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目管理者联盟:您如何理解与体会项目集管理在战略一致(strategy)、收益交付(benefit)与治理建设(governance)三方面的工作?项目管理者联盟
张建才:战略一致性的战略视角是从下到上的,业务单元做的事情要和集团的战略保持一致,真正从一个完整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战略分解,比如说东软集团的PMO其实也承担了这部分工作,公司会提出自己的三年中计的战略目标,我们需要从上到下进行战略分解,这些就体现到每年的商业计划以及经营计划中。计划制定之后再往下分解我们会有月度计划,公司PMO会在战略分解上和业务单元的发展方向在主航道上做到尽可能的匹配。业务单元在执行的时候需要和公司战略以及PMO的战略分解进行战略一致性的保证,这样的话才能说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真正的做到战略的一致性。项目管理者联盟
收益交付是benefit,当时记得林老师给我们讲benefit印象最深的一个概念就是output输出和outcome成果,接下来benefits才能产生value价值。所以对收益需要从概念上去认真的梳理,我们不能仅仅看到output和outcome只要活干完就OK了,就是说领导交给我的任务到时间节点花这么多钱把它完成了,这也是普遍的项目经理的想法,因为项目里面更多看到的是质量、时间以及成本,那么在项目集里看到的更多的是收益,那么收益又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比如说大家都会看到的给公司挣了多少钱,还有比如说市场的占有率、和客户达到了战略合作的一个角色、打击了竞争对手等等,这些都可以看成是收益。收益实际上是为公司的战略进行服务的,也是为公司的愿景和使命服务的。收益还有另一个观点就是收益也应该是双赢的,一方面促进了公司战略的达成、保证了业务的增长,同时也确实为客户带来了收益和价值。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治理建设更多的是一个框架性、流程性和管理性的工作。我觉得治理建设也是企业成熟度很重要的标准,比如说像IT行业可能会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以前的外包行业会有CMMI,我理解的CMMI也是一个治理框架,就是说在公司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实标准是需要不停的变化的,所以治理建设本身需要一定可塑性和适应性,就是说不是一套治理框架可以覆盖多个业务形态,一套治理框架覆盖多年的业务发展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治理建设是与时俱进的,尤其是现在面临的是一个VUCA时代,就是说是易变不确定也是复杂的模糊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治理建设更需要与时俱进,当然从公司和项目集这两个层面来说公司还是应该高屋建瓴的提出关键性的治理框架,项目集更多的还是执行层的治理框架的建设。项目管理者联盟
七、项目管理者联盟:贵单位项目与项目集的现状与项目集管理在管理体系建设、管理团队建设的现状是如何的?您如何看待项目集管理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前景?在国内推行PMI的项目集管理体系会对我国企业有什么帮助,又会有哪些困难?项目管理者联盟
张建才:我大概两年前牵头提出了公司的项目集管理办法,现在来看这套管理办法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是我在PgMP认证之前自学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做的这套管理办法,当然在系统支撑型的PMIS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我们也基本上建设成型了。目前系统上大概有三百左右的项目集在执行,同时分布在东软集团的多个业务单元,如果现在结合五大绩效域来看确实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中间也有些亮点,最大的亮点是收益管理这块,我结合东软项目的过程数据创造性的定义了很多公式,可以看到项目集里多个项目收益的变化趋势,这是东软集团项目集建设的现状,当然我们目前还在逐步完善中,尤其在结合财务框架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过程中。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项目集管理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前景其实在前边我大概谈了一些个人的想法,首先项目集管理是非常好的,它的前景我相信也是非常广阔的。项目集管理毕竟提的是整个管理框架性的东西,它覆盖多个行业的项目形态,所以其实真正往下推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的比较麻烦的地方,尤其是有指导性和可借鉴的经验目前是非常缺失的,比如说项目集和大项目、和项目群之间的关系,我们怎么更好地来理清这些内容,我们完全照搬那肯定不太合适,但是很多想法我觉得确实应该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说战略一致性,从战略分解和战略一致性考虑会更好一些;治理结构是公司的治理结构或者项目集治理结构,这是管理的成熟度的问题,当然PgMP毕竟是美国人制定的,如果我们项目集管理做的比较好的话,和国际相关的业务合作的时候也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和交流的共同语言,其实这些都是发展PgMP的好处。项目集管理在具体落地的时候确实会有些具体的结合业务形态的困难,比如有的时候可参照物比较少,可执行的逻辑比较少,这些是目前的困难。项目管理者联盟
八、项目管理者联盟:请谈谈项目集经理(Program
Manager)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你认为PMI总结的项目集经理的能力胜任模型符合企业的需求与实际吗?项目管理者联盟
