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项目管理「群英会」项目管理者联盟 ---参加PMI-2003 Leadership Meeting 及Global Congress见闻熊培霖, PhD, PMP项目管理者联盟 中华项目管理学会理事长PgMp.mypm.net PMI-台湾分会理事长 项目管理者联盟 我本来还犹豫今年是否应亲自参加从9月18至23日由PMI总会在巴尔地摩(Baltimore) Convention Center所举办的「领袖会议(Leadership Meeting)」及北美区的年度「全球大会(Global Congress)」,但却在会前10天才忽然想到今年有件大事,是绝对有必要赴此盛会,故乃匆促决定前往。就是PMI总会今年正式在Global Congress中宣布OPM3(Org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已发展完成并即将颁定,身为PMI-Taiwan及中华项目管理学会两学会的理事长 ,了解项目管理发展的最新趋势,当然责无旁贷。因此,我还是排除了万难,临时安排了一紧凑的行程于9月17日晚上赶到了巴尔地摩。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首先在9月18至20日登场的是Leadership Meeting,凡是PMI现有67个国家的超过200个分会及50余个潜在分会(Potential Chapter)、36个「特殊产(专)业分会(Special Interest Group,简称SIG)」、62所大学社团与教育单位等的会长(Component Leader)或其代表及主要干部均被应邀参加(唯只提供一位免费参加会议的员额,且机票、住宿及差旅费则完全需自里)。该会议乃每半年召开一次,其目的就等于是「代表制的会员大会」,意即是由这些分会组织所派人员来代表PMI全球超过10万名的会员来共同研讨及议决总会与各分会会务之发展且同时增进全球各分会之间及与其总会间的交流与互动。 这次领袖会议各分会约有400余位代表参加,PMI将各分会区分为14个地区(Region),台湾与香港、中国大陆、日本及印度、巴基斯坦同属于Region 9。就地利之便而言,理所当然绝大多数与会者是来自北美地区、欧洲则次之、澳洲却也不少,亚太地区人数不多、中东、北非等地区则更少。根据我的观察是这些地区虽然路途遥远(例如我参加该会就要来回各飞约20 小时及耗费2000元美金)确实参加不易,但其实也代表项目管理在该地区受重视的程度及其发展成熟度的表征(澳洲地处更远却始终热情参与)。 很高兴的是我们台湾分会已是连续四次派员参加该领袖会议(之前,我参加过2001年6月Sydney 的PMI亚太领袖会(PMI Asia Pacific Leadership Forum)、与吴俊德副理事长一起参加2002年3月的Costa Mesa、马淑怡常务理事参加2002年10月的San Antonio的领袖会等),由于我们未曾缺席,使台湾在这国际项目管理小区中,拥有足够的「曝光度」及最重要的是代表台湾与全球各地(尤其先进国家)在项目管理知识发展上是同步的成长,且每次我们在会中均提供相关的意见,使PMI总会肯定我们台湾分会的贡献与积极的参与的努力。PMI到底是一个民间专业性而非政治性的组织,为突显其全球性的特色,会场中陈列包含我们的所有67个国家的国旗,我想这到是台湾长久以来参加各种国际性会议或活动一个很难得的现象且是极为珍贵的机会。当然,我也不忘在会场上拍照留念。 注1. 许多人误以为中华项目管理学会与PMI-Taiwan是同一个社团组织,事实上;两者是项目管理者联盟 各自独立的单位,各有不同的理监事会成员与会员、不同的章程、不同的会址与秘项目管理者联盟 书处;只不过我目前是同时身兼两会的理事长而已。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注2. 全球现有约900余个PMI「注册教育训练单位(Registered Education Provider, REP)」,并不在应邀之列(有些REP宣称自己代表PMI,其实是混淆视听,REP与PMI只是买卖合约关系,不具分会身份,只有当地正式成立的分会才具PMI代表性地位)。 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9月18日上午8时正,所有来自世界各地PMI分会的代表约400人齐聚在巴尔地摩(Baltimore) 的Convention Center,先举行半小时的「会前会」由主办单位说明议程及作简单的Orientation;紧接着「领袖会议(Leadership Meeting)」由「区域/特殊专业/学院分组会议(Regional Chapter/SIG/College Breakout Meeting)」正式展开序幕。 