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突发事件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项目管理者联盟
(1)预测与预警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项目管理者联盟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training.mypm.net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项目管理者联盟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项目管理者联盟
(2)应急处置。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1)信息报告。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项目管理者联盟
2)先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项目管理者联盟
在境外发生涉及中国公民和机构的突发事件时,我驻外使领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service.mypm.net
3)应急响应。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由国务院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国务院工作组统一指挥或指导有关地区、部门开展处置工作。service.mypm.net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项目管理论坛
需要多个国务院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由该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业务主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项目管理者联盟
4)应急结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club.mypm.net
(3)恢复与重建。项目管理者联盟
1)善后处置。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有关部门要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保险监管机构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做好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blog.mypm.net
2)调查与评估。要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项目管理者联盟
3)恢复重建。根据受灾地区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项目管理者联盟
(4)信息发布。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信息发布工作。PgMp.mypm.net
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项目经理博客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公务员更要增强忧患意识,提高综合素质,结合实际工作,努力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项目管理论坛
1.加强学习,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战略思维能力项目管理者联盟
2003年的SARS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上海“11?15”重大火灾事件以及2011年“7?23高铁事故”等突发事件,都警示我们: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危机意识,没有控制危机的能力。club.mypm.net
党政干部作为政府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必须掌握应急管理的客观规律,从应急管理的战略高度,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进行战略思考和研究,做到高瞻远瞩。要理解和掌握《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明确各自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所承担的职责。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相关应急工作在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方面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动员和组织全社会支持、参与应急工作,营造应急工作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项目管理者联盟
2.参加培训,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目的是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政府管理的目的是“防范重于救灾,预防优于治疗”。项目管理者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