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施工企业管理》创刊于1986年1月,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主办,是反映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浏览往期:
|
|
|
|
 |
本期案例:跨越常规的直接费承包模式
案例正文:这种承包方式比之第一种,有了很大进步。其优点是在项目实施前,企业和项目经理必须对项目的各项成本进行认真核算,以确定项目利润及分成比例,从而在施工过程中,企业领导和项目经理对项目的各项计划成本了然在胸,有利于控制项目成本。其缺点是对于大型和工期较长的工程项目,由于可变因素太多(如赊欠材料款导致采购成本上升,工程重大变更和工程索赔等),如果企业疏于对项目进行细致的过程控制,则最终的利润可能与当初预计有很大差距…… |
|
物资采购之成本控制方略(1)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一直放不下架子,不能很好地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从项目经理到专业技术人员,从物资领导到材料员,趾高气扬,行为傲慢,态度恶劣,更有很多企业把供应商看作自己的对手。在此基础上与供应商共事,自然会造成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紧张。很多时候...[阅读全文] |
|
公路招投标实例研究
B省项目一般采用合理低价法评标,如,该省某建设项目,商务技术文件评审为通过和不通过,只对经评标委员会评审为通过的报价文件进行开标,采用合理低价法评标,满分100分,开标前三天网上公布上限。具体方法:下限范围为上限价的-3%~-8%;各合同段指导价将下限范围(-3%~-8%)按0.5%间隔分11个系数...[阅读全文] |
发包人拖欠工程款,企业如何应对
有一些施工企业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他们觉得反正现在的施工合同都是套用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没必要修改了。其实不然,示范文本通用条款虽然从各方面规定了发包人和承包人的一些权利义务,但还有很多是通用条款没有规定的,需要在专用条款中约定。例如,对于工程变更追加造成工期顺延的具体计算方式,通用条款就没有规定...[阅读全文] |
施工企业在夹缝中生存
2005年金华市完成建筑业产值500亿元,发展是快的,但全市特级、一级企业36家,二级企业116家,三级以上建筑企业500多家,三十多万人的建筑施工队伍,平均每个企业的产值不到1亿元,其中特级,一级企业产值占去一大半,中天集团一家企业产值超百亿,许多企业的产值只有一两千万元,已有相当比例企业关门停业,相对来说,人均建筑产值还是不高的。由于法律...[阅读全文] |
|
本期更多文章摘要列表 >>全部目录 往期部分精华文章全文回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