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回复该问题!
用户名 密码 联盟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收藏本站
返回网站首页 6月 北京上海 PgMP开课,针对2022年9月PgMP认证考试


网站登录:会员 企业 专家 服务商
企业服务:PMP培训  内训课 公开课
工 具 箱:发表文章 提问题 发案例
首页动态 | 文库 | 下载 | 书架 | 访谈 | 专栏 | 专题 | 人才 | 培训 | 软件 | PMC 互动:活动 | 案例 | 问答 | 论坛 | 博客 | 圈子 
应用:基础工程软件制造活动研发  认证:PMPACPPgMPIPMPP2ISPMPIMCP建造师MPM  特色:热点奖项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more >> 特约专家
项目管理讲师

项目管理软件专家

行业项目管理专家


more >> 本站热点
· 华师大CTO学院:科创生态建设与创新项
·宏发电声江玫瑰谈PgMP:“下好一盘棋”
·PgMP:交付能力与创造未来的项目管理方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PgMP:项目管理思维与方法论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个人职业发展》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敏捷项目管理ACP培训
more >> 推荐问题
[已答] 项目经理的职业目标在哪里.
[已答] 项目经理、BA和产品经理的.
[已答] 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的界限.
[已答] 做项目管理15年后的困惑
[已答] 项目WBS和进度变更的问题
[已答] 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敏捷?
[已答] 里程碑时遇到技术难点,怎.
[已答] 技术经理如何帮助团队成员.
[已答] 如何做一个相对准确的进度.
[已答] 项目日报、周报需要汇报哪.
[已答] 项目经理向上的突破口在哪.
[已答] 如何拒绝跨级领导安排的工.
[已答] 项目经理的晋升问题
[已答] 高层参与和关键用户参与哪.
[已答] 产品研发如何保持节奏感?
[已答] 拿什么激励开发人员加班?
[已答] 项目监控怎么会让客户和成.
[已答] 项目经理如何向PMO发展?
[已答] 学完pmp后,ACP和PBA先学哪
[已答] 团队成员比例问题
[已答] 做项目做到心累,该怎么排.
[已答] 项目计划最好什么时候做变.
[已答] 如何平衡项目与项目集的差.
敏捷项目管理ACP认证培训
国际产品经理NPDP认证
关于项目管理方式的疑问 (咨询专家:潘东) [已答]
以下仅为我个人的一些思考,特别希望能得到潘老师的指点。
经常遇到年纪稍长的项目经理这样说“我们公司情况特殊,外面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方法都是理论的东西,80%不适用我们”、“我们公司与别的公司不一样,这种管理方法挺好,但目前并不适用我们。”经交流,此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方面还是更倾向于选择靠经验来管理。
分析:
1、假如项目纯靠经验来管理的话,也就是撇开科学项目管理方法论,独辟新径,这是否将扩大项目管理成本呢,或者项目在面临风险上也有所增加?
2、又假如项目采取完全科学化管理,一切借鉴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论和思想,是否项目就能成功?
3、还是,应该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下,选择性地挑选适用自己项目的管理方法。但此亦会带来一个新问题:项目管理知识是一套科学系统性的管理思想,不管切割出哪一块知识点,其可操作性和意义都大打折扣。例如,觉得质量管理思路很好就拿来套用,而往往质量管理这一块是关联于进度、成本、范围甚至采购等其它因素的,是与这些知识体系紧密相连、共存的,单独的实施此块就体现不出最大效益性,没有效益又反过来令管理者对项目失去了信心。长此以往,项目管理模式是否就将出现了‘四不像’的局面。
问题:
项目管理是靠应该采取哪种方式?经验、科学方法论,还是其它方式。
提问人:余勇 [中国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优特科技] 提问时间:2013-01-24
专家回复


姓    名: 潘东
单    位: 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行    业: IT软件
擅长领域: IT软件等


