架构与Lotus/notes是截然不同的,因为Lotus/notes基本上是一种CS结构,是中心服务器,当然中心服务器之间有一种同步的服务器,服务器联合到客户端的模式。项目管理者联盟
在Groove推出之后,我看到RayOzzie不同时期的演讲、采访,还有自己写的文章,写的一些论文,在论文里面是狠批Lotus/notes,他说Lotus/notes是80年代的技术,是互联网之前的技术,是一个过去的技术,但这个技术已经不适合现代企业的要求,也不适合现代技术的发展,也就是说Lotus/notes的亲爸背叛了Lotus/notes,他认为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推倒重来。bbs.mypm.net
这个故事,应该说是现代协同软件一个起源,它的起源就是由群件而来的,而这个Groove在2001、2002年很快得到了第一笔投资——Intel的投资,因为Intel对他们的技术非常看好,2003年Microsoft对它进行了投资,到了今年年初Microsoft把Groove买了过去,收购,然后还聘请RayOzzie当Microsoft的CTO。这个收购就表明了Microsoft要正式全面地进入协同的领域,这个动作又是跟IBM去年推出的workplace是相对立的。因为IBM收购了Lotus/notes之后,一方面因为它的企业文化的问题,然后又有人才的问题。结果大家都看到了IBM收购了Lotus/notes之后,尽管工作很多,但是产品体系架构创新方面,其实是处于几乎是停滞的阶段,Lotus/notes一直是都是大材小用,更多的时候是维持。如RayOzzie所讲的,Lotus/notes的体系在往上突破是很难的,这个道理IBM也很清楚,这也是为什么IBM在去年会宣布workplace,大家可能都知道IBM战略里面workplace要逐步取代Lotus/notes,workplace才是IBM真正的协同软件。项目管理者联盟
我讲一个故事,希望大家理解几点:项目管理者联盟
第一个Lotus/notes是群件,群件是协同软件的前身,但是它本身不是协同。要真正做协同,必须在群件的基础上自己革自己的命,IBM是这样做的,Microsoft也是这样做的。这是第一个概念。club.mypm.net
第二个概念,IBM也好,Microsoft也好,进入协同的时间,Microsoft是今年1月份,通过收购Groove真正进入协同领域,IBM是去年6月正式宣布workplace进入协同软件,而这两家公司真正基于这种协同概念上的成熟产品,据说可能是2006年下半年,他们会有相应的产品推出来,然后Microsoft通过对Groove的消化而推出新的产品,这也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再往外延伸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毕竟很多人有这个观点,说传统的OA也不存在了,我是基于最新版本的Lotus/notes,所以我已经是协同了,这个观点是错的。你除非是基于IBM和Microsoft的2006年的产品架构,你才是有可能是协同,跟他们是一个平台。这是历史能够说明的问题。项目管理培训
当然,点击科技跟IBM的Lotus/notes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跟Lotus/notes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我们之前不管是VPN、门户等等,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的骄傲,但是我们在协同软件不同,我们起步是从2001年开始的,我们的产品是2003年问津市场的,到现在已经有超过两百多家企业在用我们软件的产品。这是非常重大的区别,这也是看到我们协同,我们去年投资的时候,得出结论领先市场18个月,这个结论也是这么来的。项目管理论坛
刚才说了这两个概念,希望给大家得出一个结论,协同软件的起源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角度是用户需求,快鱼吃慢鱼,或者说企业的敏捷性、实时性的要求,这是需求上的拉动,利益延伸,因为需求所以形成了协同软件。www.mypm.net
第二个角度就是产业的发展、技术的发展,由于互联网的出现,由于新的技术出现,特别是软件网络通讯三大技术的融合,再加上信息技术和硬件的成熟,这样就使得协同软件水到渠成,这是整个协同软件出现的根源。项目管理者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