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一 系统规划阶段项目经理圈子
一个有效的企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可以使信息系统与用户有较好的联系,可以合理分配与使用信息资源,可以促进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化。一个好的规划还可以作为一个标准,用来考核信息系统人员的工作,明确他们的方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项目管理者联盟
通常,企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应包括对系统目标、系统约束及计划指标的分析; 对系统功能结构、人员组织、管理和运行的分析; 还应包括信息系统的效益分析和实施计划。该部分的风险因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PgMp.mypm.net
1. 领导对信息化项目的重视程度。信息化项目耗资巨大,历时长且涉及到管理方式变革,因而必须由主要领导亲自抓才能成功。可以说主要领导重视并亲自参与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简称 MIS)开发的先决条件。因为主要领导者最清楚自己企业的问题,最能合理地确定系统目标。他拥有实现目标的人权、财权、指挥权,他能够决定投资、调整机构、确定计算机化水平等。这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项目经理圈子
2. 系统目标清晰度。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系统约束以及系统设计原则等构成了信息系统的战略; 明确而清晰的系统目标为信息系统的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评价的依据。该指标为定性指标,取值范围为 0. 1 -1. 0。
3. 组织环境对项目的支持度。组织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 简称 PEST) 环境; 竞争对手和自身环境,可以应用 SWOT 方法对组织环境进行全面分析; 企业通过对组织环境进行充分有效的分析,找到环境和机会与组织资源之间的平衡,有利于企业合理制定近期任务,避免盲目追求信息系统大而全导致的风险。该指标为定性指标,取值范围为 0. 1 -1. 0。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4. 项目经理的经验、沟通和管理协调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让每个员工都了解项目的计划、范围、目标、活动和发展方向。完整、公开的沟通促进信息在企业范围内达成共识。实践证明: 清晰有效的沟通项目目标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信息系统实施的持续改进。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经理沟通与协调的对象包括企业员工、企业管理层、软件提供商、项目组内部成员。项目经理需要在与相关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充分、全面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团结一致、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来降低信息化项目风险。项目经理沟通协调滞后且不彻底将会大大增加项目风险,该指标取值范围为 1. 0 -0. 1。bbs.mypm.net
5. 信息系统战略( 简称 IT 战略) 与企业战略的适应性。信息系统服务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必须与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协调一致,必须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IT 战略与企业战略一致性程度越高,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越小,反之风险越大。该指标为定性指标,取值范围为0. 1- 1. 0。bbs.mypm.net
6. 传达管理目标与方向。信息系统管理目标与方向传达效果主要由组织内部沟通的程度决定,直接影响信息化项目的成功与否。该指标主要包括信息化项目的动员及宣传,通过宣传争取全员支持与参与,从而预防变革阻碍力量。项目管理者联盟
二 系统分析阶段项目管理者联盟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用户需求,通过对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分析,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这个阶段的工作质量对整个系统开发建设的成败具有决定性影响。bbs.mypm.net
1. 系统调查方法的有效性。系统调查是系统分析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实事求是地全面调查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开发人员通过系统调查,将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现行系统的调查报告,并用组织功能结构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等图表来描述现行系统,以便在较短时间里对现行系统有全面和详细的了解。绘制的图表要真实而明确地反映现行系统的基本情况。系统调查方法的有效性直接决定调查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调查结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项目管理者联盟
2. 项目开发次序及时间安排有效性。项目开发次序也称为项目的优先权。取决于以下一些因素: 经济和财务因素、组织内外环境、项目开发技术成熟度等。该指标主要是从项目风险管理角度考虑,对于风险较小的项目和子系统通常会先行开发。项目管理者联盟
3. 业务流程分析和数据流程分析的完整性。项目经理博客
信息作为信息系统的主体元素,来源于大量相关数据,且数据依附于业务流程。因此,对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进行有效和完整的分析有利于降低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业务流程分析包括:项目管理者联盟
企业信息化项目集成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探讨分析现有报表的数据是否全面,是否满足管理的需要,是否正确反映现实业务流; 现行业务流程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做出哪些改进; 做出这些改进以后对信息与信息流应如何做相应改进,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有哪些新要求等。通过分析得出新系统 的 业 务 流 程 图 ( Transaction Flow Diagram,TFD) ,业务流程图的完整性直接影响数据流程的完整性。项目经理博客
反映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情况的图称为数据流图( Data Flow Diagram,简称 DFD) 。它能精确地在逻辑上描述系统的功能、系统的输入、系统的输出和系统数据存贮等,摆脱了其物理内容。通过对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和数据流程分析,得出功能/数据之间的关系图( 也称 U/C 矩阵) ; 在此基础上再对 U/C 矩阵进行分析,检查数据分析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无冗余性。项目管理者联盟
4. 系统功能划分和数据资源分布是否合理。项目管理者联盟
在对实际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功能、数据流程以及数据分析都做了详细的了解和形式化的描述以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以便整体地考虑新系统的功能子系统和数据资源的合理分布。项目管理者联盟
5. 系统分析报告的完整性与规范性。系统分析报告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份重要文档,文档必须要求完整、一致、精确、简明易懂且易于维护。一份完整的系统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系统概述、现行系统概况、目标系统逻辑设计、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初步计划、用户领导审批意见等。系统分析报告描述了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是开发人员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基础,为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和监督提供基础,也可作为目标系统验收和评价的依据; 完整与规范的系统分析报告可以降低信息化项目风险。bbs.mypm.net blog.mypm.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