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了解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并需要进一步了解对项目管理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语言和术语。在企业内部普及项目管理基础知识,使用业界通语言和用术语进行沟通,使大家形成对问题的正确理解。blog.mypm.net
2.2 通用过程项目管理者联盟
企业认识到自己需要定义和建立通用过程,以便在一个项目上成功之后,还可以将该过程及其成功经验重复地用于其他许多个项目。在这一层次上,还包括理解项目管理原则对公司所用其他方法的应用和支持。项目管理者联盟
2.3 单一方法项目经理圈子
企业尽量通过单一的方法开发,而不是使用多个方法,可以最好地实现协同效应和控制,认识到了把公司所以方法结合成一个单一方法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其核心是项目管理。与使用多个方法相比,只用一个方法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使得程控更加容易。项目管理者联盟
2.4 基准比较项目管理者联盟
不断将本企业的管理实践与行业龙头企业比较,以获得信息来帮助自己改善。企业认识到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过程改进是必要的。基准比较必须连续进行。公司必须决定以谁为基准点及需要比较什么。blog.mypm.net
2.5 持续改进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质量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企业持续在必要时评估基准比较中获得的信息,实施为改进过程所必要的变革。在 ISO9000:2000 中,持续改进不是一个单独的过程或质量体系要素,而是管理质量体系的方法。项目管理者联盟
企业最重要的问题是“明天这样做的比今天好”企业要永不满足,没有终点,永无休止地努力工作,追求进步和持续改进,为未来努力奋斗。项目管理者联盟
3、过程质量管理层次项目管理者联盟
《GB/T8566—2001(idt ISO/IEC122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把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过程分为三类,即基本生存周期过程、支持生存周期过程、组织生存周期过程。项目管理者联盟
对于质量,强调的是对过程的重视,通过保证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最终质量,而不是通过最后的检验测试找出缺陷。它们的质量概念,不仅涵盖产品,还包括企业的整个运营过程,贯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就是遵循一套有质量原则的软件开发过程。目前软件过程改进主要根据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其层次分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经管级、优化级。
3.1 初始级service.mypm.net
企业的软件过程是无序的,甚至是混乱的。几乎没有什么过程是经过妥善定义的,项目的成功往往依赖于没写个人的技能和经验。项目管理者联盟
3.2 可重复级项目管理者联盟
已经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规范,项目经理能跟踪成本、进度、和产品功能等,项目能重复以前的成功。企业的过程能力可以概括为“有纪律的”。项目管理者联盟
3.3 已定义级项目管理者联盟
已经将管理和开发两个方面的过程文档化,并综合成企业的标准软件过程。所有项目都可以通过裁减企业标准过程而建立适合于本项目的过程规范。此过程能力可以概括成“标准的”和“一致的”,它建立在整个企业对软件过程中的活动、角色、职责的共同理解之上。项目管理者联盟
3.4 已管理级项目管理者联盟
对软件过程与产品都有定量的理解和控制,有专门的数据库系统来收集和分析数据。此过程能力可以概括成“定量的”和“可预测的”。项目管理培训
3.5 优化级
能够有效地识别企业过程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发现并采用最佳的软件工程实践,预先防范过程和产品中的缺陷。整个企业强调持续地改进过程能力。项目管理者联盟
社会因素层次项目管理者联盟
1、企业质量环境层次项目管理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