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 徐成彬 设计阶段的管理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对整个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建设工程的设计阶段细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一、设计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程序 1. 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主要在投资决策之后,将业主的设想转化成建设方案。 该阶段项目管理单位的主要工作程序:依据业主的功能需求方案→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标→专家论证和方案评选→确定中标单位→方案报审。 2.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是对项目的宏观设计。项目管理单位对初步设计的工作和内容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即对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布局设计、设备选型和安装设计、设计概算等进行审核,论证其是否符合已批准的设计方案,是否满足业主的需求,是否满足编制施工图的需要。 项目管理单位的主要工作程序:审查初步设计的准备工作→参与制定设计原则→协助拟订并确定设计工作方案→审定费用估算→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初步设计中间成果审查→设计文件汇总审查→初步设计文件报审。 3. 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对项目的详细设计。项目管理单位对施工图设计的工作及内容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即对项目的建筑、结构、设备及安装的设计文件,包括节点的详图、验收标准、施工方法、设备清单、材料表及施工图预算进行审核,论证其是否符合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设计文件是否完整、详细,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要求。 该阶段项目管理单位的主要工作程序:审查施工图设计的准备工作→参与制定设计原则→审查设计大纲和总体设计框架→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中间成果审查→施工图预算审核→监督管理文件汇总编制和设计文件发行。 二、初步设计的审查 对初步设计的审查围绕着所设计的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及投资。 审核设计质量是否符合决策要求,项目是否齐全,有无漏项,设计标准,装备标淮是否符合预定要求。针对业主所提的委托条件和业主对设计的原则要求,逐条对照,审核设计是否均己满足。 初步设计中所安排的施工进度,是否确有可能实现,各种外部因素是否考虑周全。 投资审查,主要是审核总概算。要审核外部投资是否节约,外部条件设计是否经济,方案比较是否全面,经济评价是否合理;设备投资是否合理,主要设备订货价格是否符合当前市场行情,能否用国产设备替代,运输费用是否合理。 三、施工图设计的审查 1.施工图设计审查重点 施工图设计审查重点是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质量目标和水平。 (1)总体审核 首先要审核施工图纸的完整性和完备性,重点审核工程施工设计总平面布置图和总目录。总平面图布置和总目录的审核重点是:各专业和总图布置的合理性,项目是否齐全,有否子项的缺漏,总图在平面和空间的布置上是否交叉无矛盾:有否管线打架、管线相互间距是否满足规范、规程、标准的要求。 (2)总说明审查 工程设计总说明和分项工程设计总说明的审核重点是:所采用的设计依据、参数、标准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各项工程做法是否符合规范,选用设备、仪器、材料等是否先进、合理,工程措施是否合适,所提技术标准是否满足工程需要。 (3) 具体图纸审查 施工图是否符合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图纸是否符合现场和施工的实际条件,深度是否达到施工和安装的要求,是否达到工程质量标准:对选型、选材、造型、尺寸、关系、节点等图纸自身的质量要求的审查。 (4)其他及政策性要求 审查是否满足勘察、试验等提供的建设条件;外部水、电、气、热、电信、交通条件是否满足;是否满足和当地各级政府签订的建设协议书,如征地、水电能源、通信等;是否满足环境保护措施和“三废”排放标准;是否满足施工安全、卫生、劳动保护的要求 (5) 审查施工预算和总投资预算 审查预算编制是否符合预算编制要求,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定额标准是否合理,各项取费是否符合规定,总预算是否在总概算控制范围之内。 2. 施工图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 (1)审查图纸是否经设计单位签署,图纸与说明是否齐全,有无缺图供应。 (2)地质等外部资料是否齐全,抗震、防火、防灾、安全、卫生、环保是否满足要求。 (3)总平面和施工图是否一致,设计图纸之间、专业之间、图面之间有无矛盾,标志有否遗漏;总图布置中专业管线、电气线路、设备位置、运输通路等与构筑物之间有无矛盾,布局是否合理。 (4)地基处理是否合理,施工与安装有否不能实现或难于实现的技术问题,或易于导致质量问题、安全及费用增加等方面的问题,材料来源是否有保证、能否代换。
回复专家:
徐成彬
回复时间:2005-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