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移双因素模型项目管理者联盟
知识转移对于组织来说是一项奢侈的活动,它消耗了组织大量人、财、物、时间等宝贵资源,因此,组织知识转移是讲究效果的,知识的重要价值吸引了众多学者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其中,意大利知识管理学者Vito Albino等于1999年提出的知识转移分析框架(Knowledge Transfer Analys Framework,KTA框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广泛的影响。项目管理者联盟
KTA框架由四个部分组成:club.mypm.net
①转移主体(actors),包括知识源和知识接受者,知识源是知识的拥有者,知识接受者是接受知识的主体,它们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项目管理者联盟
②转移媒介(media),是指用于转移数据和信息的任何一种方法,从结构上看,转移媒介是由编码和通道组成的,编码是指任何一种可以表达知识内容的方式,而通道是编码后知识的传递途径;项目管理者联盟
③转移内容 (content),是指被转移知识的具体内容,这一内容通常被看作完成某一工作的能力,当与被转移知识相关的能力被知识接受者吸收,知识转移就成功了;项目管理者联盟
④转移情境(context),对于组织来说,可以分为组织内情境和组织外情境两类,组织内情境主要包括组织内部的文化、价值观、战略等维度,组织外情境包括组织所处的经济环境和产业特征等维度,知识转移的四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知识转移活动,当知识转移双方有共同的经验、感受,转移情境良好,转移的知识内容显性化程度高,模糊性小,同时有合适的转移媒介,知识转移的效果就比较好。项目管理者联盟
KTA框架对于知识转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指出了知识转移的系统构成,为分析、研究知识转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其中,转移主体、转移媒介和转移内容是企业知识转移活动能够发生的必要条件,本文称为知识转移的保障因素;转移情境中存在多种因素影响企业知识转移,内部情境中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包括:来自内部文化和价值观维度的知识文化,来自战略维度的知识管理战略,来自企业知识转移管理控制维度的知识转移评价和激励制度以及知识转移管理团队等。外部情境中对知识转移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来自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知识经济,来自产业特征方面的知识产业或高技术产业等,这些情境因素对知识转移活动起着促进和改善作用,本文称为知识转移的促进因素。项目管理者联盟
对于企业知识转移而言,保障因素和促进因素都非常重要,这两类因素共同决定着企业知识转移的成效,但在知识转移过程中,保障因素和促进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保障因素是知识转移能够发生的必要条件,缺失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知识转移活动就无法开展;促进因素是知识转移的激励和约束因素,这些因素并非必不可少,但是如果具备这些因素,知识转移的发生频率和效果就会大大提高,知识转移的保障因素和促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企业知识转移活动的最终成效,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企业知识转移双因素模型(见图1)。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
知识转移的保障因素PgMp.mypm.net
1.知识源项目经理博客
知识源是知识的拥有者,知识源的存在是实现知识转移的必要条件之一,广泛挖掘内外部知识源、激发内部知识源共享知识的意愿、提高其解释和表述知识的能力等措施对于企业获得好的知识转移成效大有助益:项目管理者联盟
①企业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识别内外部的知识源,并使其对于知识接受者具有充分的可接近性,获得外部知识源的方法有建立知识联盟、派代表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联系等,为便于识别内部知识源,企业需要建立详实的企业知识地图、专家库等知识管理系统,www.mypm.net
②企业可以通过培育共同愿景、创建知识文化、制定知识转移激励制度等手段来催生内部知识源共享知识的意愿和动机,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③内部知识源解释和表述知识的能力的提高取决于个人的相关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培训来帮助员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项目管理者联盟
2.知识接受者项目经理圈子
知识接受者是知识转移过程中接受知识的主体,知识接受者吸收知识的动机和意愿、吸收知识的能力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知识转移产生影响,企业知识转移活动大多是由商业目标驱动的,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提高员工业务工作目标来推动员工产生知识需求,催生其获取知识的动机;知识接受者吸收知识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具有与所要吸收知识相关的背景、经历、经验等,企业通过提供岗位轮换或其他学习、实践机会可以帮助员工提高吸收知识的能力。项目管理者联盟
3.转移媒介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转移媒介是知识源与知识接受者之间传递知识的桥梁,从结构角度看,转移媒介由知识编码和转移通道构成,知识编码是指用来表述知识的任何一种方式,例如语言、文字、符号、手势、动作等,知识发生转移之前必须经过知识源对其进行编码的阶段,编码方式的选择受知识源认知系统的影响,如果知识源选择的编码方式不被知识接受者所熟悉,那么知识接受者很难对编码过的知识内容进行解码,知识转移很难实现,反之,当编码方式为知识接受者熟知时,知识转移的阻力将会大大减小,隐性知识转移之所以十分困难,是由于隐性知识的知识源用来编码隐性知识的方式是独有的,只有当知识接受者也学会这种编码方式时,双方才能够交流,隐性知识才可以实现转移,企业总结并提炼一些合理、有效的知识编码方式并形成标准有助于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PgMp.mypm.net
知识转移通道是指编码后知识的转移途径,包括面对面交流、电话、信件、网络等方式,转移通道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知识转移的速度和成本,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原来只能用于简单文本和图片传输的网络平台可以实时传播声音和视频,这使得显、隐性知识跨越时空进行转移成为可能,同时信息网络在知识的分发和传递上具有传统渠道无法比拟的成本和速度优势,因此,现代知识转移缺失了信息网络平台的保障几乎无法实现,对于企业而言,为知识转移提供多种有效的知识转移通道是必要的。项目管理者联盟
4.知识内容项目管理者联盟
知识内容是指被转移的知识,一般来说,特定的知识内容总是对应着特定的知识源,知识内容是整个知识转移活动的核心,整个转移过程都是围绕着“将知识内容传递给知识接受者”而进行的,知识本身特点对知识转移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具有不同特点的知识,其转移难度存在差别,当知识的隐性程度、复杂程度高时,知识转移难度大,企业在进行知识转移时,应根据转移知识内容本身的特点选用合适的转移方法,Dixon给出了连续转移、近转移、远转移、专家转移和战略转移等 5种知识转移方法,企业可以借鉴使用,项目管理者联盟
总体来看,知识转移是知识源的知识通过转移媒介转移到知识接受者的过程,因此,知识源、知识接受者、转移媒介和转移知识内容等四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知识转移过程都无法实现,当知识源与知识接受者建立联系,而两者用来传递知识的媒介基本适合知识内容本身特点时,知识转移活动就具备了基本的实现条件。club.mypm.net
知识转移的促进因素项目管理者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