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担承诺的团队可能在责任担当上表现欠佳。信任缺失时,团队成员经常向个人目标努力,而与团队目标南辕北辙。他们经常倾向于只对自己那部分工作承担责任。可以预料,会有很多相互指责,或是将错误归咎于外因的情形。但是,责任和担责相伴相生,就像我们要求团队自我指导和对其赋权那样,我们也同样程度地要求他们担起应有的责任来。根据Patrick所言,互相问责的团队保证了绩效低下者感受到改善的压力,团队成员毫不犹豫地质疑他人的工作方法以图迅速发现潜在问题,在统一的高标准上建立互相尊重,并避免围绕绩效管理和惩治行动而产生过度的官僚主义。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敏捷关注团队全员参与计划和追踪等项目的方方面面。另外,敏捷团队较小,于是整个团队都了解其各个成员几乎每天的绩效情况。虽说其理念不是要对个人施加负面压力,但绩效较差者在此情形下还是会受到大量的攀比压力,去提高其表现。当然,敏捷团队的其他成员会提供各种帮助,但不是要惩戒(或容忍)表现较差者,而是要保证团队努力工作并倾尽所能兑现承诺。另外,虽然敏捷是一种团队方法,它并未削弱关键成员的重要性。与任何团队环境一样,关键成员很容易获得尊重和同事的仰视,这种尊重有助于团队树立模范典型(在小型敏捷团队中很容易发现他们)。项目管理培训
漠视结果
“无法互相问责给第五重机能障碍创造了生长条件。在团队成员将其个人需求(如自负心理,职业发展,或者表彰奖赏)甚至于其小团体的需求置于团队总体目标之上时,漠视结果就产生了。”项目管理者联盟
团队中没有互信,或者大家只顾埋头自己的进展,团队就经常会在兑现承诺时出问题。可是,不能一贯专注于“整体结果”,就不可能交付好的软件。Patrick描绘了一个专注于整体结果的团队,它留得住有成就感的雇员,减少了个人主义的行为,急切地同甘共苦,从个人利益服从于团体利益中获益,并避免人心涣散。项目经理圈子
敏捷倡导具备跨职能知识的个人与业务人员密切合作,“通过尽早和持续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使客户满意”。敏捷原则寻求围绕自组织团队中受激励的成员来建立项目。其意图是最终交付团队之承诺,而它侧重团队成员间对他人技能的相互依赖,所要求的代价只是对个人傲慢与偏见的压制。进一步说,短期频繁地交付可工作的软件,有助于减低重大失败的可能性,而每个让团队向目标进一步迈进的迭代都是愉悦之源。最后,团队回顾的实践能够帮助它“反思如何才能更有效,随之调整优化其行为方式”。当团队的低层次机能障碍消除了,就有了互信的坚实基础,和对团队承诺的负责担当,这让团队始终关注于整体结果,而无个人追求其私心杂念。项目管理者联盟
结语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敏捷方法正在帮助软件组织改善其绩效。敏捷2008大会上发布的一份近期调查指出,敏捷团队的上市时间加快37%,生产率提高16%。敏捷实践在明确追求“发现软件开发的更优办法”之余,也微妙地应对了团队机能障碍的方方面面。敏捷实践虽不直接要求人们改变其行为方式,却有助于克服一些最普遍的团队机能障碍,从而为团队绩效打下了坚实基础。talent.mypm.net 项目管理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