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大型计算机的集中式项目管理,在20世纪60-70年代中开发应用。这个时期的项目信息系统在结构上,数据的处理计算完全在主机上完成,因而容易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数据集中起来,形成统一的项目信息资源,形成跨国国际工程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当时的大型计算机十分昂贵,因此,第一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只有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投资的大型国家项目和以贝克德公司为代表的国际著名项目管理顾问与服务公司才有可能开发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技术引进规模的扩大及世行贷款项目的恢复,我国许多国家大型建设项目,如宝钢项目、大亚湾核电项目、三峡工程项目等,先后引进了国外第一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价格在几十万美元至几百万美元之间,其中最大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是三峡工程项目,引进加拿大的项目管理软件及政府贷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总投资为三千万美元。
第二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桌面台式个人计算机的普及而兴盛起来。桌面台式PC机和局域网的普及,使得计算机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被一般的小型建筑企业或项目经理部甚至个人顾问工作室所拥有,于是,80年代中、后期,各种各样的基于桌面计算的项目管理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以至于美国的《PC》 杂志每二年都要对新上市的项目管理软件进行最佳项目管理软件评测和评选。九十年代初,以微软PROJECT和美国PRIMAVERA公司P3软件为代表的国外桌面项目管理软件经汉化后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项目管理市场占主流地位的项目管理软件仍然是进口汉化后的第二代桌面管理软件,市场价格在几千至几万美元之间。 项目管理者联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项目信息门户平台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在20世纪90年末期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兴起并进入商业化运行,得到政府投资监管部门、大型投资项目业主和许多跨国工程承包公司的认可,成为大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主流结构和方向。 项目管理者联盟
第三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思想与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融合创新的结果。16世纪现代城市兴起和土木工程技术建立以来,工程项目管理的重心一直是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与控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和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简称IPMA)先后提出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的理论和知识框架,PMBOK把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和管理过程引入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学,为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处理模型提供了理论框架。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德国产生了项目控制论思想。项目控制论的核心是提出项目信息处理的战略结构与模型,它与传统工程控制思想不同,强调基于项目信息处理的项目总控(Project Controlling)模型。项目总控模型既是一种项目信息处理的战略结构,也是信息化条件下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型和管理流程。项目总控模型由德国Peter Greiner教授等人提出并在德国统一后的铁路改造和慕尼黑国际机场建设项目中成功应用。项目控制论既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和创新,反过来也为企业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与项目总控思想的起源时期一样,在美国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产生了项目协同学思想。项目协同学的核心思想是:工程项目中供方与需方的关系不应该建立在传统的工程计量和合同条款基础上,而应该建立项目建设各方共同的核心价值基础之上。按照传统的工程项目理论,项目业主与施工单位之间,施工单位与分包商之间,承包商与监理商之间,等等,必然存在利益的冲突,但实际上,在全球化和客户竞争导向的经济环境中,对于每一个项目,所有项目建设参与方都能找到比合同价值更重要的共同的价值基础:如更快地把项目交付给项目最终用户,共同为项目的最终使用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共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建筑文化杰作等等。基于这些核心价值基础,业主与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项目建设方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等所有项目干系人(也表达为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主导关系不是基于FDIC条款的竞争关系而是基于共同价值基础的协同关系(也表达为伙伴关系)。项目协同思想为项目建设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确定了新的价值理念,也为建立统一的项目信息管理平台提供了全新的思想方法。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项目控制论思想、项目协同学思想是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三大分支,PMBOK定义了项目管理的基本框架,项目控制论描述了项目管理组织的集中总控信息处理模型,项目协同学给出了项目管理组织之间信息分享和协同竞争的思想方法,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技术在90年代后期的商业化运用为第三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信息门户平台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提供了技术实现方案。由于项目信息门户平台PIP的理论基础比企业信息门户(ERP和EIP)的思想理论更具有实践基础,项目信息门户平台产品比企业信息门户产品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与成功,PIP是世纪之交互联网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硕果仅存的电子商务应用领域。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体现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技术结构、功能和应用模式三个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项目经理博客
(1)在技术结构上: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实现了对第二代桌面/局域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超越和对第一代集中式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否定之否定回归。第一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完全依赖主机的数据处理和项目信息存储积累,工作端保存和处理信息的自主性很小;第二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强化了终端的计算能力和范围,但是削弱了服务器对项目信息的集成处理和整体控制能力。第三代项目信息门户平台系统的技术特点是:第一,首先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为个人提供强大的桌面计算功能,即保留了PC时代桌面系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和信息处理自主性;第二,第三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强化了数据中心的功能和权力,不同地理位置或物理地址的个人桌面计算的结果首先保存在系统的数据中心,从而完成了对第一代系统信息集权处理模式的回归,为企业积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培植企业和国家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对于分期建设的大型项目或需重复建设项目尤其关健)。 项目管理者联盟
