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通过定期编写项目进度报告,召开项目开发情况通报会议,进行定期的工作小结,评估实施进度及成果。项目管理者联盟 3) 通过对开发人员及需求部门人员进行培训,编写完善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技术保障文档,从而建立起完整的质量资料,以便于开发完成后的进行有效的系统维护,并对将来可能的后续开发提供全面、系统、准确的技术资料。talent.mypm.net 2.6 项目完成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完成阶段是整个实施项目的最后一个阶段。项目管理者联盟 1) 结合项目最初对系统的期望和目标,对项目实施成果进行验收。 2) 正式移交系统正式运转及使用,由企业的信息部门进行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 3) 项目总结对项目实施过程和实施成果做出回顾,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项目管理者联盟 3 项目管理质量控制过程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建立和执行适当的质量衡量标准是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质量控制贯穿了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在项目管理中对质量的动态管理,它不仅仅是对开发成果的质量要求控制,还包含了对开发工作流程、开发方式、财务成本以及开发风险等更方面的控制管理过程。项目管理者联盟 3.1 建立项目的质量衡量标准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是依据系统开发的功能需求,通过开发项目的计划和实施过程所建立起来的,对项目开发的若干要求,以此作为项目开发评审和控制标准的基础和核心。具体的项目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club.mypm.net 1)项目开发工作流程的合理化; 2)开发时间和成本预算控制; 3)项目风险控制; 4)开发工作安排效率; 5)开发工作的协调管理过程; 6)工程化开发方式的运用; 7)程序的运行效率和信息标准的统一; 8)管理信息系统需求方满意度。club.mypm.net 3.2 观察开发过程的实际表现情况项目经理圈子 通过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渠道,收集项目实施的有关信息,了解开发过程的实际表现情况。在这一步骤中可以利用的信息渠道有:项目管理者联盟 1) 正式渠道,如定期编写项目进度报告,召开项目开发情况通报会议; 2) 非正式的渠道,如在开发过程中与项目小组成员或需求方的交流等。club.mypm.net 3.3 进行实际表现和控制标准的比较项目管理者联盟 比较项目实施的实际表现和预先制定的控制标准,主要是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调整与项目计划的偏差。管理控制标准为客观评价项目状况提供了依据,使项目负责人能够迅速、有效地对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做出全面、客观判断,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blog.mypm.net 3.4 采取调整措施项目管理者联盟 在比较项目实际表现和衡量标准后,如果出现偏差,就需要采取调整措施,纠正措施可以采取以下的形式:项目管理者联盟 1) 对开发流程进行合理化调整; 2) 协调项目资源的合理分配; 3) 建立系统、全面、准确的技术文档资料; 4) 调整项目组织形式和项目管理方法。PgMp.mypm.net 4 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协调工作blog.mypm.net 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管理协调工作,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项目经理圈子 4.1 需求方与开发方的关系项目管理者联盟 需求方与开发方是对立的统一体,双方均希望将开发项目做好。但需求方可能对信息开发技术缺乏全面的了解;而开发方对需求方的需求、细节了解不充分等因素,使得双方对开发过程的理解存在着差异。而这种认识上的差异与理解的不同会导致开发成果与实际需求偏差甚远。因此,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便是建立一个便于开发方与需求方之间进行交流的环境。club.mypm.net 4.2 需求方参与项目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的关系项目管理者联盟 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一方面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另一方面也改变了现行的工作管理模式,改变了原有的一些工作流程和工作习惯。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与否有赖于使用人员的检验。特别是在管理信息系统的试运行阶段,使用人员对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实际上是对系统的深入测试,有助于帮助开发方进一步完善软件功能,提高软件的实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4.3 项目管理人员与软件开发人员的关系项目管理者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