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研究边教学边应用,从创新中求学科发展项目管理者联盟
中国的项目管理历史起源于华罗庚教授自1965年以来所从事的统筹法和优选法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计雷先生作为当年华老在应用研究方面的“左膀右臂”,长期以来一直从事项目管理研究和应用推广,是我国项目管理发展史上许多重要事件的主事人或亲历者。2003年,结合近年来突发事件的频频发生,在网络计划的基础上,计老师和他的同事们又提出了“动态博弈网络技术”,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在项目管理的理论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而且对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笔者有幸采访,就项目管理学科现状与发展趋势、人才培养、中科院项目管理发展模式与特色等问题请计老师发表看法,整理如下 : 项目管理者联盟
颜:首先,能否请您谈谈对我国项目管理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总体看法? talent.mypm.net
计:项目管理发展到今天,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和挑战,有了不同以往的若干发展趋势,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项目管理者联盟
第一,信息技术平台为项目管理解决更复杂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可能。计算机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给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突破,促进其功能、内涵的发展。很多原来不可实现、不可回答的问题,现在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拥有了非常坚实的平台。 项目管理者联盟
一些复杂的突发事件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拍脑袋、凭经验的方法解决,即便可以使用数学模型和方法来描述它,如果没有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也很难解决这样程度的复杂问题。 项目管理者联盟
第二,项目管理本身的内涵、观念也在变化、延伸和发展。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针对动态管理过程的研究,这是项目管理研究的重大方向,也是难点。 项目管理者联盟
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是今天提出来的,从项目管理的核心技术CPM来讲,它本身很早就经历了这个过程。CPM发明的背景,就是杜邦公司化工生产要解决维修问题。一旦发生维修,就要停产。从停产到重新开工,产生了CPM。随后他们就遇到了突发事件,比如爆炸。对于爆炸,人们事先并不知道它会发生,也不知道怎样发生,需要什么元器件、影响什么设备,这些都不知道。那个时候已经用了简单的博弈网络技术,人们做估计,一做就是几套方案——我们现在叫预案。机器打开后,甲设备坏了用甲方案,乙设备坏了用乙方案。我们不能说等机器打开了、发现了某个设备坏了,临时再去组织、实施方案,那样拖的时间就长了。所以,需要对突发事件在各个层面上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于某个化工装置,一旦发生爆炸,它对设备的影响状态会怎样?杜邦当时从化工专业角度已经作了很多研究——我们现在称之为机理研究。
今天我们碰到的问题,远远比化工生产、爆炸之类复杂得多、广泛得多。比如SARS,消防、地震等自然灾害,甚至战争。这个领域在基本理论的探讨、研究上要花大功夫,需要理论上的突破。 项目管理者联盟
第三,新领域的不断出现给项目管理的研究带来了新课题。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领域和传统领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IT行业,这个行业的特征、规律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研究,特别是它要求反馈非常快,而且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对模型和方法的精确性与即时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项目管理者联盟
这三点是就发展趋势而言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总的来讲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很多问题,过去我们就欠着债,现在又加上了新的问题。研究太少,需求又极大。这种局面,我看不是十年八年可以解决的。要解决这类问题,涉及的方法、学科、专业等等,范围极大,需要我们做出极大的努力。 service.mypm.net
颜:对于我国项目管理应用和发展状况,您有什么评价? bbs.mypm.net
计:在中国,总的来说应用状况是越来越好。首先,如工程项目等已经基本普及项目管理;其次,项目管理软件运作得也非常好,创造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如微软、梦龙等。 项目管理者联盟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项目管理很重要,由于人们对它很热心,社会需求很大,一些人通过商业活动的模式,运作项目管理的培训、认证。其中个别人过于注重赢利目标,给学科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项目经理博客
颜:您对商业运作怎样看?如果从总体情况来看,商业机构这些年的运作,在对项目管理的推广、普及方面,似乎还是起了相当作用的。问题是,在一个商业化社会里,基础研究、科普、商业运作和推广,它们之间怎样才能和谐地共存,共同促进学科发展? pmp.mypm.net
计:怎样和谐共存、共同促进学科发展,这恐怕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过错不在商业运作,事实上,对于人们观念的改变、对科普,它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但是另一面,个别人的某些做法确实有可能造成恶果——由于他们的某些操办方式,造成项目管理本身的低级化、庸俗化,我担心可能会给项目管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商业运作一定要有社会价值,做事的目标、目的要端正。离开了社会价值去谈项目管理的普及,这是要打个大问号的。 项目管理者联盟
我认为,应该要做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要做普及。比如《项目管理技术》杂志,做的就是科普工作,是一本非常好的高级科普教材——这样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对社会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好。 training.mypm.net
颜:谈到推广和普及,我们必然要谈到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比如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PMBOK,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的能力基准ICB……国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很清晰,这对学习和应用不无益处。反观从60年代以来我国的项目管理学科建设,似乎发展路线有所不同。是否我们不太重视知识体系的建设? 项目管理者联盟
计:那倒不是。项目管理正在扩张,其知识体系非常清晰,这对于从事项目管理的人无疑是很好的导引,大家都应该学习、掌握、完善之。但是,这种掌握,不要只从观念或者知识、概念上去掌握,千万不要以为学了它就万事大吉了。对于应用者来说,仅仅学习这些知识恐怕还不够,应该根据自己具体工作的状态,更深入地研究在具体问题上的应用,同时,在宏观上还必须要建立系统优化的意识。单单学习知识体系,或者单单只懂得眼前这几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之道,不能触类旁通,恐怕都失之片面,不值得提倡。 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颜:实际上,目前很多机构在推广项目管理时,宣讲的主要就是这套知识体系。您说宏观框架和解决具体问题应该兼顾,那么您认为推广项目管理,最重要的是什么? 项目管理者联盟
计: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一线的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这是最关键的。项目经理很少有人是对现代项目管理所涉及到的每一点、每个过程都在应用的,如果有谁提这样的要求,那恐怕更多地是他的主观要求,未必符合实际。我们主张的是,如果在实践中遇到了某种问题,你能用项目管理解决它,这才是目标。 项目管理者联盟
现在的知识体系培训搞得面面俱到,而且有一个不好的评价标准,就是看人对知识体系的熟悉程度,拿它来考评人的项目管理水平,这是不够的——不是说不要知识体系,而是说不够。掌握了知识体系,并不意味着就变成了很好的项目经理,这是不同的——他未必有这个本事。真正好的项目经理,是在掌握了全面知识的情况下,碰到具体问题,通过思索,能回答、解决这个问题。 项目管理者联盟
再一个有待改进的情况。有些培训把项目管理搞得非常繁琐,一个知识点、一个环节,就扩张成一个门类、一门课程,这恐怕值得商榷。我觉得,对项目经理而言,最重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衡量标准,是推广项目管理的关键。 项目管理者联盟
颜:那么,项目经理们怎样才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样学习最有效? talent.mypm.net
计:碰到什么问题学什么!全面了解整个知识框架是需要的,但要想深入学点本事,还必须是碰到什么问题学什么,再解决什么。这是学习的一般规律。项目管理的学习者大部分都是在职人员,对他们,要求把项目管理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先学好了再去用,这是不太现实的。 项目管理者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