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选择违约,做出抉择的应是企业最高决策层,而不应该是项目管理从业者。项目经理博客
2)、企业决策是否选择违约的唯一标准应是:是否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
3)、任何主动违约行为都需要严格限制。项目管理者联盟
4)、对于非通过企业层面决策的违约不仅应该加以纠正、更应该加以整顿。项目管理论坛
《易经》中说:“履卦,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从企业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考虑,通过饯行契约精神来创造企业品牌、通过构建产业链上的利益共同群体来获得更稳定的发展,才是正道。
如果在某个特殊阶段,从企业整体考虑,需要策略性地考虑延缓对外支付或最大程度地截留资金,那么此类企业决策,项目从业者也是要坚决并有策略地执行的。项目管理从业者应该理解:以任何理由拒绝执行企业层面做出的决策,不仅不利于你的项目,反而会把事情搞得更糟。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经理负责制为何难以落地?项目经理博客
因为遇到此种情况时,很多项目管理从业者会选择无视企业决策而自作自为,最后导致企业以及项目都不可收拾。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倒霉催的是这些自做自为的项目从业者,往往不会理解到,他的行为损害的不仅是所供职企业利益,项目其他相关方的利益乃至业主的利益也极大可能因其之擅为而受到损害。项目管理者联盟
4、假设企业因为支付问题而惹上了案件,项目从业者应能够提供有效资料以形成维护企业利益的证据链。项目管理者联盟
遇到法律纠纷,呈勇斗狠并不理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企业在决策如何应对之前,需要对案件情况进行综合摸查,做到心中有数。项目管理者联盟
官司来临,当事各方自身对涉案金额是否应该支付以及支付迟早的看法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各方对簿公堂之时能够提供的证据。打官司拼的是证据,对于拥有完整证据链的案件,事实如何反而可能跟官司输赢没关系。PgMp.mypm.net
而企业决定是否应诉以及如何应诉的关键,在于自身拥有的证据链条是否完善或者是否自成逻辑。如果证据链条完善或者可自成逻辑,积极应诉是理性选择。但如果自身不具备证据,而对方手中捏有大量实证,那么,放任官司继续就不仅是浪费钱的问题(打官司本身就是需要费用支出),而是实质上选择了在公权面前进行自我抹黑的问题。项目管理者联盟
在现实世界里,出现过项目从业者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建议企业以对簿公堂的形式来拖延支付的情况。而且建议时,那叫一个理直气壮,气冲斗牛。这些项目管理从业者真的是不理解,如果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滥诉,不仅是在公权面前直接破坏企业形象,而且还要承担败诉后果。企业败诉并不是付款就了事的,它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在金融系统的资信等级及在评估机构的评级。而资信等级、评级的被影响又会直接提高企业运营成本、压缩企业的生存空间,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根据体制内规则,官司(成败)与企业领导班子的业绩直接挂钩,到达一定额度时,更会直接对企业绩效考核造成冲击,触发问责机制。pmp.mypm.net
证据链是否完善取决于项目资料情况。项目管理者联盟
资料管理本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项目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资料管理工作。对于供职于资金链紧绷的企业的项目从业者而言,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有序地展开工作、有意识地建立、收集证据,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从业者要理解:“该”还是“不该”支付,以及支付是“早”了还是“晚”了,是以合同支付条件成就为基准的。如果支付条件不具备,就谈不上支付“早”了还是“晚”了。但如果项目从业者已经让相关方成就了支付条件,何时付款都称不上“过早”。项目管理者联盟
为何项目经理负责制落地困难?项目管理者联盟
过去十几年,大量的实际情况是:遇到纠纷时,项目管理从业者要么是满腔悲愤,但是项目资料基本没有;要么是一问三不知,一脸无辜;要么推卸责任、扰乱视听。......企业希望通过官司来进行自我救济的想法,也就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项目管理者联盟
曾有人问过项目从业者关于资料何以如此残缺不全的问题,项目从业者回答:项目资料一般都是竣工后,安排专人或工作小组根据需要移交的竣工资料清单进行补充、整理最后归档。竣工之前,并没有太系统的整理,所以资料不全。项目管理者联盟
咦!blog.mypm.net
这可是20年前的套路,是计划经济时代传下来的套路。项目管理者联盟
那体制时,没有所谓的合同管理,不需要考虑变更索赔,需要变化时,调整概算就好,上级召集各方开会讨论就好。那是一个“只要执行,无问西东”的时代。项目管理者联盟
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传入中国20年了,追求项目经理负责制很久了,原来还是保持了传统啊。项目管理者联盟
写在后面的话项目经理博客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