张建才:《项目集管理标准》的第四附录里谈了很多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第一感觉会比较繁杂,仔细看看可能都需要,但是再仔细看你会发现很多能力要求其实是比较模糊的,就像PgMP的标准是框架性的,我相信对项目集经理的能力要求也是框架性的,其实要深究的话项目集经理甚至说公司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形态的需要进行综合判断。比如说有些类似于像领导力、影响力这方面的要求,其实领导力和影响力范围是非常大的一个领域,我觉得是说两三天甚至一周都说不完的事情,那么就项目集经理这一层来说领导力和影响力其实是很不清晰的,项目集管理认证提了一个框架性的要求,那么在企业落地的时候还是应该结合自己的业务形态把能力项再具体细化定义,把边界确定清楚会更好一些。项目经理不像项目集经理明确地提出了三个要求,比如说在项目集里面提出需要有知识、经验、领导力专业这三个方面的能力,这三个方面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club.mypm.net
结合上面我表达的这些想法,我觉得项目集经理的能力模型太大了,如果能区分必备的和可选的能力应该会更好一些,对核心技能有一些适当的阐述也会更好一些。因为项目集经理的能力要求真的还是非常高的,因为我们不仅仅是把项目管好就行了,甚至需要知道这个行业的业务特点和知识,需要知道工程过程能力,就是要知道做这个事情需要用什么技术标准用什么框架能达到什么标准来完成,PMI对项目集经理的能力要求就很宽泛有点让人抓不到重点的感觉,我觉得能力模型是符合企业要求的但是更细化的话会更好一些,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service.mypm.net
九、项目管理者联盟: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成功获得PgMP证书的高级项目管理人员,请谈谈您对计划参加PgMP学习的后来者的建议?项目管理论坛
张建才:PgMP确实是项目管理领域一个非常好的进阶的平台。但是你要想拿下证书真的是需要认认真真的花时间去准备的,尤其是对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朋友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工作生活都很忙碌,而且还是一个全英文的认证,那么尤其对工作中不接触英文的朋友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其实我也是将近二十年没有接触英文了,因为我之前做的是对日的业务,所以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但是我觉得只要你有英文基础,只要你肯下工夫问题都不大。我个人感觉就是既然是英文的那你就甩开中文,比如说英文原版的资料一定要认真的看至少两遍以上,最好看三遍以上,然后把重点画出来一定要多充分的理解。在备考的过程中我觉得项目管理者联盟和林勇老师的资料真的是非常非常棒的,这些资料也是成功通过PgMP必备的,大家一定要把这些资料结合起来看,其实很多在五大绩效域重复说的这些概念一定要结合起来理解效果会更好一些。项目管理者联盟
另外PgMP毕竟是美国的认证,大家还是应该尽量的尊重美国的思维习惯,首先要拿证然后有了证再来思考其它东西可能会更有用。所以一定要尊重老美的思维习惯选择的是最佳答案,可能每个答案都对也可能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你也不是按最佳答案去做的,但是你要拿证就一定要尊重老美的习惯选择最佳答案。大家都是有经验的管理者,基本上考PgMP认证的都应该有十年以上的管理经验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管理的一些固定的思维,但是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和你的思维有冲突,但是为了成功获得PgMP证还是先以老美的思维习惯为主会比较好一些。club.mypm.net
十、项目管理者联盟:请您对项目管理者联盟的整个PgMP培训与考试服务,包括师资与教材做一个评价?项目管理者联盟
张建才:我对项目管理者联盟的评价当然是非常非常棒,从准备的资料、培训的流程、还有莎莎在整个过程中的服务做得都非常棒,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林勇老师,林老师在整个讲课过程中都非常有激情非常的投入。大家如果有问题就一遍一遍的纠正,让大家感受到了PgMP知识体系的不容易性,同时林老师也给了大家很多的信心,让大家充分理解了考试的目的和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如何复习如何安排,我觉得林老师都给了我们非常好的指导。blog.mypm.net
我最大的感触是尽管说PgMP考试原则上来说不用培训机构的认证也是可以直接考的,但是参加了项目管理者联盟和林老师的课程之后,我感觉幸亏没有自学,如果自学的话我估计两年也不一定能拿下PgMP证,也不可能学到这么多有用的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项目管理者联盟和林勇老师,谢谢! 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由国内第一批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国际项目经理PMP在2001年在北京联合成立,创始人来自用友软件、清华同方、中国惠普等国内知名企业的高级项目经理。通过“项目管理者联盟”同名网站、杂志与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在国内传播项目管理知识与经验,目前拥有近30万项目经理会员。PgMp.mypm.net
项目经理博客
“项目管理者联盟”在2003年在中关村德胜科技园注册成立北京共创时网络管理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共创国际”)。2003年开始即在国内开展项目管理培训,是国内最早开展项目管理咨询培训服务与国际项目经理认证的专业机构。2015年开始率先在国内开展国际产品经理NPDP培训。十多年来,项目管理者联盟引领国内项目经理与产品经理培养的行业潮流:项目管理论坛
• 2003年国内最早5家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授权机构之一,开展国际项目经理PMP培训,培养国内第一批国际项目经理PMP。项目管理者联盟
•
2012年国内最早引进项目集管理(大型复杂项目与项目集群)标准SPM与PgMP认证,培养国内前200位国际项目集经理PgMP。club.mypm.net
• 2015年国内最早引进国际产品管理协会PDMA产品管理体系与NPDP认证,培养国内首批国际产品经理NPDP。项目管理者联盟
• 2016年国内最早引进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组合管理标准PPM与PfMP认证,培养国内首批国际项目组合经理PfMP证书持有者。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共创国际拥有下列机构颁发的培训资质:项目管理者联盟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