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收评价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1). 验收合同考核指标training.mypm.net
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查项目合同考核指标的达标情况。验收工作依据是立项合同中可测、可评、可比较的考核指标。包括工程进度和实施情况、财务执行情况等。项目管理者联盟
(2). 检查项目组织与管理service.mypm.net
主要审核项目经费使用合理性,项目实施调控的手段和效果。项目管理培训
(3). 项目效果www.mypm.net
对项目所获得的成果进行认真确认和评价,并对其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考察。包括项目的内容和建设规模、受益者的范围和反馈等。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在验收时要注意:需要有一套验收管理办法来对验收者的决策进行约束,要求验收委员会在提交验收意见时能够按照上述指标明确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意见,使不能回避项目中存在问题。项目管理者联盟
2 项目运行管理的评价 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不能随着项目的结束而结束,特别是信息化项目具有投资周期长、见效慢、间接价值和不可测价值高等特点,运行过程中的评价就可以起到补充、修正预期目标的作用,更加精确地理解信息化项目所产生的价值,为未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项目经理圈子
运行管理评价时机一般选在项目结束一段时间后进行,主要是对整个建设过程进行总结,以实际的数据资料为基础,重新衡量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性,对投资行为及项目管理行为进行评论和分析,为以后相关的基础上决策提供借鉴和反馈信息。这种评价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对已建成的信息系统进行评价,通常要从系统开发本身,系统性能以及系统应用等方面考虑进行评价。例如,功能方面要考察完整性、可靠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安全保密性等,从而为今后的维护活动奠定基础。二是检查确定投资项目或者活动达到理想效果的程度,包括一次性投资、软硬件比重、运行费用等,从而总结经验教训,为新项目的宏观导向、政策和管理提供信息。三是对系统所需要追加的投资进行评价,对追加投资活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四是对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包括项目在长期运行方面是否存在重大问题,以及是否适应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等。项目管理论坛
3 应用价值评价 在信息化项目应用价值方面的评价,不仅仅是狭隘的财务角度的评价,也不仅是只关注用户满意度或者只关注系统质量的评价,而是要评价信息化项目对整个业务所带来的影响,这样,评价就变得十分复杂。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标准的基础架构,尤其是标准套装软件,可以购买,可以模仿,不能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生影响。真正产生差别的不是信息系统本身,关键是如何应用。因此,在考虑信息系统的绩效时,应用价值也是重要的评价因素。项目管理者联盟
(1).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效益评价主要是指经济效益评价,评价主要分析指标与前期的成本收益评价基本相同。但是评价的性质有所不同。项目前评价属于预测性评价,所采用的是预测值;而项目后评价则对应已经发生的财务现金流量的实际值,并按照统计学原理加以处理,对后评价时以后的流量进行新的预测。项目经理圈子
(2). 项目应用效果评价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应用效果评价主要衡量系统的应用是否达到了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减轻等间接效果。除了信息系统的功能性、可用性之外,对项目的管理和对系统的使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善于利用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公司经常引进具有较好功能、更快、更系统化和更高效的信息系统,得以保持他们的竞争地位甚至能获得新的优势。相反,那些不善于利用和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即使在信息系统上投入大量资金,可能依然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这说明,真正产生竞争力的不是信息系统本身,而是系统的应用,因此,应该把应用效果作为重要的评价因素。项目管理者联盟
(3). 项目影响评价bbs.mypm.net
信息化项目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项目管理者联盟
经济影响:主要分析评价项目对所在地区、所属行业和国家所产生的经济方面的影响。经济影响评价要注意把项目效益评价中的经济分析区别开来,避免重复计算。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资源成本、技术进步等。由于经济影响评价的部分因素难以量化,只能做定性分析。通常将其纳入社会影响范围内。blog.mypm.net
社会影响评价: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主要是指项目对社会发展的有形和无形的效益和结果的一种分析,重点评价对所在地区和社会的影响。项目管理者联盟
监控过程评价 监控活动贯穿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是进行信息化项目内部控制的较为有效的方式。监控活动具有动态性,由于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环境与人员的变更,需要随时对项目的目标以及行动决策进行“微调”;此外,通过持续监控可以很容易发现各阶段存在的漏洞,从而及时校正,使每个阶段得到的评价结果可以集成到未来的活动中去,避免进一步的损失。项目管理者联盟
为保证监控活动的有效性,本文借鉴了形式化评价的方法。形式化评价起源于软件工程,也称为形式化走查,主要是指由一组成员轮流测试产品的不同方面,查看程序员是否存在疏漏的问题和缺点,从而及时改正。现在形式化评价的概念已经广泛用于评价中,内涵也有所拓展。service.mypm.net
对于形式化评价而言,需要在整个生命周期设定特定的节点,以便提供及时有效改善项目的信息。通常,信息化项目的每个阶段都具有以下共性:项目经理圈子
每个阶段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以及预期要达到的阶段性成果。例如,定义用户需求,制定用户确认方法等。 每个阶段都有交付品,即活动的输出结果。例如:系统控制文件、需求说明书、交付的硬件、软件和文件、逻辑模型等,这些产品是各个控制关口的证据,用以确保项目满足阶段或者子阶段的目标。 每个阶段的活动都对应相应的职责部门。 每个阶段都要进行进度、成本与质量的控制。bbs.mypm.net
为保证及时动态地反馈每个阶段的进展情况,针对每个阶段设立控制关口,即在进行到下一阶段活动前设定需要满足的决策检查点。并在控制关口处对各阶段的任务、交付品、责任落实等情况进行审查。针对某阶段的评价结果可以反馈与控制,从而保证对下一阶段的绩效影响减小。项目管理者联盟
采用形式化评价能够对各阶段的任务、进度和成本等进行跟踪和控制,从而能够及时进行项目调整。因此,在监控域采取的持续的形式化评价使得系统评价具有动态性。针对上述责任矩阵表,可以自行设计形式化评价表来对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通过形式化评价表,可以对任务的执行情况形成备忘录,并便于进行责任追究和落实。项目管理者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