Hi,
我们在实践中的体会是:项目管理理论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是管理框架,觉得总结的非常好,按照框架检视管理是否有遗漏也很有效。
在框架中的每个过程上,则更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有的过程甚至直接裁减。比如,我们的软件研发项目就不考虑采购管理。
所以,跟你说的情况有点不同:大的框架往理论上靠,小的过程用实践经验填。
回复专家: 潘东 回复时间:2013-01-24
提交回复  会员回复
经验非常重要,特别是EPC项目管理,对于设计、采购、施工、竣工的各经理的专长管理,可以避免自身对于单独内容不清晰造成的进度、成本、风险、安全等问题,但只有经验而不注重沟通等其他方面,就会使管理不到位等。
回复会员:zyffyzzqwz 回复时间:2014-06-24
我们用项目管理流程框架的目标在于尽可能确保项目成功可以复制,而尽量避免项目经理的个人表现和经验决定项目成败,所以尽可能以流程框架为主,经验为辅。
回复会员:zuruck 回复时间:2013-10-09
理论联系实际
回复会员:liutie123 回复时间:2013-02-25
学活活用吧
回复会员:charon1978 回复时间:2013-02-21
经验和方法都要
回复会员:liao900323 回复时间:2013-02-21
有同感!每个公司都有自己一套项目管理的流程和模版,大的方向应该与PMBOK相同,但在具体应用上还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的一套具体方法。
回复会员:mralways 回复时间:2013-02-20
学习了 谢谢
回复会员:goodqing 回复时间:2013-02-20
可以这么理解吧
回复会员:majun6006 回复时间:2013-02-19
人力和资源的协调
回复会员:雨薇 回复时间:2013-02-19
在科学体系下的灵活运用
回复会员:spshylong 回复时间:2013-02-18
同意leolong的管理,感觉他说的很好
回复会员:rooneytang 回复时间:2013-02-08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回复会员:piao0335 回复时间:2013-02-06
大的框架往理论上靠,小的过程用实践经验填
这句话说的好,理论联系实际,在哪里都一样。
回复会员:wangjing5606 回复时间:2013-02-06
很同意潘老师的看法:
1、项目管理理论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是管理框架,觉得总结的非常好,按照框架检视管理是否有遗漏也很有效。
2、大的框架往理论上靠,小的过程用实践经验填。
想就“如何让老资历的项目经理接纳一些新的知识和方法”,说点自己的建议。
项目管理实际工作中大多都与项目管理框架一致。细节上,有些比理论的灵活,更为实用;有些不如理论考虑的周全,容易遗漏。所以项目应该经常思考和学习。
但是在向老资历的项目经理介绍新的知识和技术的时候,又分为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是,直接对老资历的项目经理说,我这里有一套理论,更规范、更适合你目前的项目,这时候,老资格经理可能会有抵触情绪;
另一种是,先了解一下老资历项目经理的一些背景和成功之处,然后适当的恭维一下项目经理,说他实际工作的经验比理论更加实用,请他来看一下理论中还有哪些不足,这时,他会更容易去了解新的理论和知识。在了解过程中,就会思考,进而吸纳了新的优点和长处。

心理学上有一个“焦点效应”,人们容易把自己作为中心。举个简单的例子,拿一张自己与别人的合影照片,看的时候,第一眼大多是落在自己身上。
第一种方式上,没有以老资历项目经理为中心,而且,暗含这样一种暗示,“虽然你以前做的事情多,但做的都不规范,现在应该按照规范的来”。这样的话,就容易形成抵触情绪。
所以,可以尝试改变一下工作方式。

回复会员:leolong 回复时间:2013-01-31
完全同意潘老师的观点,其实,目前国内中小型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都存在这样的情况。PMP的项目管理模式很好,但每个企业在对项目的管理方式,可以做参考和借鉴,并不一定要完全照办。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我们公司在项目管理方面,框架理论上参照PMP管理方式,有PMO,有组织项目管理制度等,但在具体实施,也对里面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裁剪。目前公司的项目管理效果不错。
回复会员:gandy01 回复时间:2013-01-28
我以为,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准机会,推进。
回复会员:pikaqiu 回复时间:2013-01-27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回复会员:redhat2013 回复时间:2013-01-27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特点,理论往往是总的概括,所以应结合项目,用理论做为相应的指导。
回复会员:tianhestar 回复时间:2013-01-26
我觉得 项目管理中特别是跨部门的项目合作中,以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为最难,其实不管是以技术为核心的项目还是其他,关键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回复会员:prosperous2005 回复时间:2013-01-26
学习和总结结合,前者是理论后者是实践
回复会员:cxf8199 回复时间:2013-01-2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特点,理论往往是总的概括,所以应结合项目,用理论做为相应的指导
回复会员:lixu521007 回复时间:2013-01-25
度的把握
回复会员:ibicfjeff 回复时间:2013-01-2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特点,理论往往是总的概括,所以应结合项目,用理论做为相应的指导。
回复会员:snowindy_w 回复时间:2013-01-25
理论与实践想结合。
回复会员:lzhx322 回复时间:2013-01-25
一些理论上的知识在现实中确实和企业现状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方式来灵活应用学到的知识。
回复会员:lhwlhw888 回复时间:2013-01-24
排行榜 [25年5月]
会员 积分 问题 回答
没有会员得分记录...
more >> 最新问题
11-02·如何建立项目管理体系
09-28·跨部门沟通需要注意什么
08-16·团队激励如何做到公平合理
06-15·关于项目回款的问题
06-15·销售前期,项目经理可以介.
05-12·需求分析师和开发项目经理.
04-07·不了解技术就不能带项目?
04-07·如何进行项目管理
04-07·产品上线后,产品经理需要.
03-10·项目经理的职业目标在哪里.
03-10·职能工作与项目工作冲突时.
02-14·考过PMP后,对大家的工作帮
02-14·政府项目最重要的是质量还.
01-20·项目经理、BA和产品经理的.
01-20·如何对待项目团队中的老好.
12-23·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的界限.
11-30·项目验收的问题
11-11·PMBOK指南中所述知识的“裁
11-11·系统集成工程师的作用
11-10·项目经理应该掌握哪些数据.
10-18·做项目管理15年后的困惑
10-11·团队成员矛盾怎么解决
10-09·服务类的项目质量管理
09-13·26岁的项目经理很难找到工.
09-01·项目WBS和进度变更的问题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项目管理者联盟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55250号-1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40号

如转载本站文章,必须于文章开头处注明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并注明原作者
PMI,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OPM3, PMBOK, PMP,PgMP,PfMP,PMI-ACP,PMI-PBA
and the PMI Registered Education Provider logo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