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标准能否因项目能力不达标而降低 (咨询专家:马健峰) [已答]
曾经,由于过多的考虑项目组进度的压力,而对于难以达到的质量目标进行降低调整,但后来我觉得这样做好像是有问题的,因为一旦多个项目都不能达到既定目标,我们就降低目标,那长久以后不是会很糟糕么??如何在目标的可执行性和项目组的承受度之间做平衡呢?
提问人: 周夕淼 [随遇而安|||无所谓]
提问时间:2011-09-29
提交回复
会员回复
理论上,可行。 实践上,谨慎使用。下策。需发起人和客户批准。
首先,质量标准必须是经过项目组的评审决议通过; 其次,如果出现项目能力不达标的情况,在考虑市场/时间等各方面需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质量。 但是,市场有时候具备接受微小质量问题的容纳度,如果需求急迫的话,建议特采通过,后续更改!
我司产品尺寸不达标,但客户装配无问题,为提高经济效益,通常做法是更改图纸尺寸,这样有问题吗?跟客户联系过,客户说模具修改有难度也有风险,有些改了可能冒更大的风险。所以,保证客户利益的情况下,适当降低能力有好处。
严格来说,不能降低质量标准。但在特殊情况下就另当别论了!
回复会员: jxrj 回复时间:2011-10-17
不能,质量标准不是儿戏,不能随意降低!
降低是有风险的,需重新评估
不能降低
应看情况来定,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因素,一般情况下,不应该降低质量标准
回复会员: 燕子安安 回复时间:2011-10-10
1,影响此项目质量标准的Point有哪些,项目能力不足原因要进行细分化,针对这些Point是否可以相应地进行改变,并可以在可控范围内保证 质量标准。 2,上述问题无法解决时,需要考虑此项目的行业标准的最低标准内是否可能达到,并与User进行商议。 3,行业标准也无法达标时,就要看User的脸色啦。 毕竟项目是User,明知无法达标,还要上项目时就要提前考虑其他问题啦。
在国家安全要求范围内可以降低
不能降低
绝对不能
一般情况下,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一个质量体系,或是基于cmmi或是基于iso等,但是我觉得一个公司如果有多个类型的项目,比如有产品研发类的、市场类的、运维类的等等,那么不同类型的项目,其质量体系流程要进行不同的裁剪,以平衡项目的成本、质量和进度目标。所以还是要看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
应该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质量和进度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在保证一定的功能质量前提下追求进度,但又不能过分的强调质量,片面的追求质量,可能项目完成后就没有使用的价值了。
质量第一,不能减低
应看情况来定,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因素,一般情况下,不应该降低质量标准
一般情况是不能的,但可以通过变更,经论证可以适当放宽。
回复会员: 火火歌谣 回复时间:2011-10-09
不能降低
回复会员: bian 回复时间:2011-10-08
新手提下看法: 首先,质量标准必须是经过项目组的评审决议通过; 其次,如果出现项目能力不达标的情况,在考虑市场/时间等各方面需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质量。 但是,市场有时候具备接受微小质量问题的容纳度,如果需求急迫的话,建议特采通过,后续更改!
回复会员: gqdjk 回复时间:2011-10-08
不能,目前改善能力不足,需要不断的去完善
不能,质量标准是产品之根本,如果降低,相应产品声誉也受影响。
起初定目标是有好的规划,计划好了目标就容易达到。如果只是随意的定目标,肯定是达不到了。要达到目标,先定好计划。当不能达到时,立刻分析当中与原计划的差距。如果目标不是很重要,那就另当别论。
不能,质量是首要位置的
根本不可以啊,主机厂的PPAP能过去吗?而且后期的质量问题会很麻烦的
质量第一,不能减低
不能降低
不能吧 新手回答
回复会员: 泠雨纷非 回复时间:2011-10-06
质量第一
质量绝对是第一位
质量,能力。。。三角形
正常的情况下标准不能降低,但是如果客户需求紧急,可以分批时间最终的质量要求,但操作难度比较大。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之源,不能降低。
不能的
这基本是不可以的
这样肯定不行的,我们公司都因为这样出现问题了,几个项目同时进行,对质量的要求有时候就降低,中间测试人员提出问题,也很少有人重视,知道去现场调试系统,用户开始用系统发现了很多问题,前2个我们都很被动的。所以还是不能降低质量啊……这可能就是我们中国软件业对质量重视的程度吧。
在定项目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质量标准的匹配程度,不应该到了不达标的时候才考虑质量标准。
绝对不行的
肯定是不能降低的
回复会员: hplin 回复时间:2011-09-30
不可以
绝对不行,只能不断改进管理措施去满足目标要求
废话,质量是立足之本,关键你要找到一个质量和进度之间的平衡点
哪是绝对不行的
不能
回复会员: garyh 回复时间:2011-09-29
其实,没有完美的项目。质量标准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变更的。主要是度的一个把握。 更多的时候,局外人或者老板更多的关注就是时间,进度。超过期限了,很多人就急了。 还有就是总结经验教训,是不是技术达不到,还是没有经验,这次赶工了,下次能不能提前避免失误呢? 总会一步一步好起来的,团队成熟了,技术成熟了。项目自然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