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PMI目前将全球分会划分为14 个Region,我们这次Region 9-Asia只有台湾、香港及印度(2位)共4位代表参加(应包括中国大陆【3】、香港【1】、印度【5】、日本【1】、巴基斯坦【2】及台湾【1】等13个分会;另亚洲的Region 10则包含有澳洲、纽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每一Region 均由一位所谓〝Regional Mentor〞(为荣誉无给职)负责该区域所有分会的联系、交流合作与意见整合。我们Region 9是由来自印度Bangalore的Dr. Sheel Thakur担任Mentor;(Thakur博士是位非常热心和善的学者及拥有丰富项目领导经验的专业人员)。 在区域会中,各组分开就相关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研讨,并由各Mentor分别上台报告。我们Regional 9与会代表共同作出四项决议;即(1)为加强本区域各分会间之联系与合作,我们将共同设置一个〝PMI-Region 9〞网络平台,提供各分会发布讯息、研讨议题与信息交流与互动;而Thakur先生已先将简单的网站内容与结构设计妥,经过香港分会副会长Clement杨先生及印度New Delhi分会长的Upendra Giri及本人提供修订意见后确认版面与主题内容;另(2)我们将来希望共同发展本区域专属的e-Newsletter透过PMI-Network发送我们Region各分会的讯息。 (3)将向PMI总会申请协助未来筹办「PMI亚太地区的项目管理研讨会」;此外,由于大部份印度与巴基斯坦人都觉得PMI年会费及分会费($USD 129+30)与PMP考试费(非会员$USD 550、会员$USD 405)等以其平均所得而言太贵(且印、巴、中现仍采「纸笔测验」),故(4)建议PMI总会能按不同国家之国民所得之比例调整不同收费标准(其实,这类问题每次都有来自开发中国家的代表提出,但似乎PMI总会仍坚持年会费及考照费的全球的一致性)。 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培训 当日下午由担任总会Managing Director 的Mark Langley先生作一般庶务性工作提报,其主要内容包括:talent.mypm.net (1)财务- 2002年总收入$34,651,000(合新台币11亿7千8佰余万元),较2001年成长12%;bbs.mypm.net (2)会员- 迄2003年8月止全球共有114,465位,其中,美国占68.5%、加拿大10.5%、欧、 亚、澳洲等其它国家21%,每年系以20%比例成长、且平均续会率为72%;项目管理者联盟 (3)认证- 全球现有68,831位PMP、369处计算机考试中心、目前第一次考试平均通过率已达 70%、且每年均分别在各地区轮流实施题目内容测试,现并积极发展与推动较PMP 低一等级的CAPM(Certified Associate in Project Management)考试认证;项目经理圈子 (4)PMI知识模板与标准- 将陆续颁布的有OPM3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式、PMI Program、Portfolio Management Standard、PMI Practices Standard for Scheduling、US DoD Extension to the PMBOK Guide等。 此外,会中并说明PMI与欧洲IPMA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及APM澳洲项目管理协会之合作与交流,宣布2004及2005年的Global Congress除在北美区外,将在欧洲(2003年5月已在海牙举办)及拉丁美洲各举办一次,而2005年还将在亚洲召开(由澳洲雪梨分会主办)。会中,并介绍20余个新分会的成立且颁发分会证书。 此次会议期间的头两天,正好遭逢美国东岸50年来最大一次飓风Isabel的侵袭,PMI总会为确保与会者之安全及会议之顺利召开,除不断利用其网站公告最新飓风动态外,并于9月18日下午会议中正式通知将当晚欢迎晚宴提前五点钟开始并于六时就结束,以便大家即早返回旅馆「避风」,另宣布9月19日原订上午8.30-11.00时的12 场分组「PMI Operational Presentations」 取消,且有若干补救措施(还好,我前次已参加该重要几场说明会,对我影响不大),并设置语音系统说明议程之变更与调整(可见,PMI的风险管理及应变处置方式确实不错)。我在美国华府曾前后待了八年,还真首次体验这飓风之夜(幸好,我所住的旅馆并未停水停电,网络使用也正常;但许多住在巴尔地摩其它旅馆的与会者却没有那么幸运)。 