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六: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bbs.mypm.net
一大批中国建企从几千万发展壮大到几十亿乃至百亿以上,应该可以说是相当成功了。对这样的成功,企业家却要清醒。建企目前的成功更多成分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带动,更多的功劳是国家发展,自身能力和企业家的杰出贡献更多只是表现在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市场攻关能力上,甚至相当一大部分表现在“权谋政治”能力上,而企业可持续能力最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建设、内部运营和创新能力在建筑企业家近年表现上还乏善可陈,这才是我们要突破的“天花板”。多元化对企业运营、品牌能力、营销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建企并不擅长。多元化发展最重要的不仅是钱,不仅是人脉,这一点我们要清醒。www.mypm.net
大多数建企在解析自己的多元化时都表明要稳住主业发展多元,两者兼顾。这种战略观实证和逻辑都是不能成立的。建筑主业经营很困难,唯有全力以赴才能搞好。企业经营不进则退,竞争如此激烈,守是守不住的,唯有进取才有成功。当前百亿左右的建企没有突破的雄心,不朝着500亿、1000亿去努力,代价会是很大的。当前建企经营困难很大原因是管理资源和资金资源不够,分散去搞多元化对建企主业的伤害必然是足够大的。项目管理者联盟
由于我们建企主业的规模已达到一定程度,不可能弃掉,上万的职工和大量的在手工程,不是说想停就停的,逃离困难的领域,赚容易的钱是我们企业家真实心理。这只能说明过去我们赚容易钱赚惯了,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主业尾大不掉,逃避不可能解决问题,其他板块赚到的钱是否足够填补建筑主业因多元化产生的损失?一般是不够的!稳定主业,发展多元长期来看,一般会导致主业亏损加大,多元化板块好景难长的结果。前面两句话本身是存在理论和实证上的巨大矛盾的,是我们自己一厢情愿而已。training.mypm.net www.mypm.net
本文为项目管理者联盟联盟会员原创文章,授权发布,非经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