(2)在功能结构上:首先,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改变了传统的项目信息处理流程,通过大大节省项目信息管理和沟通的效率有效地降低项目建设成本(研究和统计表明,建设项目中10%和33%的成本增加都与项目信息沟通问题有关,尤其是大型建设项目中,信息沟通导致的工程变更和错误约占工程总成本的3%到5%)。传统的项目信息处理流程是各项目参与方进行点对点的信息沟通;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提供了集中共享式的信息处理模式,从而为真正体现项目信息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化、数字化、远程协同和为虚拟管理提供了可能。其次,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提供多媒体和跨平台的数据链接和共享,在授权机制和安全机制的基础上,同一个大型建设项目的各参与方--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监理和制造、安装、政府项目监管部门之间跨越组织和物理位置的界限,登录统一的网络入口,进行项目数据交换和共享,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项目各参与方乃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效益。 项目管理者联盟
(3)在产品结构与应用模式上:首先,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本质上是一个项目门户网站,对于不同的项目用户,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准备了不同的应用模式。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或行业性项目监管机构,提供整个网站建设方案及软件;对于项目建设周期短投资规模不大的建设项目,提供全套的软件在线租用服务,从而真正体现了软件就是服务软件产业发展理念。其次,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不仅仅是一个为各项目参与方提供的数字化项目管理平台,而且还是以项目建设为主题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项目信息门户平台的技术平台和采购合同的信用认证机制上实现各项目参与方之间以项目建设与服务为内容的真正意义上的B2B电子商务)。
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在国外工程项目文献中更多地称为Project Extranets,目前国外已经提供成熟的Project Extranets服务的产品或公司是:美国Bidcom.com,Buzzsaw.com,Projectgrid.com,Projecttalk.com,欧盟Project ExtranetsBuild-online.com ,其中许多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已经提供了项目材料与设备网上采购投标等第三方电子交易服务,项目投资方,项目建设业主代表,设计、监理、施工、材料设备供应等承包商,银行,土地、环保、档案等政府项目监管部门,大家在同一个Project Extranet平台上完成项目信息的共享与交换以及相应的B2B,B2C,B2G电子商务,如Bidcom.com和Build-online.com。近一二年来,在全球电子商务网站极不景气的形势下,PIP的B2B电子商务满足了大型工程项目物资采购和工程招投标的需要,其交易规模发展迅速,体现了项目信息门户平台正在由信息管理为主向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并重的方向发展,随着宽带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项目管理知识与标准的国际化推广,Project Extranets会得到更快速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互联网与电子商务首先是为大型建设项目管理应运而生的。 项目经理圈子
5 加快我国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 项目管理者联盟
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涉及到微观项目建设单位及参建单位(设计、施工、监理等)的企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也涉及到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投资司、稽察办等)及职能管理部门(国家统计局、档案局、财政部、审计署、环保局等)投资项目注册备案、审批、审核等投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从国家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整体规划角度来看,投资管理信息化是政府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工程的集成,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问题:项目管理者联盟
(1)要从建立国家投资宏观调控机制和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工作。由于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工作不仅仅涉及到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也涉及到其它职能部委,因此,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规划应该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持制定。 项目管理者联盟
(2)国家科技部门应该从战略高度着手建立符合我国投融资体制特点和项目管理模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IP技术体系,建议列入国家863计划“十一五”的重大专项。 pmp.mypm.net
(3)项目管理学术界应该把项目管理信息化作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攻关研究,为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提供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模型和算法。 项目管理者联盟
(4)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放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市场,建立市场机制、法律机制、信誉机制相结合,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配套,政府决策管理与投资管理专业机构分工协作的投资信息采集与发布机制。国家发改委(及各省、市、自治区发改委)投资主管部门是对我国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进程最具影响力的机构,也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金宏工程)子系统――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牵头组织单位。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可研、招标、实施,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首先,建议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就引进市场化机制,通过招标机制确定系统的规划设计单位,真正开放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市场。其次,要建立平等分享,宏观、中观、微观互联互通互赢的市场化、专业化投资信息采集与发布机制。如果国家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仅仅解决政府投资审批与办公的数字化、网络化问题,那么系统最终还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5)各项目管理软件厂商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和维护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良好的项目管理软件产业生态环境,避免恶性竞争和不正当竞争,防止出现企业管理软件(ERP)市场的低水平价格战和因缺乏行业产品标准的概念战,使得项目管理软件成为国产软件的新增长点。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