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目管理方式的疑问 (咨询专家:潘东) [已答]
以下仅为我个人的一些思考,特别希望能得到潘老师的指点。 经常遇到年纪稍长的项目经理这样说“我们公司情况特殊,外面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方法都是理论的东西,80%不适用我们”、“我们公司与别的公司不一样,这种管理方法挺好,但目前并不适用我们。”经交流,此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方面还是更倾向于选择靠经验来管理。 分析: 1、假如项目纯靠经验来管理的话,也就是撇开科学项目管理方法论,独辟新径,这是否将扩大项目管理成本呢,或者项目在面临风险上也有所增加? 2、又假如项目采取完全科学化管理,一切借鉴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论和思想,是否项目就能成功? 3、还是,应该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下,选择性地挑选适用自己项目的管理方法。但此亦会带来一个新问题:项目管理知识是一套科学系统性的管理思想,不管切割出哪一块知识点,其可操作性和意义都大打折扣。例如,觉得质量管理思路很好就拿来套用,而往往质量管理这一块是关联于进度、成本、范围甚至采购等其它因素的,是与这些知识体系紧密相连、共存的,单独的实施此块就体现不出最大效益性,没有效益又反过来令管理者对项目失去了信心。长此以往,项目管理模式是否就将出现了‘四不像’的局面。 问题: 项目管理是靠应该采取哪种方式?经验、科学方法论,还是其它方式。
提问人: 余勇 [中国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优特科技]
提问时间:2013-01-24
提交回复
会员回复
经验非常重要,特别是EPC项目管理,对于设计、采购、施工、竣工的各经理的专长管理,可以避免自身对于单独内容不清晰造成的进度、成本、风险、安全等问题,但只有经验而不注重沟通等其他方面,就会使管理不到位等。
我们用项目管理流程框架的目标在于尽可能确保项目成功可以复制,而尽量避免项目经理的个人表现和经验决定项目成败,所以尽可能以流程框架为主,经验为辅。
理论联系实际
学活活用吧
经验和方法都要
有同感!每个公司都有自己一套项目管理的流程和模版,大的方向应该与PMBOK相同,但在具体应用上还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的一套具体方法。
学习了 谢谢
可以这么理解吧
人力和资源的协调
在科学体系下的灵活运用
同意leolong的管理,感觉他说的很好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的框架往理论上靠,小的过程用实践经验填 这句话说的好,理论联系实际,在哪里都一样。
很同意潘老师的看法: 1、项目管理理论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是管理框架,觉得总结的非常好,按照框架检视管理是否有遗漏也很有效。 2、大的框架往理论上靠,小的过程用实践经验填。 想就“如何让老资历的项目经理接纳一些新的知识和方法”,说点自己的建议。 项目管理实际工作中大多都与项目管理框架一致。细节上,有些比理论的灵活,更为实用;有些不如理论考虑的周全,容易遗漏。所以项目应该经常思考和学习。 但是在向老资历的项目经理介绍新的知识和技术的时候,又分为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是,直接对老资历的项目经理说,我这里有一套理论,更规范、更适合你目前的项目,这时候,老资格经理可能会有抵触情绪; 另一种是,先了解一下老资历项目经理的一些背景和成功之处,然后适当的恭维一下项目经理,说他实际工作的经验比理论更加实用,请他来看一下理论中还有哪些不足,这时,他会更容易去了解新的理论和知识。在了解过程中,就会思考,进而吸纳了新的优点和长处。 心理学上有一个“焦点效应”,人们容易把自己作为中心。举个简单的例子,拿一张自己与别人的合影照片,看的时候,第一眼大多是落在自己身上。 第一种方式上,没有以老资历项目经理为中心,而且,暗含这样一种暗示,“虽然你以前做的事情多,但做的都不规范,现在应该按照规范的来”。这样的话,就容易形成抵触情绪。 所以,可以尝试改变一下工作方式。
完全同意潘老师的观点,其实,目前国内中小型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都存在这样的情况。PMP的项目管理模式很好,但每个企业在对项目的管理方式,可以做参考和借鉴,并不一定要完全照办。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我们公司在项目管理方面,框架理论上参照PMP管理方式,有PMO,有组织项目管理制度等,但在具体实施,也对里面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裁剪。目前公司的项目管理效果不错。
我以为,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准机会,推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特点,理论往往是总的概括,所以应结合项目,用理论做为相应的指导。
我觉得 项目管理中特别是跨部门的项目合作中,以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为最难,其实不管是以技术为核心的项目还是其他,关键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学习和总结结合,前者是理论后者是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特点,理论往往是总的概括,所以应结合项目,用理论做为相应的指导
度的把握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特点,理论往往是总的概括,所以应结合项目,用理论做为相应的指导。
理论与实践想结合。
一些理论上的知识在现实中确实和企业现状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方式来灵活应用学到的知识。