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当口虽应诺,心中只是不服。项目管理者联盟
陆逊以鞭指曰:“前面山谷中。隐隐有杀气起;其下必有伏兵,故于平地设此弱兵,以诱我耳。诸公切不可出。”众将听了,皆以为懦。项目管理者联盟
逊曰:“吾正欲令彼移营也。”诸将哂笑而退。项目管理者联盟
临阵对敌,将不服帅——兵家之大忌也!将帅失和,团队不同心,如何打仗?做为东吴的统帅,陆逊确实艰难,其中一段:老将要战,陆逊听毕,掣剑在手,厉声曰:“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汝等只各守隘口,牢把险要,不许妄动,如违令者皆斩!”众皆愤愤而退。“忍辱负重”是陆逊自我评价,在当时危难之际,确实是其心声——不能忍辱,岂能负重!仔细揣摩,是否比赤壁之战的周瑜难啊!项目经理博客
项目管理者联盟
4、刘备军团失败的分析项目管理者联盟
刘备从前期出发到最终兵败,其注定要失败,其原因已在《看三国,学项目管理3 -----小议蜀国项目团队建设的得与失》有所说明,本文再增加几条: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论坛
(1)、战略性的错误——主要通过赵云的一席话说明。赵云谏曰:“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先主曰:“孙权害了朕弟;又兼傅士仁、糜芳、潘璋、马忠皆有切齿之仇:啖其肉而灭其族,方雪朕恨!卿何阻耶?”云曰:“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先主答曰:“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遂不听赵云之谏,下令起兵伐吴。项目管理者联盟
(2)、同样相似的轻敌:关羽、刘备均称陆逊为孺子,而对他人的评价不信。关羽失荆州前:公召入,指来使而言曰:“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刘备听闻陆逊带兵,先主曰:“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反观他人的评价,对陆逊均非常重视:①马良奏曰:“逊虽东吴一书生,然年幼多才,深有谋略;前袭荆州,皆系此人之诡计。”先主大怒曰:“竖子诡计,损朕二弟,今当擒之!”便传令进兵。马良谏曰:“陆逊之才,不亚周郎,未可轻敌。”②孙桓:“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③ 曹丕:“朕欲一统天下,先取蜀乎?先取吴乎?”诩曰:“刘备雄才,更兼诸葛亮善能治国;东吴孙权,能识虚实,陆逊现屯兵于险要,隔江泛湖,皆难卒谋。④尚书刘晔曰:“近东吴陆逊,新破蜀兵七十万,上下齐心,更有江湖之阻,不可卒制,陆逊多谋,必有准备。”⑤魏主素知陆逊之才,谕众将曰:“陆逊有谋,莫非用诱敌之计?不可轻进。” 项目管理者联盟
(3)、入川后的骄傲:当胜利达到一定顶峰后,极易犯独断专行的错误,因为所处的位置和权力欲的膨胀,利令智昏——这几乎是绝大多数领导的经历,也是人性的弱点。刘备不听马良的苦谏,确实暴露了刘备独断专行的错误决策,和其前期的从谏如流判若两人。仔细想想,其实是必然——小说中的“三大战役”均是骄傲惹得祸。官渡之战之袁绍、赤壁之战之曹操,夷陵之战之刘备,莫不使然。刘备白帝城的叹息才是真正的清醒语:“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败!今有何面目复回成都见群臣乎!”悔之晚矣!项目管理者联盟
(4)、称帝后的孤家寡人:刘备称帝后,在出兵东吴一事上的独断独行,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刘备称帝后很难听到真知灼见,其失败是必然,试看以下两例:其一,刘备出谋用兵,文武皆贺曰:“陛下神机妙算,诸臣不及也!”。其二,马良建议将移营之地,画成图本,问于丞相,刘备曰:“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丞相?”。这还不包括刘备称帝后对诸葛亮、赵云等建议的拒绝。pmp.mypm.net
项目管理者联盟
5、夷陵之战的意义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当刘备大败东吴军队时,孙权心怯,遂聚文武商议。有人提议:(1)、献范疆、张达,并张飞首级,遣使送还;(2)、交还荆州;(3)、送归孙夫人;(4)、上表求和。孙权迫于无奈,从之。结果刘备不同意求和,要誓灭东吴,最终有人推荐陆逊,孙权才决心迎战强敌。否则东吴面临灭国之灾,历史上是否有长期“三国鼎足”还很难说。项目管理者联盟
夷陵之战对东吴而言,奠定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其军事实力不容别人小视,至少是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中面对强敌的胜利者,说话得有实力啊!项目管理者联盟
其次彻底解决了荆州归属问题。吴国占据荆州、蜀汉保有“两川”,两国形成了一种均势,而同时孙刘两国联盟又和大国曹魏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均势,所以曹魏几十年间一直采取守势,不敢贸然兴边事,战后三方的版图也是基本稳定不变。故而可以说,“三国鼎立”之蓝图由“隆中对”起,“赤壁之战”是向“三国鼎足”之势发展,“夷陵之战”才最终确立了稳定的鼎足三分之局。club.mypm.net
再次,“夷陵之战”确立了魏、蜀、吴三国的鼎足之局,随后进入稳定期。究其原因,表面是三国版图、军事实力、资源等达到相对平衡的问题,实际最终的决定因素是人,细想,真正的三国鼎立,是否是蜀国诸葛亮、曹魏司马懿、东吴陆逊三人相互抗衡而造成的。而陆逊是东吴保证三国鼎立的擎天柱。项目管理者联盟
talent.mypm.net 项目管理者联盟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