次日(19日)中午,风雨过后一切恢复正常,大家又回到Convention Center,进行「Concurrent Educational Tracks」部份之研讨。该会议之主要目的就是要提供各分会领导人「如何经营非营利性组织」的一种训练,并藉研讨与观摩方式促进各分会间之交流。由于议题众多,故区分为两个时段,每一时段各8场,共16场进行分组提报(每人也只能共参加2场) ;因此我选择了有关〝分会策略规划〞为主题的两场研讨。其一,讨论PMI各分会的成熟度模式;PMI定义每一分会的发展可分为Organizational、Operational、Developmental、Strategic及Maturity等五个阶段,而我们PMI-Taiwan正属于成立2年以上,拥有超过100个会员的所谓「Developmental发展阶段」,且以我们现有128位会员及32位专业PMP而言,与其它分会相比,我们已从「迷你型(不足30人)」晋升为「中小型」且拥有25%比例PMP算是相当值得欣慰的。(目前台湾有398位PMI会员,而只有1/3参加我们分会,显然我们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其二,则是由Orange County分会示范说明〝如何作分会的策略规划(Strategic Plan)〞。其程序分为Assessment、Visioning、Direction Setting及Operational Planning等四阶段,并详细说明每阶段应如何进行,确实使与会者受益匪浅(我返台后立即现学现卖用在中华项目管理学会2004年策略规划上)。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第三天(20日)我起个大早,参加从7.00-7.45时同时分6场举行的「早餐会议」,我选择了〝2004 Exposure Draft to the PMBOK Guide〞那一组,会中提供简单的Continental Breakfast 并由担任PMI Standard Program Manager的Steve Fachrenkrog先生主报有关「2004年版PMBOK」编审进度及内容之修订增补。Fachrenkrog先生表示2004年版PMBOK初稿于2003年11月底完成后将与各分会研讨修正(我已代表PMI-Taiwan表达希参与该修订计划之意愿)、于2004年年中完稿、2004年10月正式发行。另该新版PMBOK与2000年版相比,除主要图表排列及编号异动外,会增加许多新的内容,如目前最热门的Portfolio/Program Management, PMO, OPM3,另在现PMP考试中占14.5%的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也会在新版内容中大量补充。 接着,由PMI总会主席Deborah O'Bray女士所率领的相关董事会成员及担任CEO的Gregory Balestrero先生共同向全球各分会代表以〝The Future of PMI-Our Strategic Vision〞为题,说明PMI的核心价值(Professionalism、Knowledge、Community and Volunteerism、Value of PM to Business)及提报PMI的策略发展目标(Image & Brand、Networking & Community、Professional Development、Knowledge、Advocacy)。而Balestrero先生且强调PMI运用「平衡计分卡(BSC)」导入策略规划的重要,且说明PMI的组织策略为Product Innovation、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及Eminent Influence,并建议所有分会领导人如何与总会一起努力,推动发展此全球性的专业组织。提报完后即进行〝Ask the Chair & CEO〞,由O'Bray女士与Balestrero先生共同主持(各部门主管20余人列席),接受与会人士所提内容包括从会务发展、分会组织、会员权益、考试认证、出版品、总会赞助、行政能力提升、交流活动等数十个问题,并由两位及列席主管作即席答复。我当然不忘藉此增加PMI-Taiwan「曝光度」,提出希望将来能邀请O'Bray女士与Balestrero先生与其它主管到台湾参加PM会议,并希望总会能协助我们主办相关活动,亦获肯定答复,并分与两位合影留念。中午在各与会者互道珍重后结束这两天半的Leadership Meeting,使我觉得虽第二次参加,仍不虚此行。 项目管理者联盟 talent.mypm.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